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http://www.j4.com.tw/comp-qna/linux-%E6%8C%87%E4%BB%A4-top-%E7%B5%B1%E8%A8%88%E4%BF%A1%E6%81%AF%E8%AA%AA%E6%98%8E/
前五行是當前系統情況整體的統計信息區。下面我們看每一行信息的具體意義。
第一行,任務隊列信息,同uptime 命令的執行結果,具體參數說明情況如下:
14:06:23 — 當前系統時間
up 70 days, 16:44 — 系統已經運行了70天16小時44分鐘(在這期間系統沒有重啟過的吆!)
2 users — 當前有2個用戶登錄系統
load average: 1.15, 1.42, 1.44 — load average後面的三個數分別是1分鐘、5分鐘、15分鐘的負載情況。
load average數據是每隔5秒鐘檢查一次活躍的進程數,然後按特定算法計算出的數值。如果這個數除以邏輯CPU的數量,結果高於5的時候就表明系統在超負荷運轉了。
第二行,Tasks — 任務(進程),具體信息說明如下:
系統現在共有206個進程,其中處於運行中的有1個,205個在休眠(sleep),stoped狀態的有0個,zombie狀態(殭屍)的有0個。
第三行,cpu狀態信息,具體屬性說明如下:
5.9%us — 用戶空間佔用CPU的百分比。
3.4% sy — 內核空間佔用CPU的百分比。
0.0% ni — 改變過優先級的進程佔用CPU的百分比
90.4% id — 空閒CPU百分比
0.0% wa — IO等待佔用CPU的百分比
0.0% hi — 硬中斷(Hardware IRQ)佔用CPU的百分比
0.2% si — 軟中斷(Software Interrupts)佔用CPU的百分比
備註:在這裡CPU的使用比率和windows概念不同,需要理解linux系統用戶空間和內核空間的相關知識!
第四行,內存狀態,具體信息如下:
32949016k total — 物理內存總量(32GB)
14411180k used — 使用中的內存總量(14GB)
18537836k free — 空閒內存總量(18GB)
169884k buffers — 緩存的內存量 (169M)
第五行,swap交換分區信息,具體信息說明如下:
32764556k total — 交換區總量(32GB)
0k used — 使用的交換區總量(0K)
32764556k free — 空閒交換區總量(32GB)
3612636k cached — 緩衝的交換區總量(3.6GB)
備註:
第四行中使用中的內存總量(used)指的是現在系統內核控制的內存數,空閒內存總量(free)是內核還未納入其管控範圍的數量。納入內核管理的內存不見得都在使用中,還包括過去使用過的現在可以被重複利用的內存,內核並不把這些可被重新使用的內存交還到free中去,因此在linux上free內存會越來越少,但不用為此擔心。
如果出於習慣去計算可用內存數,這裡有個近似的計算公式:第四行的free + 第四行的buffers + 第五行的cached,按這個公式此台服務器的可用內存:18537836k +169884k +3612636k = 22GB左右。
對於內存監控,在top裡我們要時刻監控第五行swap交換分區的used,如果這個數值在不斷的變化,說明內核在不斷進行內存和swap的數據交換,這是真正的內存不夠用了。
第六行,空行。
第七行以下:各進程(任務)的狀態監控,項目列信息說明如下:
PID — 進程id
USER — 進程所有者
PR — 進程優先級
NI — nice值。負值表示高優先級,正值表示低優先級
VIRT — 進程使用的虛擬內存總量,單位kb。 VIRT=SWAP+RES
RES — 進程使用的、未被換出的物理內存大小,單位kb。 RES=CODE+DATA
SHR — 共享內存大小,單位kb
S — 進程狀態。 D=不可中斷的睡眠狀態R=運行S=睡眠T=跟踪/停止Z=殭屍進程
%CPU — 上次更新到現在的CPU時間佔用百分比
%MEM — 進程使用的物理內存百分比
TIME+ — 進程使用的CPU時間總計,單位1/100秒
COMMAND — 進程名稱(命令名/命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