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 五种IO模型


    一、概念说明

    在进行解释之前,首先要说明几个概念:

    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

    进程切换

    进程的阻塞

    文件描述符

    缓存 IO

    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

    现在操作系统都是采用虚拟存储器,那么对32位操作系统而言,它的寻址空间(虚拟存储空间)为4G(2的32次方)。操作系统的核心是内核,独立于普通的应用程序,可以访问受保护的内存空间,也有访问底层硬件设备的所有权限。为了保证用户进程不能直接操作内核(kernel),保证内核的安全,操作系统将虚拟空间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内核空间,一部分为用户空间。针对linux操作系统而言,将最高的1G字节(从虚拟地址0xC0000000到0xFFFFFFFF),供内核使用,称为内核空间,而将较低的3G字节(从虚拟地址0x00000000到0xBFFFFFFF),供各个进程使用,称为用户空间。

    用户空间<------------->内核空间<------------->设备空间

    进程切换

    为了控制进程的执行,内核必须有能力挂起正在CPU上运行的进程,并恢复以前挂起的某个进程的执行。这种行为被称为进程切换。因此可以说,任何进程都是在操作系统内核的支持下运行的,是与内核紧密相关的。

    从一个进程的运行转到另一个进程上运行,这个过程中经过下面这些变化:

    保存处理机上下文,包括程序计数器和其他寄存器。

    更新PCB信息。

    把进程的PCB移入相应的队列,如就绪、在某事件阻塞等队列。

    选择另一个进程执行,并更新其PCB。

    更新内存管理的数据结构。

    恢复处理机上下文。

    注:总而言之切换进程很耗资源。

    进程的阻塞##

    正在执行的进程,由于期待的某些事件未发生,如请求系统资源失败、等待某种操作的完成、新数据尚未到达或无新工作做等,则由系统自动执行阻塞原语(Block),使自己由运行状态变为阻塞状态。可见,进程的阻塞是进程自身的一种主动行为,也因此只有处于运行态的进程(获得CPU),才可能将其转为阻塞状态。当进程进入阻塞状态,是不占用CPU资源的。

    文件描述符fd

    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术语,是一个用于表述指向文件的引用的抽象化概念。

    文件描述符在形式上是一个非负整数。实际上,它是一个索引值,指向内核为每一个进程所维护的该进程打开文件的记录表。当程序打开一个现有文件或者创建一个新文件时,内核向进程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在程序设计中,一些涉及底层的程序编写往往会围绕着文件描述符展开。但是文件描述符这一概念往往只适用于UNIX、Linux这样的操作系统。

    缓存 IO

    缓存 IO 又被称作标准 IO,大多数文件系统的默认 IO 操作都是缓存 IO。在 Linux 的缓存 IO 机制中,操作系统会将 IO 的数据缓存在文件系统的页缓存( page cache )中,也就是说,数据会先被拷贝到操作系统内核的缓冲区中,然后才会从操作系统内核的缓冲区拷贝到应用程序的地址空间。

    缓存 IO 的缺点: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需要在应用程序地址空间和内核进行多次数据拷贝操作,这些数据拷贝操作所带来的 CPU 以及内存开销是非常大的。

    二、5种IO模型

    阻塞IO模型

    最传统的一种IO模型,即在读写数据过程中会发生阻塞现象。当用户线程发出IO请求之后,内核会去查看数据是否就绪,如果没有就绪就会等待数据就绪,而用户线程就会处于阻塞状态,用户线程交出CPU。当数据就绪之后,内核会将数据拷贝到用户线程,并返回结果给用户线程,用户线程才解除block状态。(阻塞模式下用户进程需要等待两次,一次为等待io中的数据就绪,一次是等待内核把数据拷贝到用户空间)

    如果数据没有就绪,就会一直阻塞在read方法。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非阻塞IO模型

      阻塞IO模式有一个缺点是每次io事件没有就绪时,用户进程需要一直等待,使得用户进程需要一直等待。因此引入了非阻塞IO,当用户线程发起一个read操作后,并不需要等待,而是马上就得到了一个结果。如果结果是一个error时,它就知道数据还没有准备好,于是就返回到用户进程去执行其他任务,等过一段时间后在去查看数据是否准备好。一旦内核中的数据准备好了,并且又再次收到了用户线程的请求,那么它马上就将数据拷贝到了用户线程,然后返回。所以事实上,在非阻塞IO模型中,用户线程需要不断地询问内核数据是否就绪,也就说非阻塞IO不会交出CPU,而会一直占用CPU。

    典型的非阻塞IO模型一般如下:

    
    while(true)
    {
     
       data = socket.read();
     
       if(data!= error)
       {
     
           processData();
     
           break;
       }
       if(data==error)
       {
            run_user_thread();
     
       }
     
    

    但是对于非阻塞IO就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在while循环中需要不断地去询问内核数据是否就绪,这样会导致CPU占用率非常高,因此一般情况下很少使用while循环这种方式来读取数据。

    多路复用IO模型

      多路复用IO主要用于处理多个IO连接时候的场景。在多路复用IO模型中,会有一个线程不断去轮询多个socket的状态,只有当socket真正有读写事件时,才真正调用实际的IO读写操作。因为在多路复用IO模型中,只需要使用一个线程就可以管理多个socket,系统不需要建立新的进程或者线程,也不必维护这些线程和进程,并且只有在真正有socket读写事件进行时,才会使用IO资源,所以它大大减少了资源占用。

