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系统学习vue前端框架. 我是有前端基础的, 刚工作那会, 哪里分那么清楚啊, 前后端我都得做, 所以, css, js, jquery, bootstrap都会点, 还系统学过ext, 哈哈,是不是都不知道是啥, 没事, 都过时了. 现在开始, 学习最流行的Vue, 后端不会页面, 说不过去呀.....
言归正传, Ready, Go!
目录
1. 认识Vuejs
2. Vuejs的安装方式
3. Vuejs的初体验-三个案例
4. MVVM模型
5. Vue对象的生命周期
6. Vue源码
一. 认识Vuejs
1. 为什么学习Vuejs
-
- 这几年Vue.js成为前端框架中最火的一个。越来越多的网站前端开始采用Vue.js开发。前端开发必备技能.
- Vuejs是开源世界华人的骄傲,其作者是我国尤雨溪。学习门槛低,成本低,可跨设备和多平台开发Vue.js.
- 前端换工作, 面试必问的框架.
2. 简单认识一下Vuejs
-
- 官网地址: https://cn.vuejs.org/
- 是一套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渐进式框架, 什么是渐进式框架呢?
渐进式框架是说, vue可以作为应用的一部分嵌入.
比如:之前项目使用的是jquery开发的, 项目体量比较大, 现在知道vue使用上,效果上都更方便, 想要替换为vue, 可问题是之前的页面特别多,如果全部替换,工作量太大,那么没关系, vue允许你部分嵌入, 也就是说原来的页面依然使用jquery, 而后开发的页面使用Vuejs. vue可以作为一部分嵌入到项目中. 后面再逐渐替换.
-
- 如果是使用vue开发新项目, 那么可以使用vue的全家桶. 包括核心库和和生态系统. 比如: Core+Vue Router + Vuex.
3. Vuejs的核心功能
-
- 解耦视图和数据
- 可复用的组件
- 前端路由技术
- 状态管理
- 虚拟DOM
二. Vuejs安装方式
vuejs的安装有三种方式,
1. CDN引入
-
- CDN引入有两个版本: 开发环境和生产环境. 也就是说, 不用本地安装vue, 而是引入CDN中vue的包
<!-- 开发环境 --> <script src= "https://cdn.jsdelivr.net/npm/vue/dist/vue.js></script> <!-- 生产环境 --> <script src= "https://cdn.jsdelivr.net/npm/vue/vue.js></script>
生产环境建议带上版本号, 避免因版本问题产生异常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vue@2.6.12"></script>使用这个版本的优点是: 速度快. 缺点也很明显: 那就是每次打开都要去cdn上下载, 浪费时间. 学习不建议使用这种方式
- CDN引入有两个版本: 开发环境和生产环境. 也就是说, 不用本地安装vue, 而是引入CDN中vue的包
2. 下载和引入
-
- 这里也有两个版本, 开发环境和生产环境, 在CDN上下载很慢, 那么我们可以将vue.js下载到本地, 引入到项目中
开发环境 https://vuejs.org/js/vue.js 生产环境 https://vuejs.org/js/vue.min.js
开发时可以使用开发包, 可以看到源码. 生产环境的包更稳定, 体积也会更小
- 这里也有两个版本, 开发环境和生产环境, 在CDN上下载很慢, 那么我们可以将vue.js下载到本地, 引入到项目中
3. NPM安装管理
-
- 在用 Vue 构建大型应用时推荐使用 NPM 安装
- vuejs可以和webpack和CLI等模块配合使用
- 后续学习都是用这种方式操作的.
三. Vuejs初体验
1. Hello Vuejs
我们学习程序, 经典代码helloworld. 这里说一下开发工具, 开发工具建议使用vscode, 因为里面有很多插件, 但是其他也不是不可以哈
我们在感受vue的时候, 为了简单, 方便的体验vue, 我们使用第二种方式(注: 后面详细研究还是会使用npm编译的方式), 下载vue.js, 并引入到项目中. 接下来开始操作.
