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线性表


    1. 线性表在计算机中可以用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两种存储结构来表示。其中用顺序存储结构表示的线性表成为顺序表,用链式存储结构表示的线性表称为链表,链表又有单链表,双向链表,循环链表之分。

    2. 线性表是由n(n>=0)个数据元素所构成的有限序列,通常表示为(a0,a1,a2.....an-1)。其中下标i标识数据元素在线性表中的位序号,n为线性表的表长,当n=0时表示该线性表为空表。

    3. 对于同一个线性表,其每一个数据元素的值虽然不同,但必须具有相同的数据类型;同时,数据元素之间具有一种线性的或“一对一”的逻辑关系,即:

     3.1第一个数据元素没有前驱,这个数据元素也称为开始结点

     3.2最后一个数据元素没有后继,这个数据元素也称为终端结点

     3.3除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数据元素之外,其它数据元素有且仅有一个前驱和一个后继

    具有以上逻辑关系的数据结构也称为线性结构,线性表就是一种线性结构。

    4. 对于线性表,其长度可以动态的增长或缩短;可以对线性表中的任何数据元素进行访问和查找;其数据元素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可以在线性表中的任何位置上进行;可以求线性表中指定数据元素的前驱和后继;可以将两个线性表合并成一个线性表,或将一个线性表拆分成为两个或者多个线性子表等。其API如下:

     4.1 clear():将一个已经存在的线性表置为空表

     4.2 isEmpty():判断线性表是否为空,若为空,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4.3 length():求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的个数并返回其值

     4.4 get(i):读取并返回线性表中的第i个数据元素的值。其中i的取值范围为0<=i&&i<=length()-1

     4.5 insert(i,x):在线性表的第i个数据元素之前插入一个值为x的数据元素。其中i的取值范围为0<=i&&i<=length()。当i==0时,在表头插入x,当i=length()时,表示其在表尾插入x

     4.6 remove(i):删除并返回线性表中第i个数据元素。其中i的取值范围为0<=i&&i<=length()-1

     4.7 indexOf(x):返回线性表中首次出现指定数据元素的位序号,若线性表中不包含此元素,则返回-1

    其API所对应的接口如下(java):

    public interface List<T>
    {
        public abstract void clear();
        public abstract boolean isEmpty();
        public abstract int length();
        public abstract void insert(int i,T x)throws Exception;
        public abstract T get(int i)throws Exception;
        public abstract int indexOf(T x)throws Exception;
        public void remove(int i)throws Exception;
    }
    

    回到目录|·(工)·)

  • 相关阅读:
    数据科学家成长指南(下)
    数据科学家成长指南(中)
    数据科学家成长指南(上)
    数据分析的职业规划
    2018的内容写作方向
    乱码 设置编码
    CI 如何获取get请求过来的数据
    ci 打印出常用的变量
    CI $_GET
    获取checkbox 组成字符串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yStringIsNotNull/p/820550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