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 是 虚拟 的 概念, 动量未必守恒


    写这篇文章 的 原因 见   《和 小梦 探讨 一个 经典力学 问题》  https://tieba.baidu.com/p/6817533042    的  12 楼  。

    我 以前写过  《认真一点的说, 寻找 功 的 公式 W = Fs 是 一个 泛函问题》   https://www.cnblogs.com/KSongKing/p/13288644.html  ,  《从 功 W = Fs 推导出 动量守恒》   https://tieba.baidu.com/p/7020384200   ,    《物理学 的 基本原理》   https://www.cnblogs.com/KSongKing/p/13358103.html    。

    在  《物理学 的 基本原理》  的  结尾,   说到了   “功 和 能 的 起源” ,  

    物理学 的 基本原理 还 包括 :

    杠杆原理

    二体问题

    功 和 能 的 起源

    等等   。

    一直以来,   物理学 流传着 一个 传说 :    用 动量守恒 解 的 题, 不能 用 能量守恒 解 ;    用 能量守恒 解 的 题,  不能 用 动量守恒 解  。

    大家 在 中学 的 时候,  老师 有没有 对 你们 口口相授 过 这个 传说 ?    老师 也许会说,  等 你们 进入 高等学府,  你 就 知道 这个 传说 背后 真正的 原理,   你就 能 用 真正 的 原理 解题 了 。

    等 你 进了 高等学府 ,   乃至 成了 科学家,   你会发现,  老师说的  “背后 真正的 原理”  并不存在,    高等学府 和 科学家 还是 沿袭 和 应用 着    “用 动量守恒 解 的 题, 不能 用 能量守恒 解 ;    用 能量守恒 解 的 题,  不能 用 动量守恒 解”    这一原理  。

    说到这里,   家长们  提问,   “既然这样,  那 老师 能不能 总结一下,   什么时候 用 动量守恒,   什么时候 用 能量守恒  ?”

    我一听 乐了,  好吧好吧,   我 告诉 你们,   这可是 口诀 哦  :        如果 相互作用 的 两个物体 都是 “活动的”,  就 使用 动量守恒 ;   如果 相互作用 的 两个 物体 一个 是 “活动的”,  另一个 是  “固定的”  (比如 和 大地 连在一起),    就 使用 能量守恒  。

    几百年来,   一代代 物理学家 把 物理学 建设到 今天 这样 宏伟高级,   其中 也是有 这个 口诀 的 屡试不爽  。

    家长们 听了  嘁嘁喳喳,  欢欣鼓舞,    “谢谢老师  !”

    不用谢   ……

    这时,   有 同学 提问,    “老师,  你说的不对,   有一类题目,  是这样的,   两个 小球 相撞,  先用 动量守恒 求出 相撞后 两个 小球 的 速度,  再根据速度 求出 相撞前后 的 总动能,  相撞前后 的 总动能 之差 就是 有多少动能 转换成了 其它 形式的 能量,  比如 热能  。”

    嗯  ……  我 挠了挠头,    好像 是有这么回事,     我们来 看一看 这一类 题目  。

    设  有 A 、B 两个 小球,    质量相等,  均 为 m,     A 、B 的 速度 为  va, vb,  va = v,  vb = 0 ,   A 碰撞 B,   是 刚性碰撞,   A 减少的 速度 全部 传给了 B, 成了 B 的 速度  。

    设 碰撞 后 A 、B 的 速度 为  va ′, vb ′,    va ′ = 0

    根据 动量守恒     m * va + m * vb  =  m * va ′ + m * vb ′

    m * v + m * 0 = m * 0 + m * vb ′

    m * v + 0 = 0 + m * vb ′

    m * v = m * vb ′

    vb ′ =  v

    看 能量 守不守恒,

    碰撞前 总动能 =  1/2 * m va ² + 1/2 * m vb ² = 1/2 * m v ²  + 1/2 * m * 0 ² = 1/2 * m v ²  +  0   =   1/2 * m v ² 

    碰撞后 总动能 =  1/2 * m va ′ ² + 1/2 * m vb ′ ² = 1/2 * m * 0 ²  + 1/2 * m * v ² = 0  +  1/2 * m v ²    =   1/2 * m v ² 

    碰撞前 总动能   =   碰撞后 总动能,     能量守恒,  OK   。

    设 A 的 质量 仍为 m,   B 的 质量 为 M,   M > m  。

    根据动量守恒      m * va + M * vb  =  m * va ′ + M * vb ′

    m * v + M * 0 = m * 0 + M * vb ′

    m * v + 0 = 0 + M * vb ′

    m * v = M * vb ′

    vb ′ =  m / M * v

    碰撞前 总动能  Ek =  1/2 * m va ² + 1/2 * M vb ² = 1/2 * m v ²  + 1/2 * M * 0 ² = 1/2 * m v ²  +  0   =   1/2 * m v ² 

