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种设计模式


    23种设计模式

    根据设计模式的参考书 中所提到的,总共有 23 种设计模式。这些模式可以分为三大类:创建型模式(Creational Patterns)、结构型模式(Structural Patterns)、行为型模式(Behavioral Patterns)

    创建型模式

    这些设计模式提供了一种在创建对象的同时隐藏创建逻辑的方式,而不是使用新的运算符直接实例化对象。这使得程序在判断针对某个给定实例需要创建哪些对象时更加灵活。

    • 工厂模式(Factory Pattern)
    • 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 Pattern)
    • 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
    • 建造者模式(Builder Pattern)
    • 原型模式(Prototype Pattern)

    工厂模式:定义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其子类自己决定实例化哪一个工厂类,工厂模式使其创建过程延迟到子类进行。

    抽象工厂模式: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而无需指定它们具体的类。

    单例模式: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

    建造者模式:将一个复杂的构建与其表示相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原型模式: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并且通过拷贝这些原型创建新的对象。

    结构型模式

    这些设计模式关注类和对象的组合。继承的概念被用来组合接口和定义组合对象获得新功能的方式。

    •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
    • 过滤器模式(Filter、Criteria Pattern)
    • 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
    • 装饰器模式(Decorator Pattern)
    • 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
    • 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
    •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

    适配器模式: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适配器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桥接模式:将抽象部分与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的变化。

    过滤器模式:这种模式允许开发人员使用不同的标准来过滤一组对象,通过逻辑运算以解耦的方式把它们连接起来

    组合模式: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组合模式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装饰器模式: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增加功能来说,装饰器模式相比生成子类更为灵活。

    外观模式: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一致的界面,外观模式定义了一个高层接口,这个接口使得这一子系统更加容易使用。

    享元模式:运用共享技术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的对象。

    代理模式: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行为型模式

    这些设计模式特别关注对象之间的通信。

    •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
    • 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
    • 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 Pattern)
    •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
    • 中介者模式(Mediator Pattern)
    • 备忘录模式(Memento Pattern)
    •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 状态模式(State Pattern)
    • 空对象模式(Null Object Pattern)
    •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
    • 模板模式(Template Pattern)
    • 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

    责任链模式:避免请求发送者与接收者耦合在一起,让多个对象都有可能接收请求,将这些对象连接成一条链,并且沿着这条链传递请求,直到有对象处理它为止。

    命令模式:将一个请求封装成一个对象,从而使您可以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

    解释器模式:给定一个语言,定义它的文法表示,并定义一个解释器,这个解释器使用该标识来解释语言中的句子。

    迭代器模式: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各个元素, 而又无须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

    中介者模式: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中介者使各对象不需要显式地相互引用,从而使其耦合松散,而且可以独立地改变它们之间的交互。

    备忘录模式: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

    状态模式: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空对象模式:在空对象模式中,我们创建一个指定各种要执行的操作的抽象类和扩展该类的实体类,还创建一个未对该类做任何实现的空对象类,该空对象类将无缝地使用在需要检查空值的地方。

    策略模式: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把它们一个个封装起来, 并且使它们可相互替换。

    模板模式:定义一个操作中的算法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模板方法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一个算法的结构即可重定义该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

    访问者模式:主要将数据结构与数据操作分离。

    J2EE 模式

    这些设计模式特别关注表示层。这些模式是由 Sun Java Center 鉴定的。

    • MVC 模式(MVC Pattern)
    • 业务代表模式(Business Delegate Pattern)
    • 组合实体模式(Composite Entity Pattern)
    • 数据访问对象模式(Data Access Object Pattern)
    • 前端控制器模式(Front Controller Pattern)
    • 拦截过滤器模式(Intercepting Filter Pattern)
    • 服务定位器模式(Service Locator Pattern)
    • 传输对象模式(Transfer Object Pattern)

    MVC模式:

    MVC 模式代表 Model-View-Controller(模型-视图-控制器) 模式。这种模式用于应用程序的分层开发。

    • Model(模型) - 模型代表一个存取数据的对象或 JAVA POJO。它也可以带有逻辑,在数据变化时更新控制器。
    • View(视图) - 视图代表模型包含的数据的可视化。
    • Controller(控制器) - 控制器作用于模型和视图上。它控制数据流向模型对象,并在数据变化时更新视图。它使视图与模型分离开。

    前端控制器模式

    前端控制器模式(Front Controller Pattern)是用来提供一个集中的请求处理机制,所有的请求都将由一个单一的处理程序处理。该处理程序可以做认证/授权/记录日志,或者跟踪请求,然后把请求传给相应的处理程序。以下是这种设计模式的实体。

    • 前端控制器(Front Controller) - 处理应用程序所有类型请求的单个处理程序,应用程序可以是基于 web 的应用程序,也可以是基于桌面的应用程序。
    • 调度器(Dispatcher) - 前端控制器可能使用一个调度器对象来调度请求到相应的具体处理程序。
    • 视图(View) - 视图是为请求而创建的对象。
  • 相关阅读:
    ab命令做压测测试
    用js两张图片合并成一张图片
    Web全景图的原理及实现
    深入理解Java中的IO
    Spring AOP详解
    spring @Transactional注解参数详解
    优化MyBatis配置文件中的配置
    使用MyBatis对表执行CRUD操作
    @requestBody注解的使用
    url 拼接的一个模块furl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eo_wl/p/606726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