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最近被刷屏了,原来是因为微信读书这个App出来了。是个好书之人,于是跟风去尝鲜,试用一段时间后,感觉却是“不痛不痒”。这次尝试从运营角度去调优微信读书,不管专业度如何,也算是自己的独立思考吧。
微信读书这个App已经上线几个月了,很多“好事”的产品经理已经吐槽不少。吐槽之后呢?能不能拿出切实可行的调优方案才是对产品经理功力最大的考验。下面不妨从调优角度一起来探讨一下。
相较于纸质书,电子书确是一大进步。围绕电子书的产品,无外乎工具型、社区型或平台型(电商)的其中一种或几种产品形态的整合,基本上走的都是“工具+社区+平台”的产品路线。对于平台来说,卖出书的数量(销售额)是运营的关键指标。要想提高指标,就得从用户的核心诉求入手。那么用户的核心诉求是什么?平台和内容供应商的核心诉求又是什么?当我们挖掘出用户的核心诉求后,再来看微信读书这个产品,到底有哪些地方可以调优。
1.销售额
先来说说平台和内容供应商的核心诉求吧,这个比较简单:提高销售额,卖出去更多的书,赚更多的钱。
接下来说说读者的核心诉求,读者为什么要读书?答案如下。
2.改变人生
任何一个人都不想成为一个彻底的loser(失败者)。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通过读书改变自己,改变人生。不知道产品经理有没有过这样一种感觉:我们每天忙碌于各种PRD、原型、评审和开会沟通等俗务,一回家倒头就呼呼大睡。表面上似乎很充实,实际是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与优秀产品经理的差距越来越大。这是因为虽然大家都在奔跑,但人家比你跑得快,虽然你也是在用命在奔跑。当我们感觉工作越来越力不从心,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这就表明我们读的书越来越少了。没有“输入”,哪来的“输出”!读书时间越来越少,各种借口越来越多,反观周边的优秀朋友和同事,那些真正的读书高手,就算是流着鼻血,也要完成100天读完33本书、1年读完100本书的目标,这就是坚持。三分钟热度容易,坚持下来难于上青天。读者想通过读书改变人生,但是又缺乏坚持的现状和问题,如何解决呢?抛砖引玉,引入“书友”。什么叫书友?书友就是跟你状况类似的读者。大家一起制定读书目标,完成阶段性阅读目标后讨论读书心得;书友还是你读书的同伴,互相鼓励和扶持,这样一样,坚持就有了动力引擎。可以仿照Tinder这个App的默契配对功能来寻找合适的书友,对于微信读书来说,关系链是其优势之一,实现起来也比较容易。
3.成为第一
读者购买的书籍里面很大部分是跟工作相关的,因为大家都想通过读书成为专业领域中的第一,成为闪亮的职场明星,最终升职加薪,并彰显“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霸气。专业书籍一般要求精读、研读,反复思考和琢磨,吃透之后,要求能给周边的朋友、同事分享和授课。要达到这样的高度,就需要有高人来指导阅读,读书导师就这样呼之欲出了。记得热播电视剧《琅琊榜》有一个桥段,讲的是庭生偷书被发现,梅长苏意欲指导其读书,理解书中精义。梅长苏其实就是庭生的读书导师。读书导师一般是专业领域的高手,且愿意分享和帮助新人,给予指导,传道授业解惑,这样新人读书效率更高,少走弯路,成长会更快。对于专业书籍阅读缺乏导师指导的现状和问题,如何解决呢?引入“读书导师”的拜师功能,这个拜师功能可以采用任务机制或答题机制,筛选出导师自己比较中意的门徒。读书导师与读者一起选择阅读清单,制定读书目标,读者完成阶段性阅读目标后,一起讨论读书心得。
4.书写传奇
除了要阅读很多专业书籍外,成功人士往往还会阅读很多跟专业无关的书籍,而且个个都是读书狂,无书不欢,一生充满了传奇。读者都想书写自己的传奇,为人所津津乐道,自然而然就想知道这些大师、宗师、传奇人士都在看什么书,这些可都是私房书单,杀伤力可不一般。对于这种现状和问题,如何解决呢?引入“书单”功能,或者采用UGC接龙的方式来产生独家私房书单内容。
总之,调优方案的主线是通过书友、导师、大师这种C2C的方式促使读者购买更多的书籍,平台和内容供应商也能因此赚更多的钱。C2C模式适合走“工具+社区+平台”路线的电子书产品。
产品和运营是不分家的,这在圈里已经达成共识。从运营角度来调优产品,提升各种数据指标,关键还得从需求痛点入手。从方法上来看,可以采取一边假设一边验证的方式,这样通过数据反馈来做出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