-
-
第一步: 先搭建一个简单的项目. 我的项目名称就叫vue-study. 在里面创建一个文件夹js, 项目结构如下:
-
-
-
第二步: 然后下载vue.js, 将其放入到js文件夹中
-
第三步: 写一个html页面, 并引入vue.js.
<html> <head> <title>第一个vue程序</title> <script src="../js/vue.js"></script> </head> <body> </body> </html>
我们看到, 第一步引入了vue.js. 其实这里有个简单的办法, 只需要把项目中js拖进来, 就可以了.引入了vue.js, 那么要如何使用呢? vue.js我们可以理解为对象. 使用使用new Vue()的方式.
<html> <head> <title>第一个vue程序</title> <script src="../js/vue.js"></script> </head> <body> <div id="app">{{message}}</div> <script> const app = new Vue({ el: "#app", data: { message: "hello, 盛开的太阳!" } }); </script> </body> </html>
如上, 我们看到了new Vue(), 相当于把这个对象构建了一份. 然后赋值给了一个常量const app. 这里需要说一下, 以前,我们都是直接使用var, 既可以设置变量也可以设置常量, 但在vue中, 我们的变量和常量都有自己的声明方式
声明方式: 常量使用const, 变量使用let.
创建vue对象的时候, 传入了一个option, option中有两个元素
el:全称element, 表示指向的元素.其值使用的是jquery表达式. 该属性决定了这个vue对象挂载到那个元素上, 可以看出, 我们这里是挂载到了id="app"的元素上 data: 这个属性用来存储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试试手动写的, 也可以是动态从服务端取的
data定义数据. 这里需要重点说一下了. vue采用的是VMMV的设计模式, 也就是数据和试图分离. 这里的data指的就是数据. 而id="app"的div是视图. 当页面解析的时候, 解析到script脚本时发现, 我们已经将div交给vue容器了, 那么, 这时候, vue就会去寻找目标元素是否有待填补的变量. 这里我们看到<div id="app">{{message}}</div>里面定义了一个变量message, 而这个变量在vue容器中进行了声明, 因此可以进行对应的自动填充.
这里如果暂时不理解, 也没关系, 先混个眼熟, 后面还有详细讲解
-
第四步: 分析浏览器执行代码的流程
1 <html> 2 3 <head> 4 <title>第一个vue程序</title> 5 <script src="../js/vue.js"></script> 6 </head> 7 8 <body> 9 <div id="app">{{message}}</div> 10 <script> 11 const app = new Vue({ 12 el: "#app", 13 data: { 14 message: "hello, 盛开的太阳!" 15 } 16 }); 17 </script> 18 </body> 19 </html>
页面渲染, 首先加载1-10行, 显示出对应的html. 执行到第11行的时候, 创建了vue实例, 并且对照html进行解析和修改.
-
2. Vue列表展示
下面来看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例子---列表展示
先来看看效果
下面思考, 如果我们使用jquery会如何实现呢? 需要些一个for循环, 然后在里面定义n个li, 然后拼装数据. 很复杂. 然而, 使用vue完全不需要在js代码中拼装html元素的数据, 下面来看看怎么做
-
-
第一步: 新建一个html页面, 命名为02-list.html, 然后引入vue.js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列表页面</title> <script src="../js/vue.js"></script> </head> <body> </body> </html>
-
第二步构建vue对象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script src="../js/vue.js"></script> </head> <body> <div id="app"> <h1>{{title}}</h1> <ul> <li v-for = "item in languages">{{item}}</li> </ul> </div> <script> const app = new Vue({ el: "#app", data:{ title: "常见的后端编程语言有哪些?", languages: ["python", "go", "java", "net", "php", "c++"] } }); </script> </body> </html>
这里指定了当前构建的vue对象挂载在id="app"的元素上. 并填充值title和languages. 和上一个案例不同, 这里有一个数组元素languages. 那么数组元素应该如何取值呢?
<ul> <li v-for = "item in languages">{{item}}</li> </ul>
注意红色粗体部分. 使用了一个vue的指令v-for, 这是表示for循环, 这个第一次见到, 先熟悉一下. 后面还会具体讲. 我们以前使用jquery会怎么写呢?
