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w to Read a Book


    主题:

      讲述阅读的四种层次,以及每种层次所需要的、截然不同的阅读方法。

     

    主要声明与论点:

      带着问题阅读,时刻不忘在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高速阅读,以最短的时间了解一本书的全貌,然后决定是否值得再次阅读;

      解构内容,以笔记的方式,列举全书的大纲;

      海量阅读,深度阅读同一领域里的经典著作;

      思考与评价,要有足够坚实的理由去赞同或者反对一本书,否则不要轻易评价。

     

    阅读过程中的四个问题:

      这本书在谈什么?作者如何依次发展主题,如何从核心主题分解出关键议题;

      作者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组合成作者传达的特殊讯息;

      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为这本书做出自己的判断;

      这本书与自己的关系?这本书提供的资讯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这位作者认为这件事很重要?自己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

     

    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Ⅰ、检视阅读的两个阶段:简略的阅读&粗浅的阅读。

    1)简略的阅读:

    先看书名和序言,特别注意副标题,或其他的相关说明,然后将书在脑海中进行归类;

    研究目录页,对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检阅索引,快速评估一下这本书涵盖了哪些议题的范围,以及所提到的书籍种类与作者;

    阅读出版介绍、广告文案、宣传文案;

    从目录当中挑选几个与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读。如果这些篇章在开头或结尾有摘要说明,就要仔细地阅读这些说明;

    跳跃式阅读,寻找主要论点的讯号,留意主题的基本脉动。最后阅读后记

    2)粗浅的阅读:

    关注自己理解的部分,不要因为一些暂时难以理解的东西而停顿

    快速阅读一部陌生的书籍,尽量选择默读,避免阅读过程中视线的逗留或倒退

    学会判断一本书的难易程度,以此决定自己的阅读速度。

    Ⅱ、分析阅读的三个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诊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1)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

    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

    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2)诊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诊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3)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

    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知识不足、知识错误、不合逻辑、分析不完整。

    Ⅲ、主题阅读的两个阶段:观察研究范围&主题阅读。

    1)观察研究范围(准备阶段):

    针对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

    浏览书目,确定哪些与主题相关,并就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2)主题阅读(阅读第一阶段收集的书籍):

    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使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使大多数的作者为解读这些问题提供了他们的回答;

    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

    分析这些讨论,以突显主题为原则,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议题以其共通性来决定排列的先后顺序。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 相关阅读:
    Java 8 CompletableFuture思考
    Math.ceil 笔记
    Python virtual env
    Reactive Stream: 如何将两个数据流接到一起,然后进行操作
    基于Apollo实现.NET Core微服务统一配置(测试环境-单机)
    在ASP.NET Core 2.x中获取客户端IP地址
    Entity Framework Core(3)-配置DbContext
    .NET Core2.1下采用EFCore比较原生IOC、AspectCore、AutoFac之间的性能
    Entity Framework Core 入门(2)
    Entity Framework Core介绍(1)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VincentValentine/p/598983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