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制造:制造业的疫情破局之道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工厂,制造业的占比要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而且劳动密集的中小企业和出口企业众多,这次疫情导致制造业产业链可能产生暂时性断裂,不仅影响着中国经济,也牵动着全球产业链的神经。

    ● 制造业面临复工复产困境 ●

     

     近日,中国企业联合会对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复工复产率达97.08%。已复工复产企业中,员工到岗率平均66.17%,成员企业开工率平均75.24%,产能利用率平均58.98%。 

    但制造业真正意义上的复工依然困难重重,员工人手不足、产业链复工步调不均、订单积压产能不足等都成为制造业复工复产面临的主要问题。相比制造业500强高达97.08%的复工复产率,中小企业的复工情况不容乐观,大量企业对一线人力仍极度依赖。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和全球产业链重要一环的制造业正亟待复元。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智能制造企业正凭借智能化及工业互联网带来的生产线人数减少、自动化生产、网络协同和产出效率高等优势已率先恢复产能,在当前企业复工复产中显现出优势。借助智能制造增强自身抗风险和修复能力,将疫情为企业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

    ● “智能制造”成为破局之道 ●

     

    这次疫情将成为倒逼传统制造业转型的一个节点,经此一“疫”,制造型企业将更加积极主动地推动智能制造,摆脱传统人力手工对产能和效率的束缚,改变目前传统生产方式与产业形态,加速企业生产往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 

    在制造业企业中,制造生产过程可被大致化分为“订单、ERP、采购计划、现场作业、仓储物流”五大场景,每个场景与相关业务之间通过数据相关联。上一个节点的输出数据,就是触发下一个节点的开始点,实现智能制造就需要将企业内各系统间业务进行数据打通。只有让内部业务贯通,实现系统间上下游数据的传输,才能获得更为精准的数据反馈,实现端到端的智能化生产。

    K2智能制造方案亮点

    -端到端链接:

     用流程承载数据,打通系统间数据链接,实现企业内部业务端到端化智能制造体系。

    -流程驱动:

     以流程驱动为核心,通过数据反馈自动触发流程,获取最精准的现场生产状态和数据,同时自动进行生产状态调整,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效率。



     K2智能制造应用场景

     

    • 链接智能机器人获取生产信息,触发生产和产量的反馈

    • 链接MES系统对系统进行入和出的量的控制和信息反馈

    • 链接EAM系统,实现设备故障自动触发流程或故障报警

    • 链接采购系统,根据合同触发原材料采购需求

    • 链接仓储,根据生产、销售计划进行原料和产品的精准匹配



    方案价值

     

    -用流程承载数据,驱动企业智能制造。流程正向智能触发ERP、EAM(设备管理)、MES、采购、仓储等管理系统;反向反馈数据触发相应流程以获取精准的生产、管理数据,如产量、订单交货情况、设备运行情况等管理状态,实现从生产到反馈的智能制造闭环作业场景。 

    -用平台承载企业业务和流程,打破信息孤岛。通过平台链接企业所有管理系统,实现数据传输,拒绝信息孤岛,让所有业务系统输入和输出进行有效对接,实现业务处理高效协同。 

    -用PaaS链接企业上下游,衔接产业链紧密互联。将所有智能制造的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需求、产销、管理等数据的互联,打通企业上下游数据,形成购销、租赁等业务活动精准数据链,进而形成工业互联网。 

    -用在途和结果数据实现企业KPI分析利用。通过报表系统实现业务数据、管理数据的大数据分析,给予企业发现管理缺口、提高决策依据、找寻解决办法的精准数据支持。

     

    为什么选择K2

    自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

    K2 始终坚持以用户为本,

    聚焦企业所关注的管理挑战和转型压力,

    提供K2引擎、智能流程平台、

    行业解决方案等丰富的产品与服务。

    因地制宜地走近本土企业,倾听与解决需求和痛点,

    从未止步技术创新,将技术优势与应用场景快速匹配。

    至今已拥有≥700家客户,≥300万直接用户。

  • 相关阅读:
    intellij idea tomcat 启动不生成war包
    php中的Trait的使用方法
    c++ 命名的强制类型转换
    【递归与动态规划】正则表达式匹配
    c程序设计语言 by K&R(四)输入与输出
    c程序设计语言 by K&R(三)结构
    深入理解c语言指针与内存
    c程序设计语言 by K&R(一)一些c语言基础知识
    c程序设计语言 by K&R(二)指针与数组
    第一次在这里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2China/p/1256767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