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力脑
0x1: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用好孩子大脑里的“便利贴”
工作记忆指认在短时间内掌握和操纵信息的能力。人的工作记忆是有限的,所以还在可能会忘东忘西,或者出现一些学习障碍,这是规律。
人的记忆过程,从信息的输入开始,经过“感知记忆”到“工作记忆”再到“长时记忆”。其中,
- 感知记忆是你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受器官接受到的信息,由神经系统传输到工作记忆中来
- 工作记忆对这些信息这哪是进行储存和调节
- 最后才转到能保存更长时间的长时记忆中去
工作记忆虽然能帮助我们短时间内保存信息,但是它是有容量限制的。
工作记忆有容量限制,因此很多科学家认为它是人类认知能力的瓶颈,把工作记忆当做智商的重要指标。
一项纵向研究显示,5岁以下孩子的工作记忆能比智商更好地预测他的学业状况。比如,孩子的工作记忆能力越好,他们的速算和识字能力越好。
有四种方法,帮助孩子记忆复杂信息:
- 第一个方法,一次不要记超过4个信息
- 第二个方法,列任务清单,做孩子的任务管理器
- 第三个方法,增加记忆线索
- 第四个方法,通过考试提升学习和记忆效率。相同情况下,考试比复习的学习效果更好,这个现象被称为“提取学习效应”。多让孩子会议,把当前知识与过去知识联系起来。
0x2:让孩子受益终身的能力 -- 执行能力
执行功能是孩子大脑交通系统的指挥中心,如果信息处理出现冲突和障碍,路上就可能堵车。孩子会表现出各种问题,比如做事缺乏计划性、写作业拖沓、自控力减弱等
“执行功能”是当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它是个体对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进行有意识控制的心里过程。
执行功能的核心能力有三种,分别是:
- 工作记忆,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和操纵信息的能力
- 抑制控制,抑制冲动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控力、自律
- 思维灵活性,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需求调整计划,做出符合新情境的要求
大脑的执行功能,就像交通系统的指挥中心。如果信息处理出现冲突和障碍,路上就可能堵车 -- 孩子表现出种种问题。
解决执行功能出问题的思路是降低难度,明确目标,教孩子利用语言作为思维记忆工具,多给孩子具体的提示,减少有可能让她分心的刺激来源。
执行功能与大脑前额叶紧密相关。前额叶和其他新皮层共同完成对信息的加工、整合及协调控制复杂的认知活动。
0x3:数学不只是计算,推理能力更重要
孩子学数学,需要两种能力,
- 一种是基于记忆的计算能力,比如加减乘除法
- 另一种是基于逻辑的推理能力,比如你知道a比b高,b比c高,能不能推测出a比c高
脑科学研究发现,人脑中与数学相关的脑区和处理空间信息的脑区是非常相似的,我们的抽象数学运算其实借助的就是我们的视觉空间能力。
孩子学数学也一样,开始的时候一定更要和实物,特别是在空间中放置和排列的实物相关,才能更快更好地帮助他们掌握抽象的数学规则。
0x4:元认知,提高孩子学习力的关键
孩子天生善于学习,他们一出生就在积极探索周围的一切,并结合不同的信息源进行学习。
元(meta)是“关于......的知识”的意思,元认知就是关于自我认知的知识。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就是说,你既要知道你知识的边界在哪,也要知道你无知的程度有多少。
从现代脑科学的角度看,元认知是一种有意识地控制和反思自己知识的能力,是由大脑的司令部前额叶皮层掌管的高阶认知技能。
拥有元认知能力的孩子,如果遇到一道数学难题,他不会急着算答案,而是首先问自己:
- “这个问题要求我做什么”?
- “老师为什么给我这个问题?”
- “这与我在数学课上学的东西有哪些联系?”
