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重要的 搞清楚happen-before -->Java并发编程之happens-before
- 可见性:一个线程对主内存的修改可以及时的被其他线程观察到。
- 有序性:一个线程观察其他线程中的指令执行顺序,由于指令 重排序的存在,该观察结果一般杂乱无序。
- 原子性:提供了互斥访问。
特性 | 操作 |
---|---|
可见性 | 可以由final(不会修改)、volatile(强制更新+读取主内存)以及synchronized(在unlock时会刷新所有已修改数据到主内存,lock时会从主内存重新加载数据)实现 |
有序性 | 可以由volatile(禁止指令重排序)/synchronized(一个变量最多只能有一个线程对其lock)实现 |
原子性 | 只有synchronized可以实现原子性,保证synchronized的代码块串行执行 |
synchronized在加锁时进行数据的重加载(主内存 -> 工作内存),在释放锁时将数据刷新到主内存。
冲突访问(Conflicting Accesses) 对同一个共享字段或数组元素存在两个访问(读或写),且至少有一个访问是写操作,就称作有冲突。当程序包含两个没有被 happens-before 关系排序的冲突访问时,就称存在数据争用。
动作A对于动作B是happen-before,即意味着动作A的修改(所有数据)对于动作B是可见的。
happens-before关系如下:
- 某个线程中的每个动作都 happens-before 该线程中该动作后面的动作(这里无论指令是否重排序都必须满足)。
- 某个管程 m 上的解锁动作 synchronizes-with 所有后续在 m 上的锁定动作(这里的后续是根据同步顺序定义的)。
- 对 volatile 变量 v 的写操作 synchronizes-with 所有后续任意线程对 v 的读操作(这里的后续是根据同步顺序定义的)。
- 用于启动一个线程的动作(start方法) synchronizes-with 该新启动线程中的第一个动作。
- 初始化动作对于其他线程的第一个调用是happen-before
- happen-before是闭包传递的。
- 个程序不存在数据争用,那么该程序是顺序一致的,即该程序不存在可见性问题。但是该程序还是可能在原子访问上出现问题,所以不存在数据争用并不是意味着线程安全,只有加上原子性保证才是线程安全的。这也是为什么synchronized是线程安全的,而volatile(保证所有变量访问都是happen-before)只有在所有操作都是原子的情况下才是线程安全的原因。
另外,Java内存模型具备一些先天的“有序性”,即不需要通过任何手段就能够得到保证的有序性,这个通常也称为 happens-before 原则。如果两个操作的执行次序无法从happens-before原则推导出来,那么它们就不能保证它们的有序性,虚拟机可以随意地对它们进行重排序。
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下happens-before原则(先行发生原则):
- 程序次序规则:一个线程内,按照代码顺序,书写在前面的操作先行发生于书写在后面的操作
- 锁定规则:一个unLock操作先行发生于后面对同一个锁额lock操作
- volatile变量规则:对一个变量的写操作先行发生于后面对这个变量的读操作
- 传递规则:如果操作A先行发生于操作B,而操作B又先行发生于操作C,则可以得出操作A先行发生于操作C
- 线程启动规则:Thread对象的start()方法先行发生于此线程的每个一个动作
- 线程中断规则:对线程interrupt()方法的调用先行发生于被中断线程的代码检测到中断事件的发生
- 线程终结规则:线程中所有的操作都先行发生于线程的终止检测,我们可以通过Thread.join()方法结束、Thread.isAlive()的返回值手段检测到线程已经终止执行
- 对象终结规则:一个对象的初始化完成先行发生于他的finalize()方法的开始
这8条原则摘自《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
这8条规则中,前4条规则是比较重要的,后4条规则都是显而易见的。
下面我们来解释一下前4条规则:
对于程序次序规则来说,我的理解就是一段程序代码的执行在单个线程中看起来是有序的。注意,虽然这条规则中提到“书写在前面的操作先行发生于书写在后面的操作”,这个应该是程序看起来执行的顺序是按照代码顺序执行的,因为虚拟机可能会对程序代码进行指令重排序。虽然进行重排序,但是最终执行的结果是与程序顺序执行的结果一致的,它只会对不存在数据依赖性的指令进行重排序。因此,在单个线程中,程序执行看起来是有序执行的,这一点要注意理解。事实上,这个规则是用来保证程序在单线程中执行结果的正确性,但无法保证程序在多线程中执行的正确性。
第二条规则也比较容易理解,也就是说无论在单线程中还是多线程中,同一个锁如果出于被锁定的状态,那么必须先对锁进行了释放操作,后面才能继续进行lock操作。
第三条规则是一条比较重要的规则,也是后文将要重点讲述的内容。直观地解释就是,如果一个线程先去写一个变量,然后一个线程去进行读取,那么写入操作肯定会先行发生于读操作。
第四条规则实际上就是体现happens-before原则具备传递性。
深入volatile的
1.volatile关键字的两层语义
一旦一个共享变量(类的成员变量、类的静态成员变量)被volatile修饰之后,那么就具备了两层语义:
