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讲:存储虚拟化(一)


      一、存储虚拟化的产生

      随着 IT 技术的发展:

        ·公司爆炸式的数据增长导致对存储容量的需求增长极快;此外,管理这些存储环境的成本远远高于硬件的采购成本;同时要求数据管理人员需要更好的工具来管理

        增长的数据量。日益增长的存储空间和随之而来的管理压力亟待新的技术解决。

        ·一些独立的研究报告披露,磁盘存储系统的平均利用率仅为35%到50%。由于有很多存储设备是被固定连结在某个主机服务器上,它的多余空间无法被其他主机利用,

        并且,也会形成很多存储系统的孤岛。

        ·由于存储扩容或者改变配置而造成的计划内或计划外的停机,将被越来越无法接收。

      此外,随着存储技术的发展:

        ·存在大量的异构服务器和存储系统

        ·多重冗余的光纤交换机连结

        ·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应用系统

      以上情形都需要全面的存储管理,而存储虚拟化技术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理想方案。

      二、什么是存储虚拟化

      存储虚拟化技术一直很神秘,至少我是这么认为,本身存储也接触的少。但是,其实说穿了,技术上就是I/O 重定向和存储单元块地址重新编排而已。

      如果把存储虚拟化功能看作应用和存储设备之间欺上瞒下的逻辑层,那么这层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上层I/O统一重新处理,对下层存储空间统一编址

      其它所有高级功能,都是基于这一基本机制衍生的。

      这个功能就像有一个超级牛逼的快递超人,他负责处理所有的中转工作,发快递的永远不需要担心收件人是否已经搬家或者出差了,收件人也不用担心误解了发件人的意思,

      因为这个快递超人会拆开你的包裹,看你的打包是不是正确,还会帮你整理好,必要时还会著名里面是啥东西。这样收件人一打开就能知道里面是什么。

      有了存储虚拟化,用户不需要从物理角度关注存储设备如何服务于应用,无需关心什么平均寻道时间或者硬盘旋转的机械延迟等参数,也不需关心连结了多少块硬盘和每块磁盘平均无故障时间。只需关心:应用对请求的反应时间和吞吐能力,能满足数据飞快增长的足够空间,以及应用系统可以容忍的宕机时间。

      一个虚拟化的存储设备再也不会受到任何物理设备在容量、速度、可靠性方面的限制,而且,当把只能存储的软件加载到这个虚拟层后,存储虚拟化就可以更好地解决常规存储设备面临的存储服务功能上的挑战。

      根据虚拟化实现位置的不同,可分为:

      ·基于主机的存储虚拟化

      ·基于存储设备的存储虚拟化

      ·基于网络的存储虚拟化

      

      ------参考计算机世界《虚拟化存储技术---“老歌新唱”》

  • 相关阅读:
    测试平台系列(56) JSON深层次对比方案
    测试平台系列(57) 美化代码编辑器
    测试平台系列(54) 数据库表接口适配前端页面(下)
    测试平台系列(55) 引入AceEditor(代码编辑器)
    测试平台系列(52) 改造异步数据库连接方案
    测试平台系列(53) 数据库表接口适配前端页面(上)
    二叉树
    OCP 063中文考试题库(cuug内部资料)第34题
    OCP 063中文考试题库(cuug内部资料)第33题
    OCP 063中文考试题库(cuug内部资料)第32题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aronax/p/569310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