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一个linux命令(41)--ping命令


        Linux系统的 ping 命令是常用的网络命令,它通常用来测试与目标主机的连通性,它通过发送 ICMP ECHO_REQUEST数据包到网络主机(send  ICMP  ECHO_REQUEST to  network hosts),并显示响应情况,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它输出的信息来确定目标主机是否可访问(但这不是绝对的)。有些服务器处于安全考虑,会设置防火墙禁止ping或者在内核参数中禁止ping,以免被外人探测到。

      Linux 下的Ping 和 windows 下的ping 稍有区别,Linux 下ping 不会自动终止,需要按 ctrl + c 终止或者用参数  -c  指定要求完成的回应次数。

      1.命令格式:

        ping [参数]  [主机名或IP地址]

      2.命令功能:

        ping 命令用于:确定网络和各外部主机的状态,跟踪各类硬件和软件问题,测试、评估和管理网络。如果主机正在运行并连在网上,它就对回送信号进行响应。每个回送信号请求包含一个网际协议(IP)和(ICMP)头,后面紧跟一个 tim 结构,以及来填写这个信息包的足够的字节。缺省情况是连续发送回送信号请求直到接收到终端信号(ctrl+C).

        ping 命令每秒发送一个数据报并且为每个接收到的响应打印一行输出。ping 命令计算信号往返时间和(信息)包丢失情况的统计信息,并且在完成之后显示一个简要总结。ping 命令在程序超时或当接收到 SIGINT 信号时结束。Host 参数或者是一个有效的主机名或者是因特网地址。

      3.命令参数:

        -d  使用Socket的SO_DEBUG功能

        -f  极限检测,大量且快速地发送网络封包给一台机器,看它的回应。----死亡之ping

        -n  只输出数值

        -q  不显示任何传送封包的信息,只显示最后的结果

        -r  忽略普通的 Routing  Table,直接将数据包送到远端主机上。通常是查看本机的网络接口是否有问题。

        -R  记录路由过程

        -v  详细显示指令的执行过程

        <p>-c  数目:在发送指定数目的包后停止

        -i  秒数:设定间隔几秒发送一个网络封包给一台机器,预设值是一秒送一次。

        -I  网络界面:使用指定的网络界面送出数据包

        -l  前置载入:设置在送出要求信息之前,先行发出的数据包

        -p  范本样式:设置填满数据包的范本样式

        -s  字节数:指定发送的数据字节数,预设值是56,加上8字节的ICMP头,一共是64字节的 ICMP 数据

        -t  存活数值:设置存活数值TTL 的大小

      4.使用实例:

      实例1:ping  指定次数

      命令:ping  -c   10  192.168.1.1

      实例2:设置时间间隔和次数限制的ping

      命令:ping  -c  10  -i 0.5  192.168.1.1

      实例3:多参数组合使用

      命令:

        ping  -i  3  -s  1024  -t  255  192.168.1.1

      说明: -i  3  发送周期为3秒(时间可以是0,但不能使负数),   -s   设置发送包的大小为1024(最大65507),   -t  设置TTL值为 255

          另外,-f 参数的极限测试,它发包的速度居然比 -i  0还要快,-i  0.0000000000000000001 的速度也才接近 -i 0.

  • 相关阅读:
    获取手机安装的所有包名adb shell pm list packages
    启动管理
    日志管理
    系统管理:进程管理、终止进程、工作管理、系统资源查看
    报数出局问题,类似约瑟夫环(链表写法)
    多项式的链式写法
    简易的C语言地铁购票系统
    68-js 前端实现标签值的切换
    67-foreach 取循环的次数
    66-mybatis 插入数据返回主键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aronax/p/565641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