    也许有朋友会说,我可以采用多线程+ 阻塞IO 达到类似的效果,但是由于在多线程 + 阻塞IO 中,每个socket对应一个线程,这样会造成很大的资源占用,并且尤其是对于长连接来说,线程的资源一直不会释放,如果后面陆续有很多连接的话,就会造成性能上的瓶颈。
    

      而多路复用IO模式,通过一个线程就可以管理多个socket,只有当socket真正有读写事件发生才会占用资源来进行实际的读写操作。因此,多路复用IO比较适合连接数比较多的情况。

      另外多路复用IO为何比非阻塞IO模型的效率高是因为在非阻塞IO中,不断地询问socket状态时通过用户线程去进行的,而在多路复用IO中,轮询每个socket状态是内核在进行的,这个效率要比用户线程要高的多。

      不过要注意的是,多路复用IO模型是通过轮询的方式来检测是否有事件到达,并且对到达的事件逐一进行响应。因此对于多路复用IO模型来说,一旦事件响应体很大,那么就会导致后续的事件迟迟得不到处理,并且会影响新的事件轮询。(注意多路复用io中进程也会有两次阻塞,相比于非阻塞IO模型多了一次阻塞,因此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到底使用那种IO模型,还需要结合场景而定)。

    信号驱动IO模型

      在信号驱动IO模型中,当用户线程发起一个IO请求操作,会给对应的socket注册一个信号函数,然后用户线程会继续执行,当内核数据就绪时会发送一个信号给用户线程,用户线程接收到信号之后,便在信号函数中调用IO读写操作来进行实际的IO请求操作。这个一般用于UDP中,对TCP套接口几乎是没用的,原因是该信号产生得过于频繁,并且该信号的出现并没有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异步IO模型
        异步IO模型才是最理想的IO模型,在异步IO模型中,当用户线程发起read操作之后,立刻就可以开始去做其它的事。而另一方面,从内核的角度,当它受到一个asynchronous read之后,它会立刻返回,说明read请求已经成功发起了,因此不会对用户线程产生任何block。然后,内核会等待数据准备完成,然后将数据拷贝到用户线程,当这一切都完成之后,内核会给用户线程发送一个信号,告诉它read操作完成了。也就说用户线程完全不需要关心实际的整个IO操作是如何进行的,只需要先发起一个请求,当接收内核返回的成功信号时表示IO操作已经完成,可以直接去使用数据了。
    

      也就说在异步IO模型中,IO操作的两个阶段都不会阻塞用户线程,这两个阶段都是由内核自动完成,然后发送一个信号告知用户线程操作已完成。用户线程中不需要再次调用IO函数进行具体的读写。这点是和信号驱动模型有所不同的,在信号驱动模型中,当用户线程接收到信号表示数据已经就绪,然后需要用户线程调用IO函数进行实际的读写操作;而在异步IO模型中,收到信号表示IO操作已经完成,不需要再在用户线程中调用iO函数进行实际的读写操作。

    前面四种IO模型实际上都属于同步IO,只有最后一种是真正的异步IO,因为无论是多路复用IO还是信号驱动模型,IO操作的第2个阶段都会引起用户线程阻塞,也就是内核进行数据拷贝的过程都会让用户线程阻塞。


    举例:

    故事情节为:老李去买火车票,三天后买到一张退票。参演人员(老李,黄牛,售票员,快递员),往返车站耗费1小时。
    1.阻塞I/O模型

    老李去火车站买票,排队三天买到一张退票。

    耗费:在车站吃喝拉撒睡 3天,其他事一件没干

    2.非阻塞I/O模型

    老李去火车站买票,隔12小时去火车站问有没有退票,三天后买到一张票。

    耗费:往返车站6次,路上6小时,其他时间做了好多事。

    3.I/O复用模型

    1.select/poll

    老李去火车站买票,委托黄牛,然后每隔6小时电话黄牛询问,黄牛三天内买到票,然后老李去火车站交钱领票。

    耗费:往返车站2次,路上2小时,黄牛手续费100元,打电话17次

    2.epoll

    老李去火车站买票,委托黄牛,黄牛买到后即通知老李去领,然后老李去火车站交钱领票。

    耗费:往返车站2次,路上2小时,黄牛手续费100元,无需打电话

    4.信号驱动I/O模型

    老李去火车站买票,给售票员留下电话,有票后,售票员电话通知老李,然后老李去火车站交钱领票。

    耗费:往返车站2次,路上2小时,免黄牛费100元,无需打电话

    5.异步I/O模型

    老李去火车站买票,给售票员留下电话,有票后,售票员电话通知老李并快递送票上门。

    耗费:往返车站1次,路上1小时,免黄牛费100元,无需打电话


    ps:理解同步、异步、阻塞与非阻塞

    基础内容
  • 相关阅读:
    Hibernate HQL查询:
    Struts2里如何取得request,session,application
    Hibernate 报错org.hibernate.PropertyAccessException: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已解决)
    PHP 读取文件的几种方法
    PHP 关于文件操作的简单介绍
    VB 中ListView 某一列的颜色添加不上去的解决方法
    SQL Server 版本号汇总
    C# 单元测试
    Web Api单元测试写法
    git bash 出现vim的时候怎么退出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aifenbai/p/1401017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