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底什么是RBD?


    关于RBD:

      一、RBD的概念。所谓RBD,是个缩写,是Real Blu-ray Disc的简称。这个词是完全由人生造出来DI,意为:真的、现实的蓝光碟。创造这个词的是一个自称“Real Blu-Ray Disc组织(简称RBD组织)”的私人团体。而具体为什么这么叫,偶个人不太清楚,不过可以从这个组织过去的行为能看到一些原因或者联系。

      二,RBD的由来。RBD是由所谓“RBD组织”在过去几个月内通过对由SONY等研发的次世代DVD——蓝光碟(Blu-ray Disc,BD)进行了破解及复合直灌(FHZG)后而获得的产物之一。所谓的“复合直灌”,是由某人于2002年至2003年期间发明DI一个用于描述某项由中国人独创的特殊的破解及复制技术的一个烂词儿,意思是通过对数字录像介质底层编码信息进行破解和反编译,在完全复制数字录像数据和不损害其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介入性目标内容增删的技术的总称。RBD组织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通过对BD的研究和分析,找到了一条比较稳定和可行的通用破解及反编译方法,使得一度只能通过对BD光碟抽取图像声音或者手工模拟制作的方式完全转变成为一种对BD光碟的完全数字化全盘复制并加以介入性制作和表达,以达到在对BD光碟节目完全复制和镜像的同时,还能进行其他素材的删减和添加并保持BD光盘功能的完整性。这种对BD光碟FHZG技术的出现,不仅使得对BD光碟的破解技术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为对BD光盘进行以牟利为目的的规模化生产打下了技术基础。

      三,RBD与BD9、MINIBD、AVCHD等之间的区别。其实这里要首先回溯的是上述几个名词的历史渊源。这里暂且按下RBD不表,先说BD9、 MINIBD和AVCHD这三者的来由。其实BD9、MINIBD和AVCHD基本都是一回事情,它们都是脱胎于AVCHD这个体系DI。AVCHD是 BD规范中的一个曾经被忽视的子集,它作为BD摄像及录像机所采用的格式被写入BD规范当中,主要用于HD光盘/硬盘摄像、录像机的高清数据存储之用,由于它规范下的数据可以以蓝光所兼容的数据格式被DVD光碟及硬盘记录存储,因此也最早被人发现并移植到使用DVD光盘来记录和装载BD光碟内容的领域当中。早先,人们只是发现AVCHD记录的视频信息可以为蓝光系统和播放机所识别和回放,进而人们又发现,实际上AVCHD格式就是蓝光的完整格式,可以支持当前所有的BD碟所具备的功能。因此从2008年以来,一直都有人通过抽取蓝光中的视频和个别音频组合后刻录或压制AVCHD格式的DVD光盘来观看非授权复制的BD影片。而其中,有一些人更是动用了一些基础的蓝光节目制作软件,希望模拟还原BD影片的菜单及部分简单的交互模式,如菜单选择,字幕声轨切换等,制作出一些相对初级并具有与DVD类似交互功能水准的AVCHD光盘,并将其命名为MINIBD。其实AVCHD或者MINIBD,是可以存储在各级别的DVD光盘中DI,从单面单层的D5到单面双层的D9等,都可以存储。由于过度压缩会导致影像的严重劣化,或者多盘片会伤害观赏影片的连贯性,多数进行AVCHD和MINIBD生产制作的组织多会用D9光盘来压制和制作一部BD影片,所以又出现了“BD9”这么一个俗称,这个主要是用来以介质的容量来定义属性的叫法。现在再说回RBD,RBD是一个基于蓝光光盘属性和格式的称谓,它没有以介质的容量或者属性来规定其所采用的介质,从理论上来讲,从 CD到BD的所有格式的光碟其实都可以装载RBD的数据,只是存在容量上的区别。

