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软件工程1916|W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结对第一次—原型设计(文献摘要热词统计)
-
这个作业的目标:了解《构建之法》中的NABCD模型,学习分析用户需求和设计原型。
作业正文
===========================================================================
NABCD模型
N (NEED 需求)
用户需要一个用于搜索论文的平台,要求的基本功能有:
-
用户可给定论文列表
-
通过论文列表,爬取论文的题目、摘要、关键词、原文链接;
-
可对论文列表进行增删改操作(今年、近两年、近三年);
-
-
对爬取的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分析top10个热门领域或热门研究方向;
-
可对论文属性(oral、spotlight、poster)进行筛选及分析;
-
形成如关键词图谱之类直观的查看方式;
-
-
可进行论文检索,当用户输入论文编号、题目、关键词等基本信息,分析返回相关的paper、source code、homepage等信息;
-
可对多年间、不同顶会的热词呈现热度走势对比(这里将范畴限定在计算机视觉的三大顶会CVPR、ICCV、ECCV内)。
-
-
可进行数据统计,例如每个国家录用文章的分析、每个学校录用文章的分析、哪个学校哪方面的研究方向比较强等。 我们对这些需求分析之后认为功能主要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根据关键词搜索, 二是对数据的统计和可视化分析。以下是我们对此平台大概的流程分析:
A (Approach 做法)
-
确定平台。作为一个论文搜索应用,在参考其他此类应用之后我们认为web端是最好的选择,不必受到平台的限制,使用方便快捷。
-
确定主要功能的内容。搜索功能可实现关键词模糊搜索,用户可对列出的论文列表进行条件筛选和增删改操作,列出的论文信息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原文链接等。而对统计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则包括近年发文量趋势的折线图走势,相关学者、相关机构的发文分析以及对筛选论文的关键词柱状图,用户可选择相应的内容查看。首页则有三大顶会近年的热词热度走势对比和各个国家、机构以及研究方向的图表分析入口。
B (Benefit 好处)
-
web端应用不必下载即可使用,可跨平台即时使用,后期维护成本更低。
-
针对性强,对于客户的需求有更强的适应性。
-
可视化分析涉及到的方面较广,能给用户带来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视角。
C (Competitors 竞争)
-
劣势:目前已有的知网、万方等平台已经能提供类似功能,且知名度较高,与各个学校、机构的合作已经延续多年,应用较广。并且在数据库方面我们也难以与目前的成熟平台比较。
-
优势:我们的产品主要是计算机方面的内容,更具针对性,界面更加友好。且在初期不需付费便可下载相关图表,无需注册登录也可使用部分功能。
D (Delivery 推广)
-
线上:找一些学习、文具类的微博博主和有一定粉丝基础的微信公众号发表推文;
-
线下:与各个学校合作推广;在教辅资料上投放广告。
原型设计
-
工具:Adobe XD
-
初期原型界面构想:
-
原型展示:
-
登录界面
-
检索界面(主界面)
-
输入关键词
-
论文检索结果显示
-
对结果进行条件筛选
-
可视化分析图表
-
顶会热词走势
-
各国家、机构以及学校研究方向分析
-
PSP
PSP2.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预估耗时(分钟) | 实际耗时(分钟) |
---|---|---|---|
Planning | 计划 | 60 | 150 |
• Estimate | • 估计这个任务需要多少时间 | 600 | 1200 |
Development | 开发 | - | - |
• Analysis | • 需求分析 (包括学习新技术) | 180 | 300 |
• Design Spec | • 生成设计文档 | - | - |
• Design Review | • 设计复审 | - | - |
• Coding Standard | • 代码规范 (为目前的开发制定合适的规范) | - | - |
• Design | • 具体设计 | 480 | 1000 |
• Coding | • 具体编码 | - | - |
• Code Review | • 代码复审 | - | - |
• Test | • 测试(自我测试,修改代码,提交修改) | - | - |
Reporting | 报告 | 300 | 400 |
• Test Report | • 测试报告 | - | - |
• Size Measurement | • 计算工作量 | - | - |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 事后总结, 并提出过程改进计划 | 60 | 95 |
合计 | - | - |
结对过程
因为我们是舍友,之前也有一起合作完成项目的经验,因此在分工讨论方面没有多少分歧。确定项目之后我们就选定了没课的时间就此次作业的要求进行讨论,分析需求、分配工作。在确认了原型界面大概的设计以及博客写作的基本内容之后,我们一起完成了后续内容。结对照片:
总结
-
结对心得:
-
康小榕:和舍友结对,一来距离较近,可以方便的对实践内容进行交流分析,二来此前也有过合作经历,这次结对希望能够一起有所收获。此次结对,发现自己容易在细枝末节的地方太过较真,例如在原型设计的各个面板的内容划分还未完成时,就在一个面板上抠文字内容的行距,边角的弧度,甚至交互效果之类的。希望以后可以做到先完成大方向的设计,再对细节进行细化,不要在前期花费太多不必要的时间精力,导致不必要的进度拖延和熬夜。
-
李姣:结对合作完成作业并不是这门课才有的内容,此前我和我的队友已经一起合作完成过多次作业,对彼此比较熟悉,在分析需求、原型界面设计等阶段两个人比一个人思考得更加全面,梳理问题的思路更加清晰,能够更快解决问题。但是有时候也会遇到词不达意无法向对方描述清楚想法的状况。
-
-
项目总结:在此次作业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对原型制作工具Adobe XD的使用不够熟练,原型设计也有一定的难度,颜色的选择、元素的排列,一个美观且用户友好的界面需要长时间的打磨。虽然此次并未做到尽善尽美,但在做的过程中我们都收获颇丰,对NABCD模型的认知也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