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沌大学,认知升级之第一性原理


    知识积累有两种方法:

      1.归纳法

      2.演绎法

    从归纳法到演绎法,所需计算功率更高,所消耗的认知能量更高!   -  认知黄金规则的第一规则:能不用脑就不用脑。

      所以人类95%的情况是采用归纳法作出的感性判断!

      (1)归纳法

        归纳法是人类最基础、最常见的用智方式,借助感觉和经验来积累知识

          空间性归纳:在欧洲看到的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所以,全世界的天鹅都是白色的。

          时间性归纳:在我们过去的经验里,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所以,将来太阳会继续从东方升起。

        几千年来,我们一直使用这个简单的归纳推理,100%经验知识建立在归纳法之上。

        归纳法谬误:即使所有前提都正确,结论依然有可能错误。通过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必须建立在并不存在的“连续性假设”之上

          即使你在非洲,亚洲看到的天鹅都是白色的,澳大利亚只要有一只是黑色的,再多的前提得不出一个必然为真的答案、

        归纳法只能得出概率性趋势,而不是必然性知识。

        时间性归纳法致命BUG  -  需要一个重要的“隐含假设”:“未来和过去一样”,或曰“连续性假设”

        每一个推论,都有一个隐含的假设作为基石,捅破这个大泡泡,是逻辑变革的上乘法门。

        这是一个循环论证,它所需要的证据就是它要证明的对象。归纳法所依赖的:“连续性假设”,在逻辑上无法证明

        认知吝啬鬼的规则之一:认知的时候,默认用眼睛

        认知吝啬鬼的规则之二:用脑的时候,默认连续性

      

    (1)演绎法

        演绎法是借助于理性进行推论的主要逻辑形式,它有一个终极价值的特点:可以从已知模型推出新模型

        演绎法就是对新逻辑模型“假设”,通过第一性原理不断推理得出模型,演绎法得出的模型可以推理出新的模型。

        第一性原理:自确定的元起点,自证为真,它必须天然地真实,可作为推理的基石。

        “在任何一个系统中,存在第一性原理,是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也不能被违反”  --  亚里士多德

      归纳法:即使前提证券,也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正确

      演绎法:如果前提是正确的,那么结论一定正确

      同一通道之内的增长,连续性,归纳法最有效率;

      转换到另一个通道,非连续性,必须运用演绎法。

        

      1)归纳法基于“经验”,是“内容”的归纳

      2)演绎法基于“理性”,是“模型”的演绎

      归纳法的问题:对最近的偶然现象过度重视,以及自圆其说

      演绎法的问题:你凭什么相信你的道理必然为真?

    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背后的哲学基石:

        1、理念论

        2、简一律

        3、第一因

      第一性原理源于柏拉图的理念论:“世界的背后是不变的理念”

      第一性原理,就是事物的本体、本质、本性,是事物背后的支配理念,而不是现象层面流变的物质

      第一性原理必须是抽象的理念,没有掺杂物质的存粹形式,把一切具体现场抽离出去,得到一个抽象的总结,之后再检验和应用于具体现象。

      

      一旦在逻辑上导通一个共同的抽象概念,与此相关的所有具象问题,立即全部化解。

      

      

        

  • 相关阅读:
    Hamming Distance
    变量
    Jupyter Notebook 快捷键使用指南
    XPath使用总结
    selenium调用webdriver异常
    漏洞挖掘 | 远程WWW服务支持TRACE请求
    漏洞挖掘 | 点击劫持
    漏洞挖掘 | 目录浏览漏洞
    漏洞挖掘 | 弱口令漏洞
    浅谈Linux下/etc/passwd文件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atHo/p/830895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