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闭包、装饰器


    阅读目录:

    1.闭包

    2.装饰器

    一.闭包

    1. 函数引用

    def test1():
        print("--- in test1 func----")
    
    # 调用函数
    test1()
    
    # 引用函数
    ret = test1
    
    print(id(ret))
    print(id(test1))
    
    #通过引用调用函数
    ret()

     

    运行结果:

    --- in test1 func----
    140212571149040
    140212571149040
    --- in test1 func----

     

    2. 什么是闭包

    # 定义一个函数
    def test(number):
    
        # 在函数内部再定义一个函数,并且这个函数用到了外边函数的变量,那么将这个函数以及用到的一些变量称之为闭包
        def test_in(number_in):
            print("in test_in 函数, number_in is %d" % number_in)
            return number+number_in
        # 其实这里返回的就是闭包的结果
        return test_in
    
    
    # 给test函数赋值,这个20就是给参数number
    ret = test(20)
    
    # 注意这里的100其实给参数number_in
    print(ret(100))
    
    #注 意这里的200其实给参数number_in
    print(ret(200))

     

    运行结果:

    in test_in 函数, number_in is 100
    120
    
    in test_in 函数, number_in is 200
    220

     

    3. 看一个闭包的实际例子:

    def line_conf(a, b):
        def line(x):
            return a*x + b
        return line
    
    line1 = line_conf(1, 1)
    line2 = line_conf(4, 5)
    print(line1(5))
    print(line2(5))

     

    这个例子中,函数line与变量a,b构成闭包。在创建闭包的时候,我们通过line_conf的参数a,b说明了这两个变量的取值,这样,我们就确定了函数的最终形式(y = x + 1和y = 4x + 5)。我们只需要变换参数a,b,就可以获得不同的直线表达函数。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闭包也具有提高代码可复用性的作用。

    如果没有闭包,我们需要每次创建直线函数的时候同时说明a,b,x。这样,我们就需要更多的参数传递,也减少了代码的可移植性。

    注意点:

    由于闭包引用了外部函数的局部变量,则外部函数的局部变量没有及时释放,消耗内存

    4. 修改外部函数中的变量

    python3的方法

    def counter(start=0):
        def incr():
            nonlocal start
            start += 1
            return start
        return incr
    
    c1 = counter(5)
    print(c1())
    print(c1())
    
    c2 = counter(50)
    print(c2())
    print(c2())
    
    print(c1())
    print(c1())
    
    print(c2())
    print(c2())

    python2的方法

    def counter(start=0):
        count=[start]
        def incr():
            count[0] += 1
            return count[0]
        return incr
    
    c1 = closeure.counter(5)
    print(c1())  # 6
    print(c1())  # 7
    c2 = closeure.counter(100)
    print(c2())  # 101
    print(c2())  # 102

    二.装饰器

    装饰器是程序开发中经常会用到的一个功能,用好了装饰器,开发效率如虎添翼,所以这也是Python面试中必问的问题,但对于好多初次接触这个知识的人来讲,这个功能有点绕,自学时直接绕过去了,然后面试问到了就挂了,因为装饰器是程序开发的基础知识,这个都不会,别跟人家说你会Python, 看了下面的文章,保证你学会装饰器。

    1、先明白这段代码

    #### 第一波 ####
    def foo():
        print('foo')
    
    foo  # 表示是函数
    foo()  # 表示执行foo函数
    
    #### 第二波 ####
    def foo():
        print('foo')
    
    foo = lambda x: x + 1
    
    foo()  # 执行lambda表达式,而不再是原来的foo函数,因为foo这个名字被重新指向了另外一个匿名函数

    函数名仅仅是个变量,只不过指向了定义的函数而已,所以才能通过 函数名()调用,如果 函数名=xxx被修改了,那么当在执行 函数名()时,调用的就不知之前的那个函数了

    2、需求来了

    初创公司有N个业务部门,基础平台部门负责提供底层的功能,如:数据库操作、redis调用、监控API等功能。业务部门使用基础功能时,只需调用基础平台提供的功能即可。如下:

