•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4 排序算法1 [MD]


    博文地址

    我的GitHub 我的博客 我的微信 我的邮箱
    baiqiantao baiqiantao bqt20094 baiqiantao@sina.com

    目录

    11 | 排序(上):为什么插入排序比冒泡排序更受欢迎?

    最经典的、最常用的8个排序算法: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归并排序、快速排序、计数排序、基数排序、桶排序。

    如何分析一个排序算法?

    排序算法的执行效率

    • 最好情况、最坏情况、平均情况时间复杂度
      • 对于要排序的数据,有序度不同时对排序的执行时间是有影响的,我们要知道排序算法在不同数据下的性能表现。
    • 时间复杂度的系数、常数 、低阶
      • 时间复杂度反映的是数据规模 n 很大的时候的一个增长趋势,所以它表示的时候会忽略系数、常数、低阶。
      • 但是实际的软件开发中,我们排序的可能是 10 个、100 个、1000 个这样规模很小的数据,此时,在对同一阶时间复杂度的排序算法性能对比的时候,我们就要把系数、常数、低阶也考虑进来。
    • 比较次数和交换(或移动)次数
      • 基于比较的排序算法的执行过程,会涉及元素比较大小、元素交换或移动两种操作。
      • 在分析排序算法的执行效率的时候,应该把比较次数和交换(或移动)次数也考虑进去。

    排序算法的内存消耗

    原地排序算法,就是特指空间复杂度是 O(1) 的排序算法。

    除了存储数据本身的空间外,不需要额外的辅助存储空间

    排序算法的稳定性

    稳定性:如果待排序的序列中存在值相等的元素,经过排序之后,相等元素之间原有的先后顺序不变。

    算法稳定性的用处:多次排序中,下一次排序需要依赖上一次排序的稳定结果。

    O(n^2) 排序算法

    • 平均时间复杂度都是 O(n^2),都是基于比较的排序算法
    • 空间复杂度都是 O(1),都是原地排序算法
    • 冒泡排序和插入排序是稳定的排序算法,选择排序不是稳定的排序算法

    这三种排序算法中,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可能就纯粹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了,学习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开拓思维,实际开发中应用并不多,但是插入排序还是挺有用的,有些编程语言中的排序函数的实现原理会用到插入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 Bubble Sort

    冒泡排序只会操作相邻的两个数据。每次冒泡操作都会对相邻的两个元素进行比较,看是否满足大小关系要求。如果不满足就让它俩互换。一次冒泡会让至少一个元素移动到它应该在的位置,重复 n 次,就完成了 n 个数据的排序工作。

    public void bubbleSort(int[] a, int n) {
        if (n <= 1) {
            return;
        }
    
        for (int i = 0; i < n; ++i) {
            // 提前退出冒泡循环的标志位
            boolean flag = false;
            for (int j = 0; j < n - i - 1; ++j) {
                if (a[j] > a[j + 1]) { // 交换
                    int tmp = a[j];
                    a[j] = a[j + 1];
                    a[j + 1] = tmp;
                    flag = true;  // 表示有数据交换
                }
            }
            if (!flag) {
                break;  // 当某次冒泡操作已经没有数据交换时,说明已经达到完全有序,不用再继续执行后续的冒泡操作
            }
        }
    }
    

    冒泡排序性能分析:

    • 冒泡的过程只涉及相邻数据的交换操作,只需要常量级的临时空间,所以它的空间复杂度为 O(1),是一个原地排序算法
    • 在冒泡排序中,只有交换才可以改变两个元素的前后顺序。为了保证冒泡排序算法的稳定性,当有相邻的两个元素大小相等的时候,我们不做交换,相同大小的数据在排序前后不会改变顺序,所以冒泡排序是稳定的排序算法
    • 最好情况下,要排序的数据已经是有序的了,我们只需要进行一次冒泡操作,就可以结束了,所以最好情况时间复杂度是 O(n)
    • 最坏情况下,要排序的数据刚好是倒序排列的,我们需要进行 n 次冒泡操作,所以最坏情况时间复杂度为 O(n^2)
    • 平均情况下,需要 n*(n-1)/4交换操作,比较操作肯定要比交换操作多,而复杂度的上限是 O(n^2),所以平均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就是 O(n^2)

    对于一个给定的初始序列,冒泡排序算法不管怎么优化,元素交换的次数是一个固定值(因为其不涉及类似快排那种选择分隔点的操作)。

    插入排序 Insertion Sort

    问题:一个有序的数组,我们往里面添加一个新的数据后,如何继续保持数据有序呢?