善用元认知策略的学生,会从知识点的表面结构出发,找到问题的深层知识结构。
首先,你可以把元认知策略分为三个阶段:
- 准备
- 应用
- 监控、反馈
由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特别是能表达他自己心理过程的元认知词汇储备不够,所以,即使他有元认知能力,也可能无法顺利地告诉你他的心理过程。这时候就需要家长暂时充当他的“元认知发生器”,多跟他谈话,鼓励他洞察自己的学习状态,把心里状态说出来或是帮他说出来。
“让孩子察觉到他不知道什么”很重要,这实际上是让孩子准确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般人总是相信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忽视了自己可能不知道的知识,同时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别人的能力。克服这种倾向的“解毒剂”就是元认知能力,就是能够思考和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局限。
一旦孩子能够意识到“我以为这个知识点我已经学会了,但其实我还不理解”,他就能调整他的学习模式,在自己最弱的地方做好准备。
0x5:STEM教育,在家也能进行的学习活动
STEM教育的目的是创造一种超越所有学科之上的”元学科“,通过它来教你运用知识探索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
研究发现,如果学生在STEM项目中学会逻辑推理、假设检验等方法,那么他们会深入探索学科知识,成为更好的问题解决者。他们更懂创新,智商也会提高。
一个受过STEM教育的孩子,应该是在一个科学友好的环境中长大,父母和老师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孩子会批判性地思考问题,并且会用实验等方法去验证自己的推理。
- 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像孩子一样教孩子,鼓励他们自己去实践,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 沿着学习路径教孩子
- 注意学习的深度,而不是广度。最好的学习方式不是让孩子一次性把所有概念全部学一遍,而是围绕一两个核心概念深度学习几个月,让孩子沉浸在相同的主题下,然后换一个概念再学几个月
0x6:怎样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系列认知能力的集合,比如推理、判断与决策、问题解决等思维过程。更具体点儿说,批判性思维包括预测、猜想、逻辑推断、验证假设、判断因果关系、形成观点、反思等诸多技能。它是我们对思维的思考,是一个更加综合的认知过程。
严格来说,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可教,因为它严重依赖于你对一个领域的知识掌握了多少。
- 积累一定的领域知识和实践
- 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使用批判性思维
- 观察、假设、检验、反思和调整
2、语言脑
0x1:三个妙招,解决孩子说话晚问题
认清孩子语言发展的误区:
- 误区一:孩子会叫”mama“不代表懂意思
- 误区二:孩子能理解语言不代表能使用语言
- 误区三:一直对孩子说”宝宝语“
促进孩子语言发展的正确方法:
- 抓住孩子的关注点教说话。儿童心理学认为,当你跟孩子共同关注同一事物,即与孩子产生联合注意时,他会更专注
- 结合图像教说话。教孩子说话的时候,不仅要结合图像、实物来教,还要注意将物体放到孩子的视觉区域中间
- 利用非语言线索教说话
0x2:家长英语不好,也能培养英语小达人
育儿没有一劳永逸,家长要不断学习,积累各种资源、经验,不断向上,孩子看到你的努力,才会愿意跟你一起努力,这才是一个育儿育己的正向循环。
你的不足不会影响孩子,你对待自己不足的态度才会影响孩子。
0x3:应该让孩子读《论语》等传统典籍吗
要让孩子在”最近发展区“内学习,也就是学那些他跳一跳够得着的内容,这样孩子才能理解记忆。
我们能理解的东西比能表达出来的词汇要丰富得多,说话的同时做手势,能增加交流的信息量,更好地与人沟通。
0x4:阅读是培养聪明孩子的重要窍门
家长要知道,在孩子小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而不是从阅读中立刻学到多少知识。在早期,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孩子主动的、有兴趣的阅读,比枯燥的、强迫的机械阅读更持久,也更有价值。