1)保证了不同线程对这个变量进行操作时的可见性,即一个线程修改了某个变量的值,这新值对其他线程来说是立即可见的。
2)禁止进行指令重排序。
2.volatile的原理和实现机制
前面讲述了源于volatile关键字的一些使用,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volatile到底如何保证可见性和禁止指令重排序的。
下面这段话摘自《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
“观察加入volatile关键字和没有加入volatile关键字时所生成的汇编代码发现,加入volatile关键字时,会多出一个lock前缀指令”
lock前缀指令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内存屏障(也成内存栅栏),内存屏障会提供3个功能:
1)它确保指令重排序时不会把其后面的指令排到内存屏障之前的位置,也不会把前面的指令排到内存屏障的后面;即在执行到内存屏障这句指令时,在它前面的操作已经全部完成;
2)它会强制将对缓存的修改操作立即写入主存;
3)如果是写操作,它会导致其他CPU中对应的缓存行无效。
使用场景
synchronized关键字是防止多个线程同时执行一段代码,那么就会很影响程序执行效率,而volatile关键字在某些情况下性能要优于synchronized,但是要注意volatile关键字是无法替代synchronized关键字的,因为volatile关键字无法保证操作的原子性。通常来说,使用volatile必须具备以下2个条件:
1)对变量的写操作不依赖于当前值
2)该变量没有包含在具有其他变量的不变式中
实际上,这些条件表明,可以被写入 volatile 变量的这些有效值独立于任何程序的状态,包括变量的当前状态。
事实上,我的理解就是上面的2个条件需要保证操作是原子性操作,才能保证使用volatile关键字的程序在并发时能够正确执行。
下面列举几个Java中使用volatile的几个场景。
1.状态标记量
volatile boolean flag = false; while(!flag){ doSomething(); } public void setFlag() { flag = true; }
volatile
boolean
inited =
false
;
//线程1:
context = loadContext();
inited =
true
;
//线程2:
while
(!inited ){
sleep()
}
doSomethingwithconfig(context);
2.double check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ull;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instance==null) {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 if(instance==null)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 return instance; } }
synchronized关键字是防止多个线程同时执行一段代码,那么就会很影响程序执行效率,而volatile关键字在某些情况下性能要优于synchronized,但是要注意volatile关键字是无法替代synchronized关键字的,因为volatile关键字无法保证操作的原子性。通常来说,使用volatile必须具备以下2个条件:
1)对变量的写操作不依赖于当前值
2)该变量没有包含在具有其他变量的不变式中
实际上,这些条件表明,可以被写入 volatile 变量的这些有效值独立于任何程序的状态,包括变量的当前状态。
事实上,我的理解就是上面的2个条件需要保证操作是原子性操作,才能保证使用volatile关键字的程序在并发时能够正确执行。
下面列举几个Java中使用volatile的几个场景。
1.状态标记量
1
2
3
4
5
6
7
8
9
|
volatile boolean flag = false ; while (!flag){ doSomething(); } public void setFlag() { flag = true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volatile boolean inited = false ; //线程1: context = loadContext(); inited = true ; //线程2: while (!inited ){ sleep() } doSomethingwithconfig(context); |
2.double check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ull ;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null ) { synchronized (Singleton. class ) { if (instance==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 return instanc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