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cket编程注意接收缓冲区大小


    最近在做一个udp升级程序,因文件有点大,需要将程序分成多个包发送,每次发送一个包,收到回复后发送下一个包,直到完成,这样就控制为顺序发送,保证了完整性,简单定义一个协议,每个包,包含包编号,当前数据长度等信息

    包头 命令 子命令 总包数 包编号 总长度 当前包长度 校验信息 数据
    6byte 1 1 1 1 4 4 2 0-1024

    命令:290

    子命令:发送开始为 1   发送数据为2  发送成功为3(接收端发送给发送端)  发送失败为4

    总包数: 文件分成多少个包

    包编号:当前发送的是第几包(索引从0开始)

    总长度:文件长度

    当前包长度:当前包的数据长度(《=1024)每次发送1024,最后一包可能少于1024

    校验信息:用计算是否丢包用,可以用crc算法 ,这里为了简单设置为0

    升级程序流程如下:

    1、发送开始命令(发送端--》接收端)

    2、传输数据(发送端收到接收端的第一个回复后,然后发送第一个数据包,收到第2个回复,然后发送的第3个包,如此循环,直到发送完成)

    3、传输数据完成(接收端,收到所有包后,发送成功命令给发送端)

    以上是处理思路,写好代码之后,测试ok,因设备太多 上1000台,一个一个人工处理,太麻烦,想批量升级,修改代码后,可以使用,一次最多5台,多了就会出现部分设备发送到一部分时就不成功。仔细检查处理流程,并没有发现任何错误,最后请同事帮忙看代码,分析也没有发现错误,抓包(Wireshark)分析后,有收到回复包,也有发送数据,但就是中断了,仔细分析后,猜测是接收缓冲区小(默认8192字节),设置接收缓冲区为32k字节后,再试,可以一次升级20多台。

    查找相关资料后,是由于udp接收数据大于缓冲区时就会把数据丢掉。

    分析原因:一个数据包1k多,5台接近8192,这就是为什么5台时,很顺利。

    同理设置接收缓冲区为32k后,就可以升级20多了。

    以上是思路整理,如果你也遇到这样的情况,或者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回复。

  • 相关阅读:
    eclipse报错:发现了以元素 'd:skin' 开头的无效内容。此处不应含有子元素
    深入解析_Android的自定义布局
    RSA算法加密解密
    android版本
    TabHost+RadioGroup搭建基础布局
    android横竖屏控制
    一大波静态方法
    有时候
    简单的dialog菜单
    mongodb学习(三)——函数使用的小技巧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ITBread/p/390025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