科学研究发现,只是给孩子一堆书,对其阅读能力的提升作用不大,陪伴、互动才是关键。要把阅读嵌入孩子跟父母的日常互动中。比如,一起看绘本,给孩子讲睡前故事,角色朗读等等。
阅读兴趣的培养,也要按照孩子的认知发展特点来进行:先易后难,先具体后抽象。
要给孩子建立一种认知:阅读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有趣。不要把阅读当成特殊任务,不能用奖励诱导孩子阅读。
0x5:家长会聊天,孩子记得牢
孩子记事儿,一般是说孩子能回忆个人信息或个人所经历的生活事件,这叫自传体记忆。有研究者提出,自传体记忆在3~4岁开始发展。
孩子一开始记住的事情都比较具体,他们可能会说”那天我穿着红色裙子去的公园“。
如果孩子有机会与其他人讨论某个活动,孩子构建记忆的能力就会增强。
- 趁着新鲜跟孩子聊旅行中遇到的人和事
- 问题要具体
- 问题可以多样,父母跟孩子聊天越详细,孩子对情绪的理解越深刻,调节情绪的能力也越强
3、情绪脑
0x1:孩子一去幼儿园就哭闹怎么办
一般来说,孩子在6个月到2岁之间,对父母依赖非常明显,如果分开,孩子就会烦躁哭闹,产生我们常说的分离焦虑。
- 帮助孩子面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
- 帮助孩子缓解分离焦虑。例如告别时鼓励孩子主动说”再见“,让孩子有掌控感,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更有勇气面对新环境
0x2:走出认识误区,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心理学家把依恋关系分为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如果母子间建立了安全型依恋关系,可以认为孩子是有安全感的。
科学研究发现安全感不仅影响孩子的社会情绪发展,还会影响孩子的认知发展。
对孩子安全感的四个认识误区:
- 误区一:孩子黏妈妈,就是没有安全感
- 误区二:孩子安全感不足,全怪妈妈
- 误区三:成年人小时候与母亲依恋关系不好,养育孩子一定有问题。小时候的经验,并不能决定你的养育方式,关键是怎样看待当时自己的经历
- 误区四:幼儿时期安全感不足,一辈子都会缺乏安全感
那么,你可以给孩子更多安全感吗?当然可以,记住一句话就行:敏锐地感知孩子发出的需求信号,及时恰当地相应孩子的需求。
0x3:家庭支持是增强孩子抗压能力的关键
研究人员发现,那些能在困境中”逆袭“的孩子,他们的韧性,也就是抗压能力比较强。韧性就是当孩子的健康和发展倾向于积极的方向时,即使孩子遇到了困难、压力,他们积极的人生经验也可以击败消极的经验,让自己更好地恢复过来。
韧性强的孩子有下面这四个共同的特点:
- 第一、至少与一个成人有稳定、关爱和支持的关系
- 第二、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有掌握感,也就是生活环境比较和谐、稳定
- 第三、有强大的自律能力和执行能力
- 第四、有信仰或文化传统的支持
孩子面对的困难比较多,他们需要的帮助也更多。这里的关键是,孩子至少要与一个成人有稳定牢固的支持关系。许多研究发现,孩子大脑的发展依赖于成人之间的互动过程。如果没有这种稳定的关系,孩子大脑的架构就无法得到最好的发展。
与是社会动物,学习是内嵌在人和人的交往中的,我们的大脑发育也是由社会或者家庭的微环境支撑的。如果没有支持,就会产生压力,这对大脑发育有负面影响。
0x4:孩子说谎不一定是坏事
虽然我们普遍认为说谎是不好的行为,但从认知发展的研究来看,说得一手好谎,是社会认知力,俗称情商发展的表现。
在说谎的进阶之路上有一个拦路虎,就是执行功能的发展。想要成功骗到别人,不管你是内疚、害怕还是羞愧,甚至有点小兴奋,都得调节好这些情绪。同时,你的语言、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得控制得非常到位,才能显得自然。
研究表明,孩子的心理理论和自控力越强,会越早开始说谎。孩子的说谎模式反映了他们的认知发展阶段。
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是孩子学会自我调整、解决问题的好机会。说谎,只是一种不成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发生冲突的时候,很多家长习惯用的一种解读模式揣摩孩子的意图。但是,质问、指责孩子”你为什么要打碎花瓶“,只能是火上浇油,不可能顺利解决问题。正确的问法是不带指责,将现状如实描述出来。
0x5:孩子争抢玩具,不要一味地教他“让”
首先,我们来看看孩子对物品所有权的理解,比如他怎么知道哪些东西属于别人,哪些东西属于自己。
- 通过”劳动线索“判断所有权
- 通过”先占线索“判断所有权
- 是谁的东西谁就说了算,孩子会坚定地认为物品所有者拥有使用权和分配决定权,他的东西必须他说了算
