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系统基础知识


    1、推荐系统是什么?

    推荐系统本质上是销售系统的一部分。

    为了解决信息过载和用户无明确需求的问题,找到用户感兴趣的物品,才有了个性化推荐系统。

    推荐系统广泛存在于各类网站中,作为一个应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它需要一些用户的历史数据,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基础数据、推荐算法系统、前台展示。

    基础数据包括很多维度,包括用户的访问、浏览、下单、收藏,用户的历史订单信息,评价信息等很多信息;

    推荐算法系统主要是根据不同的推荐诉求由多个算法组成的推荐模型;

    前台展示主要是对客户端系统进行响应,返回相关的推荐信息以供展示。

    2、推荐引擎的分类

    根据目标用户进行区分:根据这个指标可以分为基于大众行为的推荐引擎和个性化推荐引擎。

    • 根据大众行为的推荐引擎,对每个用户都给出同样的推荐,这些推荐可以是静态的由系统管理员人工设定的,或者基于系统所有用户的反馈统计计算出的当下比较流行的物品。(销售排行榜 关注排行榜 好评排行榜
    • 个性化推荐引擎,对不同的用户,根据他们的口味和喜好给出更加精确的推荐,这时,系统需要了解需推荐内容和用户的特质,或者基于社会化网络,通过找到与当前用户相同喜好的用户,实现推荐。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推荐引擎分类,其实大部分人们讨论的推荐引擎都是将个性化的推荐引擎,因为从根本上说,只有个性化的推荐引擎才是更加智能的信息发现过程。

    根据数据源进行区分:主要是根据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推荐,因为大部分推荐引擎的工作原理还是基于物品或者用户的相似集进行推荐。

    • 根据系统用户的基本信息发现用户的相关程度,这种被称为基于人口统计学的推荐(Demographic-based Recommendation
    • 根据推荐物品或内容的元数据,发现物品或者内容的相关性,这种被称为基于内容的推荐(Content-based Recommendation
    • 根据用户对物品或者信息的偏好,发现物品或者内容本身的相关性,或者是发现用户的相关性,这种被称为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Collaborative Filtering-based Recommendation)。

    根根据推荐模型进行区分:可以想象在海量物品和用户的系统中,推荐引擎的计算量是相当大的,要实现实时的推荐务必需要建立一个推荐模型,关于推荐模型的建立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 基于物品和用户本身的,这种推荐引擎将每个用户和每个物品都当作独立的实体,预测每个用户对于每个物品的喜好程度,这些信息往往 是用一个二维矩阵描述的。由于用户感兴趣的物品远远小于总物品的数目,这样的模型导致大量的数据空置,即我们得到的二维矩阵往往是一个很大的稀疏矩阵。同 时为了减小计算量,我们可以对物品和用户进行聚类, 然后记录和计算一类用户对一类物品的喜好程度,但这样的模型又会在推荐的准确性上有损失。
    • 基于关联规则的推荐(Rule-based Recommendation):关联规则的挖掘已经是数据挖掘中的一个经典的问题,主要是挖掘一些数据的依赖关系,典型的场景就是“购物篮问题”,通过关联规则的挖掘,我们可以找到哪些物品经常被同时购买,或者用户购买了一些物品后通常会购买哪些其他的物品,当我们挖掘出这些关联规则之后,我们可以基于这些规则给用户进行推荐。
    • 基于模型的推荐(Model-based Recommendation):这是一个典型的机器学习的问题,可以将已有的用户喜好信息作为训练样本,训练出一个预测用户喜好的模型,这样以后用户在 进入系统,可以基于此模型计算推荐。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如何将用户实时或者近期的喜好信息反馈给训练好的模型,从而提高推荐的准确度。

    3、常见的推荐算法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

    第一代协同过滤技术是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在推荐系统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它有自身的局限性。因为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先计算的是用户与用户的相似度(兴趣相投,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然后将相似度比较接近的用户A购买的物品推荐给用户B,专业的说法是该算法用最近邻居(nearest-neighbor)算法找出一个用户的邻居集合,该集合的用户和该用户有相似的喜好,算法根据邻居的偏好对该用户进行预测。

    基于用户的推荐逻辑有两个问题:冷启动计算量巨大。基于用户的算法只有已经被用户选择(购买)的物品才有机会推荐给其他用户。在大型电商网站上来讲,商品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没有被相当数量的用户购买的物品实在是太多了,直接导致没有机会推荐给用户了,这个问题被称之为协同过滤的“冷启动”。另外,因为计算用户的相似度是通过目标用户的历史行为记录与其他每一个用户的记录相比较的出来的,对于一个拥有千万级活跃用户的电商网站来说,每计算一个用户都涉及到了上亿级别的计算,虽然我们可以先通过聚类算法经用户先分群,但是计算量也是足够的大。

    新用户怎么推荐?------默认推荐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推荐的商品都是已经被购买过的,对于没有被用户购买的商品,该如何推荐?------混合推荐,将多种推荐模型的结果打乱混合推荐。

