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例模式(Singleton)看了就懂


    单例,故名思议,一个只能创建一个实例的类。

    单例被广泛应用于Spring的bean(默认)、线程池、数据库连接池、缓存,还有其他一些无状态的类如servlet。

    一个没必要多例的类实现了单例可以节约空间(显而易见),节省资源(线程、数据库连接)。

    单例模式有这么多好处,那我们来实现它吧,首先想到的是创建一个对象要使用new方法,new方法调用的是类的构造函数,想要不被程序员随意的new对象可以将类的构造函数设为私有,然后再提供一个获取这个类实例的方法,所以就有了下面这个实现。

    1、只能正确运行在单线程模式下的单例实现:

     1 public class SingletonSingleThread {
     2 
     3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SingleThread instance;
     4     
     5     private SingletonSingleThread(){}
     6     
     7     public static SingletonSingleThread getInstance(){
     8         if(instance == null){
     9             instance = new SingletonSingleThread();
    10         }
    11         return instance;
    12     }
    13 }

    以上代码只能保证在单线程下运行,在多线程环境下可能有多个线程在第8行时判断到instance当前是指向null,然后都去执行第9行的代码。

    如果读者了解过volatile修饰变量的作用,可能想到将以上代码修改成如下形式,因为volatile可以保证线程之间变量的“可见性”,就可以保证每个线程在第8行判断的时候都是instance的最新引用了?

     1  public class SingletonSingleThread {
     2  
     3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SingletonSingleThread instance;
     4      
     5      private SingletonSingleThread(){}
     6       
     7      public static SingletonSingleThread getInstance(){
     8          if(instance == null){
     9              instance = new SingletonSingleThread();
    10         }
    11         return instance;
    12     }
    13 }

    但是第8行和第9行是两行代码,并不是原子操作,完全可能出现线程A执行通过第8行校验,准备执行第9行的时候,另一个线程B来到第8行校验,也通过了校验。

    实际上就算是代码中的一行指令也不是原子操作,在编译成.class文件后未必是一行字节码,就算是一行字节码,在解释执行或即时编译执行转化成机器码时也可能对应多条指令,以上结论原理不在本文介绍范围之内。

    思考:java里有一个很方便的实现线程安全的synchronized修饰符,加上不就实现线程安全了吗?是的,下面这个实现就是在getInstance方法上简单加上synchronized修饰符。

    2、对性能不敏感的多线程安全单例实现:

     1 public class SingletonSlow {
     2 
     3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Slow instance;
     4     
     5     private SingletonSlow(){}
     6     
     7     public synchronized static SingletonSlow getInstance(){
     8         if(instance == null){
     9             instance = new SingletonSlow();
    10         }
    11         return instance;
    12     }
    13 }

    如果程序对一个单例实现的getInstance()方法效率不敏感可以使用这种实现方式。好处就是直观,简单。坏处也显而易见,只有当SingletonSlow对象第一次被创建时是需要同步的,之后的调用synchronized都将是额外的负担。

    思考:能不能只在第一次调用对象实例需要创建的时候才同步代码,其他时候不同步代码的方法呢?有的。

    3、DCL单例模式(双重锁检查) 注意:这种方式只能应用于JDK1.5及以后的版本,JDK1.5解决了volatile无法实现双重锁单例的bug

     1 public class SingletonDCL {
     2 
     3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SingletonDCL instance;
     4 
     5     private SingletonDCL(){}
     6     
     7     public static SingletonDCL getInstance(){
     8         if(instance == null){
     9             synchronized(SingletonDCL.class){
    10                 if(instance == null){
    11                     instance = new SingletonDCL();
    12                 }
    13             }
    14         }
    15         return instance;
    16     }
    17 }

    DCL方式虽然也用到了同步保证单例,但是它的效率要远远高于第2种实现方式。首先实例变量instance用volatile修饰,保证第8行拿到的是instance的最新引用,这行判断可以快速逃避instance已经被初始化的情况,当然这行代码还是会出现多个线程都判断为真的情况,第9行的代码保证了10-12行代码只有一个线程能执行,第10行重新判断instance引用为空的意义在于解决以下情况的发生:

      ①若线程A和B同时通过第8行代码判断,等待进入同步块依次执行,若A先执行,则B获得执行时间时instance已经被线程A初始化了。

      ②若线程A通过第8行代码判断,进入同步块开始执行11行代码未执行完时,线程B执行到第8行判断通过,这时A同步代码块执行完毕,B虽然接下来不需要等待直接进入同步块,但instance也是已经被初始化过的。

    思考:这个写法看上去很难理解,我想到一个实现方式,既然是静态变量类型,直接在变量声明时赋值,或者写一个静态块初始化不就好了,静态类型的变量初始化是伴随着类加载进行的,不也是线程安全的吗?确实。

    4、利用类加载器实现的急切加载单例:

     1 public class SingletonEagerly {
     2 
     3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Eagerly instance = new SingletonEagerly();
     4     
     5     private SingletonEagerly(){}
     6     
     7     public static SingletonEagerly getInstance(){
     8         return instance;
     9     }
    10 }

    为什么叫急切加载单例呢,因为依赖于java的类加载机制,类被加载的时机未必是在需要使用类的对象时,也许在还不需要这个类的实例的时候类的实例就已经被初始化了,如果这个单例很耗费资源,我们肯定想采用懒加载的方式去实现他。

    这种实现还有一个缺陷就是依赖于当前线程的ClassLoader(),如果类被多个ClassLoader加载(比如servlet),那就无法保证单例了。

    思考:怎样避免类的实例只有在真正需要它的时候才被初始化呢? 可以用私有静态内部类实现。

    5、利用类加载器实现的懒加载单例:

     1 public class SingletonLazyByClassLoader {
     2 
     3     private SingletonLazyByClassLoader(){}
     4     
     5     public static SingletonLazyByClassLoader getInstance(){
     6         return SingletonHolder.instance;
     7     }
     8     
     9     private static class SingletonHolder{
    10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LazyByClassLoader  instance= new SingletonLazyByClassLoader();
    11     }
    12 }

    将类的唯一实例放在内部静态类里,这样外部只要不调用getInstance方法就不会有类加载器加载去加载内部静态类,而内部静态类是私有的,所以只有第一次instance方法被调用的时候才会初始化了类的实例变量。

    遗憾的是这种实现方式仍然无法避免ClassLoader不一样的问题。


    如果实在对getInstance效率无要求,使用方式2实现单例最简单直观;

    如果程序运行在Jdk1.5及以上的环境,又不会觉得实现麻烦,强烈推荐使用方式3实现单例,高效、可靠;

    如果嫌方式3麻烦或者运行在Jdk1.5以前的版本,则根据是否对懒加载有需求使用方式5或方式4,同时要保证程序中用到的类加载器是AppClassLoader或先代加载器是AppClassLoader(并且遵循双亲委托机制),否则单例会失效。

  • 相关阅读:
    docker安装
    [golang grpc] 框架介绍
    docker介绍
    Visual Studio Code常用设置
    eclipse常用设置
    [golang note] 网络编程
    [golang note] 工程组织
    [golang note] 协程通信
    [golang note] 协程基础
    [golang note] 接口使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heOldQi/p/755329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