    ############### 基础平台提供的功能如下 ###############
    
    def f1():
        print('f1')
    
    def f2():
        print('f2')
    
    def f3():
        print('f3')
    
    def f4():
        print('f4')
    
    ############### 业务部门A 调用基础平台提供的功能 ###############
    
    f1()
    f2()
    f3()
    f4()
    
    ############### 业务部门B 调用基础平台提供的功能 ###############
    
    f1()
    f2()
    f3()
    f4()

    目前公司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但是,以前基础平台的开发人员在写代码时候没有关注验证相关的问题,即:基础平台的提供的功能可以被任何人使用。现在需要对基础平台的所有功能进行重构,为平台提供的所有功能添加验证机制,即:执行功能前,先进行验证。

    老大把工作交给 Low B,他是这么做的:

    跟每个业务部门交涉,每个业务部门自己写代码,调用基础平台的功能之前先验证。诶,这样一来基础平台就不需要做任何修改了。太棒了,有充足的时间泡妹子...

    当天Low B 被开除了…

    老大把工作交给 Low BB,他是这么做的:

    ############### 基础平台提供的功能如下 ############### 
    
    def f1():
        # 验证1
        # 验证2
        # 验证3
        print('f1')
    
    def f2():
        # 验证1
        # 验证2
        # 验证3
        print('f2')
    
    def f3():
        # 验证1
        # 验证2
        # 验证3
        print('f3')
    
    def f4():
        # 验证1
        # 验证2
        # 验证3
        print('f4')
    
    ############### 业务部门不变 ############### 
    ### 业务部门A 调用基础平台提供的功能### 
    
    f1()
    f2()
    f3()
    f4()
    
    ### 业务部门B 调用基础平台提供的功能 ### 
    
    f1()
    f2()
    f3()
    f4()

    过了一周 Low BB 被开除了…

    老大把工作交给 Low BBB,他是这么做的:

    只对基础平台的代码进行重构,其他业务部门无需做任何修改

    ############### 基础平台提供的功能如下 ############### 
    
    def check_login():
        # 验证1
        # 验证2
        # 验证3
        pass
    
    
    def f1():
    
        check_login()
    
        print('f1')
    
    def f2():
    
        check_login()
    
        print('f2')
    
    def f3():
    
        check_login()
    
        print('f3')
    
    def f4():
    
        check_login()
    
        print('f4')

    老大看了下Low BBB 的实现,嘴角漏出了一丝的欣慰的笑,语重心长的跟Low BBB聊了个天:

    老大说:

    写代码要遵循开放封闭原则,虽然在这个原则是用的面向对象开发,但是也适用于函数式编程,简单来说,它规定已经实现的功能代码不允许被修改,但可以被扩展,即:

    • 封闭:已实现的功能代码块
    • 开放:对扩展开发

    如果将开放封闭原则应用在上述需求中,那么就不允许在函数 f1 、f2、f3、f4的内部进行修改代码,老板就给了Low BBB一个实现方案:

    def w1(func):
        def inner():
            # 验证1
            # 验证2
            # 验证3
            func()
        return inner
    
    @w1
    def f1():
        print('f1')
    @w1
    def f2():
        print('f2')
    @w1
    def f3():
        print('f3')
    @w1
    def f4():
        print('f4')

    对于上述代码,也是仅仅对基础平台的代码进行修改,就可以实现在其他人调用函数 f1 f2 f3 f4 之前都进行【验证】操作,并且其他业务部门无需做任何操作。

    Low BBB心惊胆战的问了下,这段代码的内部执行原理是什么呢?

