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我最终替换掉了NATS


      之前公司没有使用msmq/rebbitmq等消息队列,一方面是觉得太重,想避免在引入中间件。另外的原因是公司的业务并不需要消息持久化和确保可送达(at-least-once VS at-more-once)。所以在一番调研之后,选择了nats:(https://nats.io/)用它来当消息队列使用。

      nats的优点:

      1.使用简单:github(https://github.com/nats-io/gnatsd)上直接clone下源码 go build 即可。

      2.无需多配置:client端只需知道nats的节点和约定好的subject名称即可

      3.快!由于nats的特性,只发送不确认送达

      4.有多种客户端支持,由于公司有.net和go的代码,所以需要可以跨语言的消息中间件

      5.拥抱开源,我很喜欢

      

      项目上线了半年,发现了如下问题:

      1机房出现故障,导致nats server端需要重连,但是我们运维实践下来发现说进程需要手工重启

      2还是nats timeout后,需要在reconnection里要重新初始化连接,不方便

      3我们使用thrift作为消息编码,感觉编码后的消息臃肿,不如protobuf

      4需求的变更,谁知道会不会改成消息不可以丢失呢。。

      于是决定替换为consul+grpc

      consule:解决的是服务健康监控和服务发现的问题,一样对外只暴露一个IP

      grpc:天生使用http2+protobuf3,编码和传输上不逊于thrift,而且对于熟悉thrift的同学来说pb3点语法so easy

      再也不用担心丢数据的问题了~

  • 相关阅读:
    【Linux】grep or
    win10查看WiFi密码
    【WPF】Border有显示模糊的情况
    【Spark】配置项spark.network.timeout 的单位是什么
    【Linux】free命令中 free与 available 的区别
    Spark2.3配置项
    java获取jar包执行路径
    编译 thrift-0.14.2 的 C++ 版本
    拉端保障方案
    编译运行ebpf代码的流水账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oveJerryZhang/p/634039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