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伟哥对RTO & RPO的通俗理解


     RTO (Recovery Time Objective,复原时间目标)是企业可容许服务中断的时间长度。
    比如说灾难发生后半天内便需要恢复,RTO值就是十二小时;

    RPO (Recovery Point Objective,复原点目标)是指当服务恢复后,恢复得来的数据所对应时的间点。
    如果现时企业每天凌晨零时进行备份一次,当服务恢复后,系统内储存的只会是最近灾难发生前那个凌晨零时的资料。

    根据以上两个简单的原则,企业不但可以对现有的数据系统作出,也可以按照既定的RTO及RPO要求,选购最适合的灾备方案。

    RTO及RPO与方案售价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完美的方案当然是RTO及RPO皆为零,表示当灾难发生后,系统立即恢复,而且完全没有数据丢失,可是其造价是非常昂贵的,而且也不一定有这个必要。
    因此,最佳方案必需在RTO,RPO,维护及价钱多方面,都能达致平衡。尤其是中小企业,在资源紧拙的情况,应先好好了解对RTO及RPO的要求,然后再看看价钱,那就比较容易找到,适合企业的方案了。

    通俗的讲,RPO和RTO都属于灾难恢复范畴。RPO在于数据库层面,RPO的依据,主要是你的数据备份。 RTO更关注于应用层面,RTO是从数据的恢复,一直到恢复到当前系统可用状态的值。​

    因此,一般来讲,RTO的值要大于RPO。 比如,数据备份是24小时一次,那RPO为24小时;RTO则要考虑数据恢复到24小时之前,包括24小时之内,业务数据的补录,所以,一般都在3天以上。​​​​​

  • 相关阅读:
    流体力学笔记 第二章 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
    jvm常用的参数
    链表的反转
    数据流中的中位数
    二叉树对称
    二叉树镜像
    输入框校验
    判断单选或者复选框中选中的值
    网页中window.open 弹出 父页面和子页面数值交互
    数组去重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madeuslee/p/769866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