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拖行动》学习笔记


      

      行动动机 = (价值×期望 ÷(冲动×时间期限)

    一、对拖延的理解

      1、什么是拖延?

      非理性推迟行为。比如,理智让自己学习一天 ,实际却看了一天的电视。

      2、拖延的科学解释?

      拖延,来自大脑中两个系统的对决。前额叶皮层,具有长远规划的能力,代表理性。大脑边缘系统,会在嗅觉、视觉、触觉等感觉下,产生冲动,代表感性。所以人类都会拖延,请原谅自己!!!

      

    二、利用公式因素行动

        1、价值:实现的价值感。

      越觉得有价值,越能行动。

      方法一:若任务本身过于简单,增加游戏规则。比如,同时进行多个家务活任务。

      方法二:增强任务和最渴望的事的关联性

      方法三:将长期目标表述为趋近型目标,而不是回避型目标比如,“我想快速行动” 比 “我不要再拖延” 更好。

      2、期望:实现的可能性

      越相信能实现,越能行动。

      方法一:分解目标,直到从心里相信可以实现。比如,人生目标分解为10年和三年,三年分解为今年,今年分解为这个月,这个月分解为这周。

      方法二:寻找身边或偶像人物作为激励对象。他能,我也能。

      方法三:想象目标已经实现带来的感受,对比理想和现实找到差距。

      3、冲动:受到的诱惑

      受到的诱惑越少,越能行动。

      方法一:清除干扰环境。比如,手机反面盖在桌子上。卸除游戏软件和视频软件。

      方法二:丑化诱惑。比如,想玩游戏时,回忆游戏体验最差的时候。想吃麻辣时,想象隔天长出痘痘的场景。想熬夜时,想象第二天脸黑丑样子。

      方法三:提前满足,以抵抗诱惑。比如去快餐店前,先吃饱健康的午餐。

      4、时间期限

      越接近时间期限,越能行动。

       方法一:大多数事情都给定一个时间期限。时间期限内的目标尽量是行为性目标。

       比如,“慢跑40分钟” 比 “慢跑4公里” 要好。

       比如,“上课认真听讲,每天放学学习两个小时” 比 “拿班级第一名” 要好。

       比如,“周末每天学习11小时” 比 “xx岁挣xx钱” 要好。

       前者是行为性目标,后者是结果性目标。前者直接指向行为,注意力将专注于行为,更加容易行动。

  • 相关阅读:
    Hello Word
    fetch_20newsgroups 数据集导入失败: no handlers could be fetch_20newsgroups
    足球游戏论坛数据分析--简单粗暴的贝叶斯
    解决: DeprecationWarning: Passing 1d arrays as data is deprecated in 0.17 and will raise ValueError in 0.19
    List tuple 类型转成数组
    C#常用控件属性及方法介绍
    ADAS可行驶区域道路积水反光区域的识别算法
    An ImageBased Benchmark Dataset and a Novel Object Detector for Water Surface Object Detection
    Single Image Water Hazard Detection using FCN with Reflection Attention Units
    基于Caffe的积水积雪路面识别系统设计与开发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uChengGang/p/1349391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