家长要理解孩子排他性的执着,尊重他对自己物品分配的权威,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分享。
家长平时可以多鼓励孩子进行换位思考,想想别人的感受。
同时家长要转移,你要教孩子提出需求,当他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怎样去问别人要。
0x6:提升认知灵活性,改善孩子倔脾气
认知灵活性是非常关键的认知能力,关系到孩子能不能根据不断变化的需求,”放弃“旧的做事方式,用新的方式思考、看待事物。
我们可以帮助孩子锻炼大脑的认知灵活性,
- 教给孩子自我谈话的技巧。思维固话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定,那就是对问题的反馈不足。看到问题之后,他们会直接套答案,而不会进一步思考。一个有用的技巧就是教孩子自我谈话的技巧,吧思维步骤说出来。
- 教孩子用不同的方法做同一件事。让孩子知道事情不一定只有一个答案,他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
鼓励孩子尝试各种新事物
4、运动脑
0x1:如何解决小胖子的大麻烦
肥胖的危害远不止身体健康方面,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认知发展。
对糖和脂肪的偏爱写在了我们的基因里。有研究表明,只要看到想要的含糖和脂肪的食物,大脑就能激活奖赏回路。
0x2:打打闹闹好处多
大脑游戏有助于孩子的大脑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又叫做”大脑肥料“,是神经元生长与存活所必须的一种蛋白质,可以帮助神经元形成新的连接,修复坏的脑细胞,保护健康的脑细胞。
孩子在追逐、嬉闹、扭打中,能发现自己身体的力量,学会控制自己的肌肉运动,让动作更协调、灵活。
在充满经济情绪的打闹游戏中,孩子们会自发地交换角色,合作互动。
打闹游戏除了帮助孩子练习情绪解码、编码,锻炼体能之外,还可以帮助孩子锻炼更高阶的社会能力和品格,比如竞争技能。
0x3:孩子参加团体运动应该注意什么
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身体还不适合参加团体运动。
孩子在三四岁之后,再参加团体运动比较合适。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的运动系统才有很大的发展,不仅肌肉骨骼更好,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也更好,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从大脑控制运动的角度来说,就是达到了所谓的”自动化“阶段,也就是说运动起来不需要大脑刻意地去控制身体运动的细节,完全可以自动化完成动作的协调。这个时候,孩子的大脑才有更多的认知资源去和团体运动中的其他人协调。
不要带着功利心让孩子参加运动。
运动种类要均衡。
让孩子多进行团体运动,也是对他们的社交能力,特别是合作和分享能力的一种培养。
0x4:孩子不是多动症,多动更要多运动
研究发现,患有ADHD的孩子的大脑,流向额叶和前额叶区域的血液明显减少,做行为控制任务时,大脑的前额叶和纹状体的激活不足。这些脑区与注意、工作记忆、反应抑制和规划相关,而这些功能是儿童ADHD相关的核心认知缺陷。
许多科学家认为,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大脑健康,对患有ADHD的孩子有很大帮助。当然,对其他孩子也是好处多多。
0x5:孩子学走路,该不该牵他的手
学步期的孩子,不要让他一直牵着大人的手走,类似学步车的道理一样,学步车会给孩子虚假的平衡感和安全感。
要让孩子建立百分百的平衡感和安全感,首先要让孩子百分百掌控自己的身体。
孩子要自己一步步练习坐、爬、站、走,通过不断试错才能习得走路。
有研究表明,适当地刺激前庭系统,对婴儿的运动发展会有帮助。
前庭要刺激,但要适度,轻柔地改变孩子身体的位置和姿势,让他感知到平衡和空间的变化,就可以了。
5、创意脑
0x1:怎样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学习的动力,而且是一种深刻的内在动力。
好奇心是一种对新事物或新环境产生关注、探究和提问的行为倾向。
父母养育方法会影响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好奇心“的具体表现有这么几个方面,
- 第一,对新奇的东西敏感,能够注意到它,特别想去探究
- 第二,有探究的行为,去看一看,听一听,拧一拧,手耳眼口全上
- 第三,提问,孩子整天不停地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你是消防队长、吃瓜群众,还是粉丝兼助理?