<ul> <li >python</li> <li >go</li> <li >java</li> <li >php</li> <li >.net</li> <li >...</li> </ul>
以前我们要这么写一大堆, 如果是动态从服务端取数据, 那么还要拼li代码, 很容易出错, 还很费劲. 但使用了vue指令, 我们发现一句话就搞定了, 这里是不是可以傲娇一下. 怪不得vue能这么流行.
-
3. 案例:计数器
计数器是一个小的综合案例, 通过这个案例来再次感受一下vue的强大. 我们先来看一下效果
分析: 这里有一个变量, 两个按钮. 点击+, 数字加1, 点击-, 数字减1. 下面我们就来实现这个功能
-
- 第一步: 创建一个html文件03-计数器.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script src="../js/vue.js"></script> </head> <body> <div id="app"> 当前数字: {{counter}} <br> <button v-on:click="counter++"> + </button> <button v-on:click="counter--"> - </button> </div> <script> const app = new Vue({ el: "#app", data:{ counter: 0 } }); </script> </body> </html>
引入vue.js, 并创建一个Vue对象. 这些之前都说过, 就不多说了. 接下来看看
<button v-on:click="counter++"> + </button>
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vue的写法. v-on是vue的指令, 这里先有个印象, 后面会详细讲解. v-on表示要执行一个事件, :click就是具体的事件, 这里是点击事件, 点击后执行什么逻辑呢? 执行counter ++. 是不是很神奇? 也许还没有感觉, 那么我们来看看, 如果是jQuery, 要怎么做吧?
1. 给+按钮添加一个点击事件 2. 获取counter计数器对象的值 3. 对counter进行++ 4. 再讲counter计算后的结果赋值给计数器对象.
现在感受到了吧, jquery是命令式编程, 一行命令执行一个语句. 这里要执行好几句话, 而vue一句话就搞定了.
- 第二步: 这里click事件中就有一句话, counter++, 那么要是有好多逻辑怎么办呢? 那就需要提出来单独处理了.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script src="../js/vue.js"></script> </head> <body> <div id="app"> 当前数字: {{counter}} <br> <button v-on:click="add"> + </button> <button v-on:click="sub"> - </button> </div> <script> const app = new Vue({ el: "#app", data:{ counter: 0 }, methods: { add: function() { console.info("add方法被执行") this.counter ++; }, sub: function () { console.info("sub方法被执行") this.counter --; } } }); </script> </body> </html>
在vue里面,要想增加一个事件, 那就放在methods属性里就可以了. 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 在方法里要对data中的变量执行counter ++, 直接这么写是不行的, 需要加上this.counter++. this表示的是new出来的Vue对象. 有朋友可能就要说了, this在方法里面, 不应该是表示当前方法么?vue做了一层代理, 所以, 这里的this指的是new Vue()对象.
- 第一步: 创建一个html文件03-计数器.html
四. Vuejs的MVVM
1. 什么是MVVM
MVVM是Model-View-ViewModel的简写。它本质上就是MVC 的改进版。MVVM 就是将其中的View 的状态和行为抽象化,让我们将视图 UI 和业务逻辑分开。当然这些事 ViewModel 已经帮我们做了,它可以取出 Model 的数据同时帮忙处理 View 中由于需要展示内容而涉及的业务逻辑。View绑定到ViewModel,然后执行一些命令在向它请求一个动作。而反过来,ViewModel跟Model通讯,告诉它更新来响应UI。这样便使得为应用构建UI非常的容易。
MVVM有助于将图形用户界面的开发与业务逻辑或后端逻辑(数据模型)的开发分离开来,这是通过置标语言或GUI代码实现的。MVVM的视图模型是一个值转换器,这意味着视图模型负责从模型中暴露(转换)数据对象,以便轻松管理和呈现对象。在这方面,视图模型比视图做得更多,并且处理大部分视图的显示逻辑。 视图模型可以实现中介者模式,组织对视图所支持的用例集的后端逻辑的访问。
2. MVVM的优点
MVVM模式和MVC模式一样,主要目的是分离视图(View)和模型(Model),有几大优点
-
- 低耦合。视图(View)可以独立于Model变化和修改,一个ViewModel可以绑定到不同的"View"上,当View变化的时候Model可以不变,当Model变化的时候View也可以不变。