    碰撞后 总动能  Ek ′=  1/2 * m va ′ ² + 1/2 * M vb ′ ² = 1/2 * m * 0 ²  + 1/2 * M * ( m / M * v ) ² = 0  +  1/2 * m ² / M v ²   =   1/2 * m ² / M v ² 

    Ek =  1/2 * m v ² 

    Ek ′=  1/2 * m ² / M v ² 

    显然,    Ek  !=  Ek ′   ,      什么  ?    这是 什么情况  ?    能量不守恒了  ?

    这令人 吃惊,     我们 不得不 一遍又一遍 的 检查 推理 和 计算过程,   是不是 哪里 搞错了 ?

    有人说 ,   刚性碰撞 是 理想状况,   实际中 肯定会有一部分动能 转换成 其它 形式 的 能量 的 ……

    但,    这 分 2 点 来说,

    1      理想状况 下 的 理论计算 的 结果 应该 也是 要 在  “理想状况”  下 能量守恒 的 吧  ?

    2      如果 有 一部分 动能 转换成了 其它 形式 的 能量,  那么,  这部分 能量 记为  ⊿ E,     ⊿ E = Ek  -  Ek ′

    ⊿ E = Ek  -  Ek ′

    =   1/2 * m v ²   -  1/2 * m ² / M v ² 

    显然,   Ek   应 大于   Ek ′,     即    1/2 * m v ²   >   1/2 * m ² / M v ²  ,

    因为   M > m,   m / M < 1,      1/2 * m v ²   >   1/2 * m v ²  * m / M   =  1/2 * m ² / M v ²  , 

    1/2 * m v ²   >   1/2 * m ² / M v ²    成立   。    于是,  ⊿ E = 1/2 * m v ²   -  1/2 * m ² / M v ²    。

    ⊿ E  就是 动能 转换成 的 热能  ?       有点 想当然,   可以从 理论上 来 证明,   但 理论上 分析 这个问题 比较 麻烦,   我们 可以 直接看 实验数据 。   @上帝之友sdzy

    我可以先给出一个预告,      第一,   ⊿ E  不等于 动能 转换成 的 其它 能量,  比如  热能  、弹性势能   。     第二,  若 有一部分 动能 转换成 了 其它 能量,   则 碰撞后 的 总动量  小于  碰撞前 的 总动量  mv ,     即 不满足 动量守恒 公式,   也可以说  “动量不守恒”   。  注意 这里 的 碰撞 是  碰撞前 A 运动, B 静止 ;  碰撞后 A 静止, B 运动  。

    还可以这样来看,    若  M < m,   m / M > 1,    1/2 * m v ²   <   1/2 * m v ²  * m / M   =  1/2 * m ² / M v ²  , 

    1/2 * m v ²   <   1/2 * m ² / M v ²  ,     这和  Ek   应 大于   Ek ′,     即    1/2 * m v ²   >   1/2 * m ² / M v ²     矛盾了  。

    还可以 计算  其它 的 情况,   比如 

    va != 0 ,   vb = 0 ,   va ′ != 0 ,    vb ′ != 0

    va != 0,    vb != 0 ,  va ′  != 0 ,   vb ′ != 0

    M > m

    M  远大于  m 

    M  大于 接近 m

    M < m

    M  远小于 m

    M 小于 接近 m

    等等  。     此处 略  。        大家可以试试,    看 有什么 发现  ?

    设 一个 质量 为 m 的 物体,    初速度 为  v₀ ,    在  力 F 的 推动下 前进,   经过 时间 t 后,   它 的 速度 为  v,   经过 路程 为 s,

    v = v₀ + F / m * t

    s = v₀ * t  +  1/2 * F / m * t ²

    F 做的功  W  =  F s = F * (  v₀ * t  +  1/2 * F / m * t ² )  =   v₀ * F * t   +   1/2 * F ² / m * t ²

    若 初速度 v₀ = 0,   F 做的功  W0 = 1/2 * F ² / m * t ²

    注意看,   

    W  =   v₀ * F * t   +   1/2 * F ² / m * t ²   

    W0 =  1/2 * F ² / m * t ²

    W 和 W0 相差 一个  v₀ * F * t ,   同样 的 一个 力 F,   推动物体 的 时间 是 一样 的 t,    那么,  物体 有没有 初速度,  F 做的 功 应该 是一样 的,   但 这里,   W != W0 ,   且 初速度 v₀ 越大,    W 越大  。   v₀ 很大 时,    W 远大于 W0,     就 因为 物体 的 初速度 大,   F 做的 功 真的有 那么 大 吗  ?