      四,RBD的历史关键阶段与走向。RBD的出现,就偶个人所知,出现于2007年的年末,当时在现在所谓“RBD组织”中有人陆续完成了对次世代高清介质 ——HDDVD和BD的基础技术的分阶段破解。最早的破解出现于HDDVD中,当时通过对HDDVD底层数据的破解,他们得到了如何有效介入和FHZG HDDVD光盘的方法,当年末,他们宣布对HDDVD破解和FHZG成功,并且成功DI制作了一套使用三张DVD9为存储体的HDDVD格式影片《变形金刚》。这套节目在2007年底东芝宣布退出次世代介质之争后,被卖给了市场上的成名D商FH,以HD-001的编号在2008年上半年入市销售。而在此同一阶段,该组织也同样进行了对BD光盘的复制和介入性制作的研究,并且于2008年2月,制作出了一些具备RBD雏形的试验性节目,主要是首度解决了对 BD光碟的菜单和字幕的FHZG,达到了可以任意添加和删减BD光盘的字幕及声轨等目的。2008年3月,RBD组织研发和测试通过了一套用于BD的高清字幕的处理系统,可以不必通过手动打字的方式向BD添加既往由影片发行商提供给DVD的官方字幕,并达到适合高清介质显示的基本精度和水准。2008年5 月,RBD组织试验性制作了部分使用多张D9及BD ROM刻录盘方式生成的RBD节目,并且通过了多项BD播放机及播放系统的测试。由于BD影片光碟目前的生产是全封闭状态,使得直接使用BD光盘来装载 RBD节目时机尚未到来,因此RBD组织转向寻求通过FHZG方式获得BD影片的结构外壳,同时使用经过优化压缩的影像载入的方式制作小容量的完整BD节目的研发。2008年6月,RBD组织首次试验了其自行研发的优化算法并透露了其压缩得到的1080P影像的结果。当时得到的反应是虽然RBD组织的技术研发对既往和目前流行的影像压缩水准均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仍不够理想。同月,RBD组织再度升级其自行研发的影像压缩技术,并再度公布了测试结果。但该组织认为效果仍不够理想。2008年7月,RBD组织透露放弃对影像压缩的完全自行研发并有偿加入了一个跨国的技术研发项目,获得了一个由以色列、英国等国技术成员牵头、多国研发的实时(REAL-TIME)影像压缩采集技术的内核,通过这一内核,可大幅度提高对高清数字影像的压缩处理效率,以较小的数据方式可以获得高清晰度的优质影像。2008年8月,这一系统在RBD组织投入运行。2008年9月,RBD组织透露和公布了其最新的影像压缩成果,效果十分惊人,在以只使用BD原始数据1/5至1/4的数据容量的情况下,RBD获得的1920 X 1080(即1080P)分辨率的静态及动态影像效果和质量均已与BD原始数据无限接近。至此,RBD组织认为,即使在BD光盘生产尚未开放的前提下,通过极小数据容量的存储体形成规模化蓝光格式产品的技术条件和基础已基本成熟。2008年9月底,RBD组织对外宣称:对BD的破解与复合直灌基本成功。同时,该组织公布了即将市售的名为“REAL BLU-RAY DISC”的RBD产品样式及成品,其首批公布的影片包括支持画中画(PinP)、BD-LIVE(BD网络交互功能)等技术的《变形金刚》、支持 SMART MENU等技术的《机械公敌》及支持BD-J等技术的《007大战皇家赌场:完整版》和《钢铁侠》,并声称该产品目前可广泛运用于BD播放机、PS3及合乎要求的PC机,使用的光学读取设备以目前的所采用的光盘介质可使用DVD-ROM及BD-ROM等,而且所有RBD产品支持BD规范的全部功能。

      至于RBD未来的走向,以下是个人结合RBD组织所透露的信息进行的推测以供参考:首先RBD由于已经可以全面DI介入BD的复制和制作,因此从技术上来讲,对于BD光盘的完整复制与非授权复制制作已经不成问题,而且已经具备了规模商业化的一切技术基础。其次,在BD光盘的生产尚处于封闭状态下,RBD的 FHZG系统仍旧可通过多种方式对BD影片进行各种表达,例如使用多盘片D9的形式制作和销售完全无损的中文BD影片,也可通过使用其目前独占的高性能压缩技术以单盘D9的形式制作和销售与BD性能完全相同、影像素质无限接近的中文BD影片。第三,如果BD光盘的生产一旦开放,RBD的FHZG系统可以毫无阻碍DI进入到BD光盘的规模生产和制作中。最后,RBD所拥有的高性能压缩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支持其他高清格式光盘的生产和制作,从而形成对BD系统的竞争与冲击。
  • 相关阅读:
    内容绘制到Bitmap上不成功警示
    一些c++面试题目
    Windows Socket 主要API功能
    面试问题(一)
    函数指针与指针函数
    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的网站
    vs2010打开vs2008程序出现错误
    MATLAB将矩阵使用.txt文件格式保存
    指针实现值交换
    堆与栈的区别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axWoods/p/152293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