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道至简》第二章--是懒人造就了方法 读后感


    《大道至简》第二章--是懒人造就了方法   读后感

       同样是在战国时代,愚公“碎石击壤”,而李冰就已经懂得了“积薪烧之”。一个是纯粹的将石头击碎,而另一个是用火将石头烧碎,这两种方法的效率显然是不同的,李冰的方法显然是更加快捷,从两人对待同一问题的所使用的的方法我们就可以看出了方法的先进性。

       要知道李冰的职位很高,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他要修堰筑坝,造福于人民,肯定会有很多人来听从他的调遣,如果李冰是一个勤快的人的话,他一定会整天带着他的人民去“碎石击壤”,忙的不可开交,哪里会有时间去寻找方法,去看火烧石头,哪里还会想到“积薪烧之”,而愚公正是因为太勤劳,“吾今胜昨倍许,明胜今倍许,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快”,一心只为了快点儿将开山的任务完成,哪里还会有时间去思考便捷的开山方法,越是勤劳越是没有机会找到更快的方法。

      看到李冰和愚公的例子,毋庸置疑,愚公是勤劳的,但李冰更聪明,更懂得“偷懒”,所以我们在编程的时候,我们不能靠时间取胜,要懂得思考,思考一些可以事半功倍的方法。

      文章的第二部分是关于将一佰万行代码写到一个文件的例子,最初的时候程序员都习惯于将程序写到一个文件里,可能是由于当时写的程序比较小吧,都没有发现查找一个函数有多费劲,随着程序语言的发展,程序也越来越复杂,几百万行代码的程序随处可见,终于有人忍受不了来回翻页的麻烦,想出了一个可以“偷懒”的好方法,谁说程序代码一定要写到一个文件里?我偏要写到第二个文件里,哪怕只是少翻一半的页数也是值得的,于是编译器里有了Unit关键字。他将一个个大文件分成几个小模块,再把小模块分成更小的模块,这样结构化的程序就出来了,这样就可以很轻松的找出查询的函数。

       就是因为“懒人”的一时偷懒,为编程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如果是勤劳的人一直不厌其烦的查找的话,不仅效率不高,而且更加累人。

       文章的第三部分,关于如何写程序问题,一个努力学了一年编程的人却还是不会编程,这个就不是程序语言应用的问题了,而是不知道如何将这些知识归纳整理,缺乏编程的思维,克服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学会归纳,就想把桌子上的书整理好一样。经常被老师问到,什么是编程,大家都会说:编程=算法+结构;可是如果没有适合的方法,一个伟大的工程就算再干一百年也干不出来。所以说:程序=算法+结构+“懒人”方法才是程序的最佳定义。

       有勤快人就有懒人,有懒人也就自有懒人的方法。这句话不是说要想找出所谓的捷径,就要我们都变成懒人,而是说明了观察、思考、还有逻辑思维的重要性,要善于观察,善于归纳整理,总会想到一个可以“偷懒”的好方法。

       

  • 相关阅读:
    让ios支持openssl
    数组
    NSValue
    音频
    NSObject分类
    NSJSONSerialization
    Java并发编程-深入探讨synchronized实现原理
    设计模式-挖掘工厂模式应用场景-全面分析工厂模式原理
    Spring插件安装
    Java并发编程-深入Java同步器AQS原理与应用-线程锁必备知识点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anghaonihao/p/590451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