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两天领导分配个任务是要把项目中所有try catch里的异常处理收集到elk中,由于之前的处理方式五花八门,就集中处理了下, 事后还被批评了。
不是所有的异常信息都需要被记录到log中
使用SLF4J
- 使用门面模式的日志框架,有利于维护各个类的日志处理方式的统一。
- 实现方式的统一使用,使用logback框架。
什么时候应该打日志?
- 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只能通过debug功能来确定问题,你应该考虑打日志,良好的系统,是可以通过日志来定位问题所在的。
- 当你碰到if..else或者switch这样的分支的时候,可以在首行打印日志,用来确定进入了那个分支。
- 经常以功能为核心进行开发的时候,可以在提交代码前,通过日志看到整个流程。
基本格式
必须使用参数化信息的方式:
“ logger.debug("Processing trade with id:[{}] and symbol : [{}] ", id, symbol); ”
对于debug日志,必须判断是否为debug级别后,才进行使用。
不过不建议这样做。因为上面的代码涉及到了字符串的拼接, 会产生很多String对象,占用空间,影响程序性能。
可以使用 [{}] 进行参数的隔离
如果有参数变量,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这样的格式写法,对于排查问题更有帮助。
不同级别的使用
ERROR
定义:影响到程序正常运行,当前请求正常运行的异常情况:
- 打开配置文件失败
- 对接第三方的异常(包括第三方返回错误码)
- 所有影响功能使用的异常。包括sqlException和除了业务异常之外的所有异常(runtimeException,Ecxception)
如果抛出了异常,就不要记录error日志,有最终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如下图:
WARN
定义:不应该出现但是不影响程序,当前请求正常运行的异常情况:
- 有容错机制的时候出现的错误情况
- 找不到配置文件,但是程序可以自动创建或者能够继续向下执行
- 缓存池占用接近临界值的时候
- 接口抛出业务异常的时候
INFO
定义:系统运行信息,外部接口
- service中对于系统/业务状态的变更
- 主要逻辑分步骤
- 客户端请求参数
- 调用第三方的调用参数和调用结果
这里同样也是要有所抉择的,普通简单service是没有意义的。不是针对每个业务都这样做,
这里对于复杂的业务逻辑,例如电商系统中的下订单逻辑,工业系统的停送电逻辑等等
DEBUG
定义:可以填写想知道的相关信息,最好有相关参数,生产环境需要关闭debug,如果需要开启的话,需要使用开关进行管理,不能一直开启
TRACE
定义:特别详细的系统运行信息。业务代码中,不要使用(除非有特殊用意,否则用debug代替)
trace的级别比debug还要低一些,并且会自动检查级别,如果高于trace就跳过。
而debug是先生产要打印的语句,然后再检查级别。如果高于debug就不输出
所以要debug进行判断,否则会生成多余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