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原则之里氏替换原则


    里氏替换原则的定义

    里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LSP)由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的里斯科夫(Liskov)女士在 1987 年的“面向对象技术的高峰会议”(OOPSLA)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数据抽象和层次》(Data Abstraction and Hierarchy)里提出来的,她提出:继承必须确保超类所拥有的性质在子类中仍然成立(Inheritance should ensure that any property proved about supertype objects also holds for subtype objects)。

    里氏替换原则主要阐述了有关继承的一些原则,也就是什么时候应该使用继承,什么时候不应该使用继承,以及其中蕴含的原理。里氏替换原是继承复用的基础,它反映了基类与子类之间的关系,是对开闭原则的补充,是对实现抽象化的具体步骤的规范。

    里氏替换原则的作用

    里氏替换原则的主要作用如下。

    1. 里氏替换原则是实现开闭原则的重要方式之一。
    2. 它克服了继承中重写父类造成的可复用性变差的缺点。
    3. 它是动作正确性的保证。即类的扩展不会给已有的系统引入新的错误,降低了代码出错的可能性。
    4. 加强程序的健壮性,同时变更时可以做到非常好的兼容性,提高程序的维护性、可扩展性,降低需求变更时引入的风险。

    里氏替换原则的实现方法

    里氏替换原则通俗来讲就是:子类可以扩展父类的功能,但不能改变父类原有的功能。也就是说:子类继承父类时,除添加新的方法完成新增功能外,尽量不要重写父类的方法。

    根据上述理解,对里氏替换原则的定义可以总结如下:

    • 子类可以实现父类的抽象方法,但不能覆盖父类的非抽象方法
    • 子类中可以增加自己特有的方法
    • 当子类的方法重载父类的方法时,方法的前置条件(即方法的输入参数)要比父类的方法更宽松
    • 当子类的方法实现父类的方法时(重写/重载或实现抽象方法),方法的后置条件(即方法的的输出/返回值)要比父类的方法更严格或相等


    通过重写父类的方法来完成新的功能写起来虽然简单,但是整个继承体系的可复用性会比较差,特别是运用多态比较频繁时,程序运行出错的概率会非常大。

    如果程序违背了里氏替换原则,则继承类的对象在基类出现的地方会出现运行错误。这时其修正方法是:取消原来的继承关系,重新设计它们之间的关系。

    关于里氏替换原则的例子,最有名的是“正方形不是长方形”。当然,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例如,企鹅、鸵鸟和几维鸟从生物学的角度来划分,它们属于鸟类;但从类的继承关系来看,由于它们不能继承“鸟”会飞的功能,所以它们不能定义成“鸟”的子类。同样,由于“气球鱼”不会游泳,所以不能定义成“鱼”的子类;“玩具炮”炸不了敌人,所以不能定义成“炮”的子类等。

  • 相关阅读:
    使用 PowerShell 进行 SQL Server 数据库备份
    当 Windows 10 应用商店更新游戏/应用遇到 0x80070032 错误时的一种解决方案
    在 SQL Server 恢复一个已存在的数据库的备份(即通过备份功能复制一个新数据库)
    在 Windows Server 2008 R2 中安装 PowerShell 5.1 与中文脚本错误解决
    vite项目使用 vitepluginmock 插件 mock数据,fetch报错SyntaxError: Unexpected token < in JSON at position 0
    MAC和移动端实现charles和代理软件共存【100%生效】
    eslint遇到的报错
    swiper.js轮播在iOS下禁用上拉下拉回弹问题解决
    js图片监听onload事件,依然有获取不到宽高的场景
    15分钟快速配置eslint,prettier,lintstaged,husky,commitizen实现前端项目代码规范化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lbertrui/p/15084180.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