    商品数据和用户数量都很大的情况下,如何处理?------按照一定的聚类策略,将用户聚类物品聚类。

    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

    第二代协同过滤技术是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与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基本类似。他使用所有用户对物品或者信息的偏好,发现物品和物品之间的相似度,然后根据用户的历史偏好信息,将类似的物品推荐给用户。可能这几件商品的商品名称风马牛不相及,产品属性有天壤之别,但通过模型算出来之后就是认为他们是相似的。

    举个例子:假设用户 A 喜欢物品 A 和物品 C,用户 B 喜欢物品 A,物品 B 和物品 C,用户 C 喜欢物品 A,从这些用户的历史喜好可以分析出物品 A 和物品 C 是比较类似的,喜欢物品 A 的人都喜欢物品 C,基于这个数据可以推断用户 C 很有可能也喜欢物品 C,所以系统会将物品 C 推荐给用户 C

    基于人口统计学的推荐

    基于人口统计学的推荐机制(Demographic-based Recommendation)是一种最易于实现的推荐方法,它只是简单的根据系统用户的基本信息发现用户的相关程度,然后将相似用户喜爱的其他物品推荐给当前用户。基于人口统计学的推荐机制的好处在于:因为不使用当前用户对物品的喜好历史数据,所以对于新用户来讲没有“冷启动(Cold Start”的问题。这个方法不依赖于物品本身的数据,所以这个方法在不同物品的领域都可以使用,它是领域独立的(domain-independent)。

    基于内容的推荐

    基于内容的推荐是在推荐引擎出现之初应用最为广泛的推荐机制,它的核心思想是根据推荐物品或内容的元数据,发现物品或者内容的相关性,然后基于用户以往的喜好记录,推荐给用户相似的物品。基于内容的推荐机制的好处在于它能很好的建模用户的口味,能提供更加精确的推荐。

    但它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 需要对物品进行分析和建模,推荐的质量依赖于对物品模型的完整和全面程度。在现在的应用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关键词和标签(Tag)被认为是描述物品元数据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 物品相似度的分析仅仅依赖于物品本身的特征,这里没有考虑人对物品的态度;
    • 因为需要基于用户以往的喜好历史做出推荐,所以对于新用户有“冷启动”的问题。

    虽然这个方法有很多不足和问题,但他还是成功的应用在一些电影,音乐,图书的社交站点,有些站点还请专业的人员对物品进行基因编码,比如潘多拉,在一份报告中说道,在潘多拉的推荐引擎中,每首歌有超过 100 个元数据特征,包括歌曲的风格,年份,演唱者等等。

    4、混合推荐机制(重要)

    在现行的 Web 站点上的推荐往往都不是单纯只采用了某一种推荐的机制和策略,他们往往是将多个方法混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更好的推荐效果。关于如何组合各个推荐机制,这里讲几种比较流行的组合方法。

    加权的混合(Weighted Hybridization用线性公式(linear formula)将几种不同的推荐按照一定权重组合起来,具体权重的值需要在测试数据集上反复实验,从而达到最好的推荐效果。

    切换的混合(Switching Hybridization):前面也讲到,其实对于不同的情况(数据量,系统运行状况,用户和物品的数目等),推荐策略可能有很大的不同,那么切换的混合方式,就是允许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最为合适的推荐机制计算推荐。

    分区的混合(Mixed Hybridization):采用多种推荐机制,并将不同的推荐结果分不同的区显示给用户。其实,Amazon,当当网等很多电子商务网站都是采用这样的方式,用户可以得到很全面的推荐,也更容易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分层的混合(Meta-Level Hybridization采用多种推荐机制,并将一个推荐机制的结果作为另一个的输入,从而综合各个推荐机制的优缺点,得到更加准确的推荐。

    5、推荐系统的应用场景

    Amazon 利用可以记录的所有用户在站点上的行为,根据不同数据的特点对它们进行处理,并分成不同区为用户推送推荐:

    • 今日推荐 (Today's Recommendation For You): 通常是根据用户的近期的历史购买或者查看记录,并结合时下流行的物品给出一个折中的推荐。
    • 新产品的推荐 (New For You): 采用了基于内容的推荐机制 (Content-based Recommendation),将一些新到物品推荐给用户。在方法选择上由于新物品没有大量的用户喜好信息,所以基于内容的推荐能很好的解决这个“冷启动”的问题。
    • 捆绑销售 (Frequently Bought Together):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用户的购买行为进行分析,找到经常被一起或同一个人购买的物品集,进行捆绑销售,这是一种典型的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推荐机制。
    • 别人购买 / 浏览的商品 (Customers Who Bought/See This Item Also Bought/See): 这也是一个典型的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推荐的应用,通过社会化机制用户能更快更方便的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物品。

    6、推荐系统架构

  • 相关阅读:
    cat n个文件 June
    promise 码农
    [Linux]加载iso文件,并绑定到FTP共享
    [Linux]解决一例多个硬盘Linux启动的问题
    [CentOS]创建yum本地源
    [Java]服务器端用 Axis1.4 返回复杂对象记录
    [chs]Axis2 Binary Distribution 安装指南
    [CentOS]开启yum缓存
    [转]CSS hack总结
    闭包匿名闭包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hu-lichang/p/706840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