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5231 我期望的师生关系


    我期望的师生关系

    记忆深刻的老师

    我的小学是在不停的换老师中度过的,所以没有多少印象深刻的老师。

    初中时期

    我有两位令我记忆深刻的老师。一位是我的语文老师常老师,一位是英语老师兼班主任还是我升本部高中以后高一的英语老师陈老师。常老师,幽默诙谐,与同学打成一片。上课时是我们尊敬的老师,下课就是我们嘻哈打闹,交流谈心的好朋友。陈老师,严厉,凡是按照规矩来办,总是一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我们并不会就此不喜欢她疏远她,她的英语课从来不是枯燥无味单词语法灌输式教学,而是让我们事先预习查单词了解相关意思用法词性,然后分组逐一展示各自小组的成果,根据各组内容扣题性打分,别的小组有遗漏的可以抢答补充为自己小组挣分,就是在这种比拼下我们对英语越来越有兴趣。

    高中时期

    我最记忆深刻也最感激的老师,就是我的高三班主任兼生物老师司老师,我们的接触只有一年,但是改变了我的一生。之前的班主任是刚刚大学毕业没多久的年轻老师,缺乏经验意气用事偏爱分科前原班学生,导致班级比较混乱,在我们升高三那年生孩子辞了班主任也辞了科任老师。学校临时派刚刚送走毕业班的司老师接手我们班,司老师算是我们的“救火班主任”。刚接手时我们班的成绩年级几乎倒一。班级是高二文理分班以后凑成的新班,班级凝聚力不强。老师通过体育课,闲置的班会课让我们去操场上集体活动,促进大伙儿交流。司老师公私分明,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一个人。课上要求我们认真学习,课下允许我们去操场做有益身体的活动,体育课从不克扣,甚至经常拿出闲置的班会课让我们运动,放松我们的身心,但是自习就一定要全心全意的投入学习。司老师也是个极其有耐心的老师,对于学困生,再简单的题,也不厌其烦找闲暇时间去给他讲,不放弃我们班上任何一个人。最终在司老师带领下我们班级高考创下了90%+的一本率。

    我认为好的老师首先是能与同学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再有就是做到一视同仁,更好的老师当然就是不死板开放创新,和同学能有共同爱好,没有代沟

    我期望的师生关系

    读完邹欣老师的博客后,我才大悟,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还可以用Coach/Trainee(健身教练/健身学员)这样的表述,很形象也很确切。我们不是死板的植物不需要园丁强制性修枝施肥,老师也不是我们的哥们为我们两肋插刀。

    每一个来学习的学生,  都是想学好软件工程这门技术才来的。  各人的先天条件不同, 目标也未必相同。  有些同学想成为世界一流的程序员,  那老师就会以世界一流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有些同学只想拿一个及格的分数, 那老师也会告诉他如何才能及格。 但是,你别想只付出 "及格"的努力,却期望收获“优秀” 的结果。

    --引用自《邹欣老师的博客

    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仅仅知识有深度,也会让人的所作所为更有深度,让我们脱离温暖的襁褓,让高中时的要我学、为学校升学率而学变成我要学、为自己的未来而学。自己付出了多少,最终获得的就有多少。任何的不劳而获都是可耻的妄想。大学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就应该像健身房一样,我愿意,我坚持,我想学,那教练就倾力而授,给出最好的方案,做出最正确的建议。但是想要偷懒,请便,该提醒的提醒做与否由你,最后的结果有自己决定。老师不是保姆,不会追着你催你学知识;老师也不是神,不能强行把不及格弄到及格。最后希望在和老师的学习中,能一贯坚持,跟上老师的步伐,和老师达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于C语言学习和对Java学习的计划

    对于上学期C语言代码没有做过统计,只知道最后平台分数在前十吧,但是上课前期写的代码较少多半是后期为了平时分挑的简单题。对于C语言很多程序是看得懂基本语法套路也懂,但是自己写老是卡壳,思考时的逻辑也不是很严密,导致bug百出。所以我应该加强一下逻辑思维方面的训练。对于新学期Java的学习,我觉得只要课上听讲弄懂了,多少代码应该都不是问题,只是看自己懂与不懂,想不想学,想学到什么程度罢了。我北交一位同学学的软件工程,两周多代码两千行;同样一位北邮同学学的是物流工程,自学Java,为自己社团开发了一款签到的手机APP。我觉得Java是一门神奇的学问,学好它可以做一些自己喜爱的事,编一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当然这些的前提是上课听懂,下课练习,不懂的及时解决。

  • 相关阅读:
    存储过程生成POCO
    Asp.net MVC4与Razor呈现图片的扩展
    Html5中新input标签与Asp.net MVC应用程序
    HTML5上传文件显示进度
    JQuery图表插件之Flot
    用Html5与Asp.net MVC上传多个文件
    TSQL列出最后访问的存储过程
    Asp.net MVC 限制一个方法到指定的Submit按钮
    VisualStudio2012轻松把JSON数据转换到POCO的代码
    Apache Tika源码研究(三)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hooyon/p/833805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