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频域的低通滤波(一维信号——灰度图的灰度级频数分布曲线)
算法分析
- 求灰度图的的灰度级频数。绘制出频数分布曲线(一维信号)
- 将一维信号从空域转到频域。对步骤1中的灰度级频数分布曲线进行傅里叶变换
- 过滤高频信号。在频域中将高频信号置0,只保留低频信号(通过fft函数傅里叶变换之后,高频点分布在频谱中间,低频信号分布在频谱两端)
- 利用傅里叶反变换将频域反变换回空域,经过傅里叶平滑后的频数分布曲线变得更光滑连续
伪代码
A = 读入灰度图像
[H,W] = 图像A的大小
cnt = 存放图像A的灰度级频数
统计每个像素值出现次数
绘制A的频数分布
AF = 进行傅里叶变换(调用fft函数),得到此一维信号在频域中的频谱
AF(11:256-9) = 在频域中将除前10个和后10个低频信号的高频信号置0
AI = 进行傅里叶反变换(调用ifft函数),将经过低通滤波的一维信号反变换回空域
%绘制经过傅里叶平滑后的A的频数分布曲线,加上红色以示区分
BF = 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中的频谱
BF(31:256-29) = 在频域中将一维信号中间高频信号置为0,两端各保留30个低频信号
BI = 将低通滤波之后的信号傅里叶反变换,从频域转到空域
%绘制傅里叶平滑后的频数分布曲线,加上绿色与上一步骤的平滑曲线对比
代码
A = imread('cameraman.tif');
[a b] = imhist(A); %a是图像A的灰度级频数,b是对应的灰度级
figure,plot(a); %绘制A的频数分布
AF = fft(a); %傅里叶变换(空域转频域)
AF(11:256-9) = 0; %在频域中去掉除前10个和后10个低频信号的高频频数直方图信号
AI = ifft(AF); %傅里叶反变换(频域转空域)
hold on;plot(AI,'r'); %绘制经过傅里叶变换后的A的频数直方图
BF = fft(a); %
BF(31:256-29) = 0; %保留前30个和后30个低频信号
BI = ifft(BF);
hold on;plot(BI,'g'); %与上一个变换后直方图对比
实验结果
-
红色曲线是保留前后各保留10个低频信号得到的结果,绿色曲线是前后各保留20个低频信号得到的结果
-
实验结果证明,保留更多的低频信号,经过傅里叶平滑后得到结果与原图灰度级频数分布越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