- 可重用性。你可以把一些视图逻辑放在一个ViewModel里面,让很多view重用这段视图逻辑。
- 独立开发。开发人员可以专注于业务逻辑和数据的开发(ViewModel),设计人员可以专注于页面设计,使用Expression Blend可以很容易设计界面并生成xaml代码。
- 可测试。界面素来是比较难于测试的,测试可以针对ViewModel来写。
3. MVVM模式的组成部分
-
-
模型
-
-
-
视图
-
-
-
视图模型
-
-
-
绑定器
声明性数据和命令绑定隐含在MVVM模式中。绑定器使开发人员免于被迫编写样板逻辑来同步视图模型和视图。在微软的堆之外实现时,声明性数据绑定技术的出现是实现该模式的一个关键因素
-
4. Vue中的VMMV
下图不仅概括了MVVM模式(Model-View-ViewModel),还描述了在Vue.js中ViewModel是如何和View以及Model进行交互的。
ViewModel是Vue.js的核心,它是一个Vue实例。Vue实例是作用于某一个HTML元素上的,这个元素可以是HTML的body元素,也可以是指定了id的某个元素。
当创建了ViewModel后,双向绑定是如何达成的呢?
首先,我们将上图中的DOM Listeners和Data Bindings看作两个工具,它们是实现双向绑定的关键。
从View侧看,ViewModel中的DOM Listeners工具会帮我们监测页面上DOM元素的变化,如果有变化,则更改Model中的数据;
从Model侧看,当我们更新Model中的数据时,Data Bindings工具会帮我们更新页面中的DOM元素。
拿第一个案例来说
<html> <head> <title>第一个vue程序</title> <script src="../js/vue.js"></script> </head> <body> <div id="app">{{message}}</div> <script> const app = new Vue({ el: "#app", data: { message: "hello, 盛开的太阳!" } }); </script> </body> </html>
在这里, 定义了一个View, 定义了model, 创建了一个Vue实例(view-model), 它用于连接view和model
在创建Vue实例时,需要传入一个选项对象,选项对象可以包含数据、挂载元素、方法、模生命周期钩子等等。
在这个示例中,选项对象的el属性指向View,el: ‘#app’表示该Vue实例将挂载到<div id="app">...</div>
这个元素;data属性指向Model,data: { message: "hello, 盛开的太阳" 表示我们的Model是一个对象。
Vue.js有多种数据绑定的语法,最基础的形式是文本插值,使用一对大括号语法,在运行时{{ message }}会被数据对象的message属性替换,所以页面上会输出”hello, 盛开的太阳!”。
五. Vue实例的生命周期
每个 Vue 实例在被创建时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初始化过程——例如,需要设置数据监听、编译模板、将实例挂载到 DOM 并在数据变化时更新 DOM 等。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运行一些叫做生命周期钩子的函数,这给了用户在不同阶段添加自己的代码的机会。
比如 created
钩子可以用来在一个实例被创建之后执行代码:
new Vue({ data: { a: 1 }, created: function () { // `this` 指向 vm 实例 console.log('a is: ' + this.a) } }) // => "a is: 1"
也有一些其它的钩子,在实例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被调用,如 mounted
、updated
和 destroyed
。生命周期钩子的 this
上下文指向调用它的 Vue 实例。
注意:
不要在选项 property 或回调上使用箭头函数,比如
created: () => console.log(this.a) 或 vm.$watch('a', newValue => this.myMethod())。
因为箭头函数并没有 this,this 会作为变量一直向上级词法作用域查找,直至找到为止,经常导致
Uncaught TypeError: Cannot read property of undefined 或
Uncaught TypeError: this.myMethod is not a function 之类的错误。
1. 生命周期图示
下图展示了实例的生命周期。你不需要立马弄明白所有的东西,不过随着你的不断学习和使用,它的参考价值会越来越高。
2. Vue生命周期函数
如上图, 常用的生命周期函数有: beforeCreate, created, beforeMount, mounted, beforeUpdate, updated, beforeDestory, destoryed, 这些钩子函数都是回调函数, 在vue生命周期执行过重,方便用户操作控制的入口
六. Vue源码
我们知道了vue的生命周期了, 接下来看看vue的源码, 对vue的生命周期加深理解
源码下载地址: https://github.com/vuejs/vue
我们选择一个release版本. 下载代码到本地
下载好以后, 打开项目, 我们来看看项目结构.
