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器Servlet层接收中文参数,使用new String(getBytes(ISO-8859-1),UTF-8)中文编码避免乱码


    服务器Servlet层接收中文参数,使用new String(getBytes(ISO-8859-1),UTF-8)中文编码避免乱码

    下文转载自:https://blog.csdn.net/qq_28863045/article/details/79503945

    new String(getBytes(ISO-8859-1),UTF-8)来避免乱码,当然UTF-8可以换成GBK,unicode。

    tomcat默认全部都是用ISO-8859-1编码,不管你页面用什么显示,Tomcat最终还是会替你将所有字符转做ISO-8859-1.那么,当在另目标页面再用GBK翻译时就会将本来错的编码翻译成GBK的编码,这时的文字会乱码. 

    所以需要先将得到"字符"(不管是什么)都先用字节数组表示,且使用ISO-8859-1进行翻译,得到一个在ISO-8859-1编码环境下的字节数组.例如:AB表示成[64,65].然后再用GBK编码这个数组,并翻译成一个字符串.

    在Java中,String的getBytes()方法是得到一个操作系统默认的编码格式的字节数组。这个表示在不同情况下,返回的东西不一样! String.getBytes(String decode)方法会根据指定的decode编码返回某字符串在该编码下的byte数组表示,

    1.  
      String s_gbk = new String(b_gbk,"GBK");
    2.  
      String s_utf8 = new String(b_utf8,"UTF-8");
    3.  
      String s_iso88591 = new String(b_iso88591,"ISO8859-1");
    4.  
      String s_unicode = new String(b_unicode, "unicode");

    将分别返回“深”这个汉字在GBK、UTF-8、ISO8859-1和unicode编码下的byte数组表示,此时b_gbk的长度为2,b_utf8的长度为3,b_iso88591的长度为1,unicode为4。     而与getBytes相对的,可以通过new String(byte[], decode)的方式来还原这个“深”字时,这个new String(byte[], decode)实际是使用decode指定的编码来将byte[]解析成字符串。

    1.  
      byte[] b_gbk = "深".getBytes("GBK");
    2.  
      byte[] b_utf8 = "深".getBytes("UTF-8");
    3.  
      byte[] b_iso88591 = "深".getBytes("ISO8859-1");
    4.  
      byte[] b_unicode = "深".getBytes("unicode");

    通过打印s_gbk、s_utf8、s_iso88591和unicode,会发现,s_gbk、s_utf8和unicode都是“深”,而只有s_iso88591是一个不认识的字符,为什么使用ISO8859-1编码再组合之后,无法还原“深”字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ISO8859-1编码的编码表中,根本就没有包含汉字字符,当然也就无法通过"深".getBytes("ISO8859-1");来得到正确的“深”字在ISO8859-1中的编码值了,所以再通过new String()来还原就无从谈起了。 

        因此,通过String.getBytes(String decode)方法来得到byte[]时,一定要确定decode的编码表中确实存在String表示的码值,这样得到的byte[]数组才能正确被还原。

      有时候,为了让中文字符适应某些特殊要求(如http header头要求其内容必须为iso8859-1编码)和tomcat中全部用ISO-8859-1编码,可能会通过将中文字符按照字节方式来编码的情况,如 

        String s_iso88591 = new String("深".getBytes("UTF-8"),"ISO8859-1"), 

        这样得到的s_iso8859-1字符串实际是三个在 ISO8859-1中的字符,在将这些字符传递到目的地后,目的地程序再通过相反的方式String s_utf8 = new String(s_iso88591.getBytes("ISO8859-1"),"UTF-8")来得到正确的中文汉字“深”。这样就既保证了遵守协议规定、也支持中文。

    String.getBytes(String decode)方法会根据指定的decode编码返回某字符串在该编码下的byte数组表示

    这里是encode ,not decode,从字符串到字节数组是编码的过程,从字节数组到字符串(即 new String(byte[] , charsetname))才是解码的过程,byte[]中存的才是码

    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编码转换的过程 
    假设:GBK码("你")->URLencode后变成->(%3F%2F)->Tomcat自动替你转一次ISO-8859-1->得到字符串( 23 43 68 23 42 68 每一个符号表示为ISO-8859-1中的一个编码)->接收页面--->再转一次为ISO-8859-1的Byte数组[23,43,68,23,42,68]--->用GBK再转为可读的文字--->(%3F%2F"---->转为("你")     =>即为new String(getBytes(ISO-8859-1),UTF-8)

    除了UTF-16,其它字符集定义时都重复。
    举例:

    比如汉字“我”,假设它的值是22530(只是假设,具体多少我没查) 

    而日文的“マ”的值也可能是22530(也是假设)或韩文的“?” 

    在网络上传输是不能以高字节传输,因为网络底层最后只认无符号char,相当于java中的byte,所以 
    22530这个int要转换为字节数组, 

    byte[0] = (22530 >> 8)&0xFF; 
    byte[1] = 22530 &0xFF; 
    具体多少我没算,假设是byte[125,231] 

    这样的字节传到服务端到是表示汉字“我”还是日文的“マ”还是其它狗屁? 
    一般通讯协议中会告诉对字符集,比如HTTP在请求时告诉服务端: 
    ContentType="xxxxxxxxxx";charset="GKB"; 
    这时服务端就知道现在接收到的[125,231]是GKB的“我”而不是其它文字。 

    上面是标准的通信过程。但如果有些水平很差的程序员在提交请求时没有通知服务端字符集,那服务端就没办法了。 
    只好按最常用的字符集来猜一个默认的。 

    这还不错,最要命的是写服务器的程序员水平和见识很差时,就要命了。就象写老版本的TOMCAT的程序员,他自己生在西方,以为全世界所有人都用的是26个字母加一些符号,所以他不管客户端提交什么都按ISO-8859-1来算,结果可想而知。 

    没办法,谁让我们用GBK的人不会写tomcat呢,只好先把让那个差劲的程序员错误生成的String用ISO-8859-1还原成 
    [125,231],再重新用GKB生成String.

     用于得到服务器传来的字符重新生成GBK编码

  • 相关阅读:
    分享在winform下实现左右布局多窗口界面续篇
    批处理加密与解密
    Winform应用程序实现通用遮罩层二
    Winform自定义窗体标题栏样式
    斯坦福 CS231n 全套解读 系列文章
    net use命令详解
    技术管理杂谈
    用命令行禁用网卡
    查看已连接的无线网密码(windows)
    Application.EnableVisualStyles()和Application.SetCompatibleTextRenderingDefault()的作用及用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i-ling/p/1401078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