- 消防型妈妈:权威专制型的妈妈,难以容忍孩子的探索和破坏,孩子有点热情探索的火苗,就被她灭掉
- 吃瓜群众:放任不管型妈妈,她们放纵孩子的任何行为,不限制也不支持,任由孩子成长
- 粉丝兼助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扮演鼓励着、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她总能关注孩子的成长,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当孩子有新想法时,她就像追星的粉丝一样,迅速反馈,给足鼓励。这还不够,她还会当孩子的助理,满足孩子当前的需要,给予孩子帮助和支持
0x2:在家当“演员”,戏剧游戏培养孩子及创造力
孩子天生就会演,“演”(科学上叫“假装游戏”)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帮助孩子发展社会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语言能力、情感表达能力、自信心等,当然还有创造力。
还有,假装游戏能给孩子远距离联想的机会。我们知道,联想是把看上去好像没有任何交集的东西放到一起,找到它们之间的厝。一般来说,能把距离越远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创新程度就越高。
孩子模仿和表演,需要基于已有的经验,对于熟悉的事物,他们更容易提取特点,再去做表达。
要给孩子“搭台阶”,在孩子的已知经验基础上往上搭一层,让他进一步思考。
你需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想法,允许孩子出现错误,保持一种安全的、信任的气氛,帮助孩子认识到他的创造能力。
创意并不是凭空冒出来的,那些所谓的创新,其实来自人脑对旧知识的重新组合,而这种组合几乎是随机的。
0x3:该不该给孩子报兴趣班
家长引导孩子的兴趣,关键是让孩子感受到其中的乐趣,获得积极体验。
支持孩子坚持下去,是孩子学习的外部动机,除此之外,你还要促进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因为如果孩子学习有内在动机,他是出于内心的需要而做这件事,那么他对学习的热爱就不会消失。
所有人(包括孩子)都有三个基本心理需要:
- 归属感
- 自主感
- 胜任感
如果这三个需要得到满足,内在动机就会得到提高。
兴趣班只是辅助学习的工具,也就是说,重点不是工具,而是使用工具的人。
0x4:摆脱畏难情绪的秘诀:挑一挑,够得着
在孩子小时候就去引导他们,让他们知道怎么走出舒适区,孩子长大后就更可能迎难而上,接受挑战。
如果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善用“脚手架”,为孩子的发展搭好了平台,就能帮助孩子持续在最近发展区愉快地自主学习。
帮孩子搭脚手架,有以下三个步骤
- 引导孩子定义困难。有的孩子不是没有能力解决问题,而是面对困难,还没理清楚自己的感受
- 调整任务的难度。尽量让每一个小步骤都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里面,这样孩子的每一次努力都能成功,孩子的信心就建立起来了
- 鼓励孩子解决困难
0x5:如何布置家庭玩具角,让孩子边玩边学
我们知道,孩子天生爱玩游戏。如果说大人是在工作中学习、成长的,那么孩子就是在游戏中学习、成长的。孩子在游戏中会发簪语言,构筑知识,练习社会技能,发展创造力,促进身体发展。科学家发现,在儿童生命的前几年,游戏活动对大脑的发育和之后的人类技能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一句话来说,孩子在玩中学习和成长。
既然玩这么重要,在家里,我们怎样给孩子提供适合的玩具和空间环境呢?