    从这里 可以看出来,    功 是 一个 虚拟 的 概念  。

    “功”  是 力 的 贡献,  力 的 效用,  是  付出, 是 成果, 是 力量,  是 能力,  “劳苦功高”,   力拔山兮气盖世(这是 功率,哈哈)  。    力 越大,  功 越大,   力 的 作用时间 越长,  功 越 大  。

    功  是 由  力 和 时间 决定 的,   也就是 功 = 力 * 时间  。   也就是  W = F * t  。   而  功 = 力 * 位移 ,   也就是  W = F * s  这个 “功” 是 一个 虚拟量  。

    v = v₀ + F / m * t  

    动能  Ek =  1/2 * m v ²

    =   1/2  *  m  *  ( v₀ + F / m * t ) ²

    =   1/2  *  m  *   [  v₀ ² + 2 *  v₀  *  F / m * t  +   ( F / m * t ) ²  ]

    =    1/2  m v₀ ²   +    v₀  *  F  * t    +   1/2  *  F ² / m * t ²

    看,  这里 中间的 一项  v₀  *  F  * t ,   W  里 也有   v₀ * F * t    这一项,     W 里 的  v₀ * F * t     就是为了 满足 这里 Ek 里 的 v₀ * F * t   。

    这样的话,   可以

    Ek  =   1/2  m v₀ ²   +    v₀  *  F  * t    +   1/2  *  F ² / m * t ²

    =    1/2  m v₀ ²   +   (  v₀  *  F  * t    +   1/2  *  F ² / m * t ²   )

    =    Ek₀  +  W

    即    Ek = Ek₀  +  W   ,      其中  Ek₀  =  1/2  m v₀ ² ,  表示 物体 的 初始动能  。

    Ek = Ek₀  +  W      表示 功 和 能 统一 了  。

    最初  提出  “功” 这个概念 大概 是 为了 描述 和 解决 一些 不适合用 动量守恒 的 场合 的 力 的 “作用”  的 传递 和 守恒 问题  。

    功 还有 一个 特性 是  两个 力 做的 功(标量) 的 和 等于 两个力 的 合力(矢量和) 做 的 功  。      这个 特性 很有用,  可以 很大 的 简化 解题过程,  也是 一个 大发明  。   比如  二体问题(天体 的 椭圆轨道)   的 传统解法 就是 用 机械能守恒 来 解 的  。   具体的说,  是   角动量守恒 和 机械能守恒   。  注意,  角动量守恒 不是 动量守恒,   有趣的是,  我在  《从 功 W = Fs 推导出 动量守恒》    里 说     “二体, 角动量守恒 则 动量不守恒, 动量守恒 则 角动量不守恒 。 这里面 似乎 也 暗藏了 什么 玄机 ?”

    “两个 力 做的 功(标量) 的 和 等于 两个力 的 合力(矢量和) 做 的 功”      这个 特性  要 在 两个 力 的 方向 正交 的 情况 下 才 成立  。

    其实 说白了,    W = F * s   就是 为了 凑平方,   为什么 要 凑平方 ?     因为 要  勾股定理,    为什么 要 勾股定理 ?    因为 要 矢量合成  ……

    从这里也可以 看出来,      功 是 为了 满足 某些需求 而 定义 出 的 虚拟 的 量  。

    就像   @星野梦美a (宇心)   在   《@高松山,筷子理论可能是正确的》    https://tieba.baidu.com/p/7710778969   的  7 楼  说 的    “物理学中的虚数描述的不是对象,而是关系。”

    来看一个 实验,

    一个大球 M,   一个小球 m,     假设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都 成立,    M 和 m 间 存在 引力 F,  F 为 恒力 。

    第一步 的 时候,   M 和 m 相距  L,   M 静止,   m 以 速度 v = v₀  出发,    在 引力 F 作用下,   v 逐渐变小,  到 第二步 时,   v 减为 0,   之后 在  F 作用下  加速 向 M 运动  。

    第三步 时,    m 和 M  相距  L,     m 的 速度 v = v1   。

    可知 在 第二步  v = 0 时,    m 的 动量 全部 传给了 M,   因为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都 成立,  所以 动量守恒 ,   此时 M 的 动量 为  m v₀ ,

    第三步 时,   因为 从 第一步 到 第三步,    大球 M 一直 在 向前运动,  因此 小球 m 从 v = v₀ 位置 到 v = 0 位置 的 距离 大于 从 v = 0 位置 到 v = v1 位置 的 距离,  由此可知  | v₀ | > | v1 |  ,    | v₀ | 和 | v1 |    是  v₀ 和 v1  的 绝对值,  也可以说 速率  。