刚开始, 我们不熟悉, 那么先猜测一下, 哪个是主要文件, 经验告诉我们, src里面的才是主目录, 在src中和核心目录是core.
我们看到了index.js, 通常一个网站的入口是index.html, 而对应的js脚本就是index.js. 打开index.js
import Vue from './instance/index' import { initGlobalAPI } from './global-api/index' import { isServerRendering } from 'core/util/env' import { FunctionalRenderContext } from 'core/vdom/create-functional-component' initGlobalAPI(Vue) Object.defineProperty(Vue.prototype, '$isServer', { get: isServerRendering }) Object.defineProperty(Vue.prototype, '$ssrContext', { get () { /* istanbul ignore next */ return this.$vnode && this.$vnode.ssrContext } }) // expose FunctionalRenderContext for ssr runtime helper installation Object.defineProperty(Vue, 'FunctionalRenderContext', { value: FunctionalRenderContext }) Vue.version = '__VERSION__' export default Vue
这里面有两句非常重要的话, 第一句
export default Vue
这句话表示export导出Vue, 我们new的就是这里导出的Vue. 我们看到index.js中没有主逻辑, 那主逻辑在哪里呢? 在第二句话里面:
import Vue from './instance/index'
导入了./instance/index中的文件. 我们来看看这个文件
import { initMixin } from './init' import { stateMixin } from './state' import { renderMixin } from './render' import { eventsMixin } from './events' import { lifecycleMixin } from './lifecycle' import { warn } from '../util/index' function Vue (options) {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this instanceof Vue) ) { warn('Vue is a constructor and should be called with the `new` keyword') } this._init(options) } initMixin(Vue) stateMixin(Vue) eventsMixin(Vue) lifecycleMixin(Vue) renderMixin(Vue) export default Vue
首先, 我们看到定义了一个Vue对象, 在对象里面执行了很多操作, 初始化, 事件监听, 生命周期处理, 渲染等等. 这就是vue的整个流程. 我们进入到initMixin(Vue)初始化方法里面看一下
/* @flow */ import config from '../config' import { initProxy } from './proxy' import { initState } from './state' import { initRender } from './render' import { initEvents } from './events' import { mark, measure } from '../util/perf' import { initLifecycle, callHook } from './lifecycle' import { initProvide, initInjections } from './inject' import { extend, mergeOptions, formatComponentName } from '../util/index' let uid = 0 export function initMixin (Vue: Class<Component>) { Vue.prototype._init = function (options?: Object) { const vm: Component = this // a uid vm._uid = uid++ let startTag, endTag /* istanbul ignore if */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config.performance && mark) { startTag = `vue-perf-start:${vm._uid}` endTag = `vue-perf-end:${vm._uid}` mark(startTag) } // a flag to avoid this being observed vm._isVue = true // merge options if (options && options._isComponent) { // optimize internal component instantiation // since dynamic options merging is pretty slow, and none of the // internal component options needs special treatment. initInternalComponent(vm, options) } else { vm.$options = mergeOptions( resolveConstructorOptions(vm.constructor), options || {}, vm ) } /* istanbul ignore else */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initProxy(vm) } else { vm._renderProxy = vm } // expose real self vm._self = vm initLifecycle(vm) initEvents(vm) initRender(vm) callHook(vm, 'beforeCreate') initInjections(vm) // resolve injections before data/props initState(vm) initProvide(vm) // resolve provide after data/props callHook(vm, 'created') ......
初始化的时候又做了一系列的操作. 注意在方法创建之前有一个钩子函数callHook(vm, 'beforeCreate'), 方法创建之后, 有一个callHook(vm, 'created')函数, 这里可以和上面的生命周期图对比研究, 就能更加熟悉Vue的声明周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