- 玩具的种类要均衡
- 做合理的空间分区
- 玩具摆放要有规律
- 给孩子一个独处的小空间
除了提供环境和玩具,家长的参与和引导也很重要。
- 放下思维定式,允许孩子探索
- 跟孩子一起玩平行游戏。一两岁的孩子需要自己去探索学习。孩子专心探索时,你不断跟他说话,会打断他的专心。如果你实在想介入,最好的方式是靠近孩子,跟他一起玩平行游戏,也就是在孩子旁边玩类似的游戏,但并不影响到他
- 恰当地干涉和引导。有技巧地帮助孩子,恰当地干涉和引导,能让落单的孩子回到群体中来
- 搭建脚手架,提高游戏的复杂度
0x6:带孩子逛博物馆,重点看什么
- 观察思考比记忆知识点更重要。博物馆不完全是一个充满知识点的地方,而是激发孩子的兴趣、灵感的场所,是学习思维、学习探究精神、学习保护孩子好奇心的最好地方
- 带着“为什么”去博物馆。逛博物馆,重点不是记住多少知识点,而是看孩子观察、思考了多少,一定要有一个问“为什么”的过程
- 尽量带孩子去能“动”的博物馆
6、育儿育己
0x1:在家就能玩的小游戏,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高质量的陪伴就是,保证有一段陪孩子的特殊时间,这段时间是你跟孩子一对一相处的时间,这期间不是太有目的性地想要教育、训练孩子,而是给孩子有温度的爱,敏感地关注他的需求,表达对他的积极想法和感受。
我们对孩子的需求(包括各种心里需求)保持敏感,多听,多看,多想。这种敏感是渗透到陪伴他们玩乐的每一次互动中的。我们及时、有针对性的回应,就是高质量的陪伴。
0x2:忍不住对孩子发火怎么办?家长的情绪管理课
孩子调控情绪的能力有限,主要原因是其大脑各个部分的发育并不是同步的,负责情绪激发的皮层下结构发育较早,而负责讲道理的前额叶发育较晚,要到20岁才完全成熟。
爸爸妈妈有足够的理性处理情绪,但是孩子很难做到。如果你不小心对孩子发了脾气,那就直接面对这件事,正确处理它,这样才不会给孩子留下阴影,也不会破坏亲自关系。
对孩子发火后怎么处理:
- 道歉
- 接纳
- 回顾
0x3:安全意识:安全的陌生人和漂亮的坏人
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重点,不在于“不跟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而在于教他们对环境中可疑的陌生人、熟人的可疑行为保持警觉,这才能真正提升孩子的安全意识。
0x4:节日礼物爱攀比,正是教育好时机
- 第一课:放飞想象力
- 第二课:区分”需要“与”想要“。你要让孩子明白,如果”需要“和”想要“有冲突,那么”需要“优先,如果”想要“合情合理,而且有条件,那就满足
- 第三课:培养理财观念
孩子三四岁的时候,通常非常自信,觉得自己哪哪都厉害,自己的东西啥啥都好。到了六七岁,他开始关注外界对自己的评价,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但孩子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还比较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他的成长环境中流行的价值观是”拥有昂贵的东西就是赢家“、”名牌才是高级“之类,他可能也会用这种标准来衡量自己。
家长可以从两方面引导孩子:
- 一方面,如果他觉得对方的东西好,完全可以大方表达,真诚地说出自己的喜欢与欣赏
- 另一方面,你可以多从品格、能力、兴趣等角度评价和描述孩子与其他小朋友
0x5:爸爸带孩子:如何变“猪队友”为“育儿好帮手”
爸爸多参与带孩子对孩子的社会、行为、心理健康和认知能力都有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