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问答关键词,发现用户需求,以需求提问,用需求做答,依托技巧布局联系入口,更精准,更有效。
关键词,常规的挖掘方式。
关键词挖局,以百度系为参考。
1、引擎下拉框
百度下拉框,检索关键词,搜索引擎会根据用户的搜索数据,下拉会提示最近一周内,用户检索最多的关键词排序。
下拉狂的相关知识,建议大家参看《关于下拉,那些老了,却仍未掉牙的逻辑》。
咱在百度搜索“关键词分析”,下拉会提示“关键词分析软件”“关键词分析工具”“关键词分析表”,不难看出,用户对工具的需求很大。
2、引擎相关搜索
百度相关搜索,用户检索关键词的相关关键词,在一月到三个月的一个排序,相较于下拉,相关搜索的时长评估要长,所以相关相较于下拉,比较难刷。
因此,长期看,搜索“关键词分析”的用户,有关键词分析工具、淘宝关键词分析、seo关键词、网站关键词分析、关键词热度分析等需求。
3、指数
我们以百度系为案例,那就谈百度指数,其实也可以多参照淘宝指数、微博指数、微信指数。
百度指数,相关必备关注点
3.1、趋势图,关键词相关用户关注度趋势情况。
3.2、需求图谱,检索关键词外,还关注哪些。做关键词筛选的时候,多留意下需求图谱中,红色点标记的关键词,当然相关性也要把握好。
3.3、舆情洞察,这个板块也是常规要关注的,里面有个百度知道的板块,使我们关键词参考的标准之一。
3.4、人群画像,地域、性别、年龄属性,多加关注,了解用户需求,以便更好的定位。比如关键词“关键词分析”,我们可以定位浙江以及广东一带,年龄在20到39岁的用户群。
4、关键词挖掘工具
关键词挖掘工具,网上太多太多,自己检索下,这里推荐下爱站网。
5、凤巢系统
凤巢系统,也就是俗称的竞价后台。当然,如果你是卖产品的话,除百度之外,淘宝的直通车也可以。
6、展现节点索取
这个靠敏锐度,检索关键词,然后看关键词排名靠前的标题,从标题中索取相关的扩展词,要知道任何平台,都不会乱推荐,当然人为的除外。除去引擎的排序外,其他地方也异曲同工。
为什么说平台不会乱推荐?
6.1一个平台,以其自身的角度分析,其势必为了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不会把小众需求排在前面,排序绝对以用户的需求层次,从高到低的一个展示。
6.2当然,这个是从上期看,有可能部分小众需求,也会上来,这个可能是平台对新平台的特殊通道,只为吸引,兼纳更多的元素。
6.3其次,可能就是权重释然,比如微信一个热门话题,你发了微博不会长期,哪怕再长,再有价值,可能一个权重高的老号,一句话就可以检索到展现到检索列表中。
即使这样,我们一定要坚信,优质的才会问题,垃圾的始终会淘汰,点击原理一直都会存在。
会关键词挖掘了,那就会问问题了,问题会问了,那就要答案引流啦。
知道引流常规技巧。
解决需求的前提下,我们如何植入广告。建议主打品牌传播,其他的广告形式,不怎么靠谱。
1、植入广告,在回答用户问题的时候,植入相关联系方式、品牌名称等。一般在前面,解决用户需求,然后在中间,或者结果,带上联系信息。
2、联系信息的植入,不要那么直接,最好文字区别开,比如V信前面是ali中间是tui,后面还是tui 。
3、品牌名称,可以让用户在搜索引擎中检索品牌词,比如在微信搜索阿力推推的公众号。
4、帐号的等级要高,至少6级以上。建议多备些权重高的号,亦或行家号。行家号的权限可以参看下《行家号,别样权限,可以玩一玩》。
5、如果等级不高,那就植入个人品牌,个人名牌相对比较冷,知道的排位很高,而且大多不收官方监管。
6、植入广告的条数,别太多,少点好,不然会被删。
7、可以跟进不同的帐号,不同的ip,去把这个量做起来,还是很可观的。
8、以前可以提交文档的形式,在文档中嵌入广告,而今这种方式已成过去,更多入口布局,再续探索。
9、提问中,附带品牌,这种要小心,即使是个人品牌,量也别太大。
知道,以长尾词为准。收录、点赞、浏览、评论,这些数据ok,一般长尾词上首页就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