    很简单,我们只要遍历数组,找到数据应该插入的位置将其插入即可。

    对于一组静态数据,我们也可以借鉴上面讲的插入方法,来进行排序,于是就有了插入排序算法。

    • 首先,我们将数组中的数据分为两个区间,已排序区间未排序区间
    • 初始已排序区间只有一个元素,就是数组的第一个元素。
    • 插入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取未排序区间中的元素,在已排序区间中找到合适的插入位置将其插入,并保证已排序区间数据一直有序。
    •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未排序区间中元素为空,算法结束。

    插入排序包含元素的比较元素的移动两种操作。当我们需要将一个数据 a 插入到已排序区间时,需要拿 a 与已排序区间的元素依次比较大小,找到合适的插入位置。找到插入点之后,我们还需要将插入点之后的元素顺序往后移动一位,这样才能腾出位置给元素 a 插入。

    public void insertionSort(int[] a, int n) {
        if (n <= 1) {
            return;
        }
    
        for (int i = 1; i < n; ++i) {
            int value = a[i];
            int j = i - 1;
            // 查找插入的位置
            for (; j >= 0; --j) {
                if (a[j] > value) {
                    a[j + 1] = a[j];  // 数据移动
                } else {
                    break;
                }
            }
            a[j + 1] = value; // 插入数据
        }
    }
    
    • 插入排序算法的运行并不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所以空间复杂度是 O(1),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原地排序算法
    • 在插入排序中,对于值相同的元素,我们可以选择将后面出现的元素,插入到前面出现元素的后面,这样就可以保持原有的前后顺序不变,所以插入排序是稳定的排序算法
    • 最好是时间复杂度为 O(n),最坏情况时间复杂度为 O(n^2),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O(n^2)
    • 对于一个给定的初始序列,对于不同的查找插入点方法(从头到尾、从尾到头),元素的比较次数是有区别的,但移动操作的次数是固定的。

    选择排序 Selection Sort

    选择排序算法的实现思路和插入排序类似,也分已排序区间未排序区间

    • 插入排序,是找到插入点之后,原本插入点及其之后的元素后移
    • 选择排序,是找到插入点之后,待插入的最小元素与原本插入点位置的元素做交换

    • 选择排序空间复杂度为 O(1),是一种原地排序算法。
    • 因为不管原来的顺序是什么,每次都要通过全部比较一次后找到最小值,所以选择排序的最好情况时间复杂度、最坏情况和平均情况时间复杂度都为 O(n^2)
    • 选择排序是一种不稳定的排序算法,选择排序每次都要找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的最小值,并和前面的元素交换位置,这样破坏了稳定性。

    解答开篇

    • 虽然冒泡排序不管怎么优化,元素交换的次数是一个固定值,是原始数据的逆序度;插入排序不管怎么优化,元素移动的次数也等于原始数据的逆序度。
    • 但是冒泡排序的数据交换比插入排序的数据移动复杂:冒泡排序需要 3 个赋值操作,而插入排序只需要 1 个。
    • 所以,插入排序性能相对更好一点。另外,插入排序的算法思路也有很大的优化空间,我们只是讲了最基础的一种。

    实验:针对上面的冒泡排序和插入排序的 Java 代码,我写了一个性能对比测试程序,随机生成 10000 个数组,每个数组中包含 200 个数据,然后分别用冒泡和插入排序算法来排序
    结果:冒泡排序算法大约 700ms 才能执行完成,而插入排序只需要 100ms 左右就能搞定!

    2021-08-06

  • 相关阅读:
    贝塞尔曲线介绍及一阶、二阶推导
    Blender Principled BSDF shader 使用教程
    Blender2.8基础(一)快捷键与基础操作
    blender 2.81 设置为 右键拖动的时候。 右键菜单消失。 此时w键 唤出右键菜单。
    渲染属性 景深 最大尺寸 blender
    光圈,焦距,物距 与景深关系
    焦距与景深关系简单明了图解版以及一个疑问
    Cocos2d-x 创建精灵的五种方法
    【开发者指南】第三章:精灵——学习笔记
    C++标准库和标准模板库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aiqiantao/p/1510924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