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开发BIMFACE系列2 二次开发流程


      BIMFACE 平台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平台,建筑行业的相关公司、软件公司或者有 BIM 业务需求的公司都可以注册成为开发者并使用其提供的强大功能。

    注册账号成为开发者

    注册成功后,使用注册账号登录系统,打开“控制台”界面,提供了一个AppKey 与 AppSecret,用于二次开发调用API接口时使用。使用原理与调用微信API接口大致相同。

    快速创建一个BIM应用需要以下4个步骤: 

     
    使用方式一:使用管理控制台
    在控制台,“我的应用”中可以手动操作,上传模型文件、文件转换、模型集成、图模比对、下载离线数据包、分享模型的公开链接。

     在“我的数据”中列出了文件模型以及API的调用分析等。

    使用方式二:编码,调用API
    方式一里面都是手动操作文件模型,相对来说通过编程实现一系列功能更加的灵活。
    官方提供了大量的API、开发指南以及示例 Demo。由于服务器端的API都是RESTful 风格,所以可以使用PHP、Java、.NET等进行二次开发。模型转换完成后,使用 Javascript API 在网页中实现模型的浏览及其他的集成开发。
    BIMFACE 系统架构

    BIMFACE内部由3个核心的引擎组成。

    1. 转换引擎

    职责:解析原始文件格式,生成BIMFACE的数据包;

    2. BIM数据存储引擎

    职责:存储海量异构的BIM数据,并提供便捷快速的查询接口;

    3. 显示引擎

    职责:通过浏览器显示模型或图纸。

    BIMFACE 转换流程

    背景

    工程文件一般都是由建筑行业的设计师生产的,模型或图纸的源数据都存储在文件当中。通过文件转换抽取文件中的数据以便于保存到云端的数据库中。

    特别说明

    1. 文件必须首先上传到云端。
    2. 发起文件转换时,由于格式不同,转换结果不同,其转换的方式也不同。

    转换流程

    模型文件经过云端转换后才能正常浏览,是因为转换后生成了BIMFACE定义的数据包。查看该模型实际上为查看该数据包中的几何信息。查看该模型的属性、图纸、空间等信息实际上是查看该数据包中非几何信息。

    具体转换方法请参考官方文档: http://bimface.com/developer-guide/871

    后续的所有操作,例如模型展示、差异比对、测量等功能,都是基于转换后的文件进行的

  • 相关阅读:
    二、java基础-运算符_控制语句_break_continue_return
    一、Servlet之14道面试题
    Java程序员需要掌握的技能
    java内存溢出实战
    java虚拟机JVM基础
    常见数据结构与算法整理总结(下)
    常见数据结构与算法整理总结(上)
    Java实现八大排序算法
    23种设计模式图集
    引用iscroll的一个封装方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avionZhang/p/11424450.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