    第二步 时,  大球 M 的 动量 是 m v₀ ,    到 第三步,   M 一直在加速,   因此 第三步 时 M 的 速度 大于 第二步 时 的 速度,  则 第三步 时 M 的 动量 大于 第二步 时 M 的 动量  m v₀  。

    m v₀  是 第一步 时 的 系统 总动量,   记为  P₀  =  m v₀  ,      M 的 动量 记为  PM,    m 的 动量 记为 Pm  ,

    第三步 时,    PM > m v₀  =  P₀  ,   Pm = m v1,     可知    | PM | >  | P₀ |  ,    | PM | + | Pm | >  | P₀ |

     | PM | + | Pm | >  | P₀ |      表示  第三步 时 的 动量绝对值 总和 大于 第一步 时 的 动量绝对值 总和,   这 意味着 系统 的 动能总和 增加了  。

    这个 现象 称为    “能量可以创生现象”    。

    这里,  如果要 “能量守恒”,  也就是 让 系统 的  动量绝对值 总和 守恒,    就要 在 比如 小球 m  远离 大球 M 时,   不能把 m 减少的 动量 全数 传给 M,   要 把 m 减少 的 动量 的 一部分 由 引力 自己 “储藏起来”,   只 把 另一部分 传给 M ,   但 这样 就要求  对 m 的 力 F 大于 对 M 的 力 F,     这样 牛顿第三定律 就 不成立 了  。

    如果 既要 动量绝对值 总和 守恒,   又要  牛顿第三定律  成立,   则 M 在 F 作用下 的 加速度 比 F / M 要 小一些,   实际上 就是 牛顿第二定律 不成立,  这样 动量 就 不守恒 了  。

    其实这里还是有一点问题的,   第一步 和 第三步 的 M 和 m 的 距离 都为 L,   但 第一步 的 M 和 m 之间 的 “引力势能” 和 第三步 的 M 和 m 之间 的 “引力势能”  相等 吗 ?

    再来看一个 实验,      一个 电磁铁 固定,    把 一块 永久磁铁 放到 离 电磁铁 一段距离 的 地方,  然后 让 电磁铁 通电, 产生磁性,  电磁铁 的 N 极 正对 永久磁铁 的 S 极,  N 极 和 S 极 产生 引力,   吸引 永久磁铁 向 电磁铁 运动,   到达 电磁铁 时,  永久磁铁 速度 为 v,  具有 动能,   而 刚才 我们 把 永久磁铁 拿到 离 电磁铁 一段距离 的 地方 时,  电磁铁 没有 引力,   因此 我们 并没有  克服 磁力(引力) 做功,    因此 永久磁铁 速度 为 v 的 动能 是 凭空创造出来 的  。

    一般,   我们 想当然 的 说 “能量守恒”,   大概 是 觉得 万有引力 不会断电,      假设 我们 让 一艘 飞船 以 速度 v = v₀ 从 地面 出发,  飞到 距离 地球 L  时 v = 0,  此时,  地球引力 没了,  地球 没有 引力 了 ,  飞船 就 停在 了 太空 中,   说好的 “动能转换成 引力势能 储存起来”  呢 ?        于是,  我们 开动 飞船 的 火箭发动机,  让 飞船 飞回地球,   飞船 到达 地面 时,   地球引力 恢复了,   地球 又 有 引力 了  。   飞船 出发 时 速度 为 v₀ ,    这个 动能 不是i说    “转换成 引力势能 储存起来”   了吗 ?      现在 到 哪里 去找  ?

    我还 思考了 一些 详细 的 情况 ,   但 说起来 比较麻烦,  就不说了 。   比如 大家 可以 分析 一下 弹簧 的 情况 看看  。

    我们可以把 功 定义 为 力 * 时间,  即  F * t,   把 能 定义为  | mv | ,   即 动量 的 绝对值   。

    有时候,   动量(绝对值)  会 转换成 其它形式,  比如 弹性 、热  。   这里 又 引出了一个问题,   罡吧  @罡风潇洒   提出的 问题 :     究竟是 原子分子微粒 运动 是 热,   还是 热 让 原子分子微粒 运动  ?

  • 相关阅读:
    loadNibNamed 的使用
    重写UIPageControl实现自定义按钮(转)
    乔布斯办公室语录
    学ACM算法题有用吗?
    基于文法分析的表达式计算器的实现
    我的程序员之路(5)——工作一年
    XCode实用快捷键,谁用谁知道
    LR(1)语法分析表生成
    九大定律,四大原则
    汉字为何不能用笔画编码信息论系列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SongKing/p/1588534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