    老大正要生气,突然Low BBB的手机掉到地上,恰巧屏保就是Low BBB的女友照片,老大一看一紧一抖,喜笑颜开,决定和Low BBB交个好朋友。

    详细的开始讲解了:

    单独以f1为例:

    def w1(func):
        def inner():
            # 验证1
            # 验证2
            # 验证3
            func()
        return inner
    
    @w1
    def f1():
        print('f1')

    python解释器就会从上到下解释代码,步骤如下:

    1. def w1(func): ==>将w1函数加载到内存
    2. @w1

    没错, 从表面上看解释器仅仅会解释这两句代码,因为函数在 没有被调用之前其内部代码不会被执行。

    从表面上看解释器着实会执行这两句,但是 @w1 这一句代码里却有大文章, @函数名 是python的一种语法糖。

    上例@w1内部会执行一下操作:

    执行w1函数

    执行w1函数 ,并将 @w1 下面的函数作为w1函数的参数,即:@w1 等价于 w1(f1) 所以,内部就会去执行:
    
    def inner(): 
        #验证 1
        #验证 2
        #验证 3
        f1()    # func是参数,此时 func 等于 f1 
    return inner# 返回的 inner,inner代表的是函数,非执行函数 ,其实就是将原来的 f1 函数塞进另外一个函数中

    w1的返回值

    将执行完的w1函数返回值 赋值 给@w1下面的函数的函数名f1 即将w1的返回值再重新赋值给 f1,即:

    新f1 = def inner(): 
                #验证 1
                #验证 2
                #验证 3
                原来f1()
            return inner

    所以,以后业务部门想要执行 f1 函数时,就会执行 新f1 函数,在新f1 函数内部先执行验证,再执行原来的f1函数,然后将原来f1 函数的返回值返回给了业务调用者。

    如此一来, 即执行了验证的功能,又执行了原来f1函数的内容,并将原f1函数返回值 返回给业务调用着

    Low BBB 你明白了吗?要是没明白的话,我晚上去你家帮你解决吧!!!

    3. 再议装饰器

    # 定义函数:完成包裹数据
    def makeBold(fn):
        def wrapped():
            return "<b>" + fn() + "</b>"
        return wrapped
    
    # 定义函数:完成包裹数据
    def makeItalic(fn):
        def wrapped():
            return "<i>" + fn() + "</i>"
        return wrapped
    
    @makeBold
    def test1():
        return "hello world-1"
    
    @makeItalic
    def test2():
        return "hello world-2"
    
    @makeBold
    @makeItalic
    def test3():
        return "hello world-3"
    
    print(test1())
    print(test2())
    print(test3())

    运行结果:

    <b>hello world-1</b>
    <i>hello world-2</i>
    <b><i>hello world-3</i></b>

    4. 装饰器(decorator)功能

    1. 引入日志
    2. 函数执行时间统计
    3. 执行函数前预备处理
    4. 执行函数后清理功能
    5. 权限校验等场景
    6. 缓存

    5. 装饰器示例

    例1:无参数的函数

    from time import ctime, sleep
    
    def timefun(func):
        def wrapped_func():
            print("%s called at %s" % (func.__name__, ctime()))
            func()
        return wrapped_func
    
    @timefun
    def foo():
        print("I am foo")
    
    foo()
    sleep(2)
    foo()

    上面代码理解装饰器执行行为可理解成

    foo = timefun(foo)
    # foo先作为参数赋值给func后,foo接收指向timefun返回的wrapped_func
    foo()
    # 调用foo(),即等价调用wrapped_func()
    # 内部函数wrapped_func被引用,所以外部函数的func变量(自由变量)并没有释放
    # func里保存的是原foo函数对象

    例2:被装饰的函数有参数

    from time import ctime, sleep
    
    def timefun(func):
        def wrapped_func(a, b):
            print("%s called at %s" % (func.__name__, ctime()))
            print(a, b)
            func(a, b)
        return wrapped_func
    
    @timefun
    def foo(a, b):
        print(a+b)
    
    foo(3,5)
    sleep(2)
    foo(2,4)

    例3:被装饰的函数有不定长参数

    from time import ctime, sleep
    
    def timefun(func):
        def wrapped_func(*args, **kwargs):
            print("%s called at %s"%(func.__name__, ctime()))
            func(*args, **kwargs)
        return wrapped_func
    
    @timefun
    def foo(a, b, c):
        print(a+b+c)
    
    foo(3,5,7)
    sleep(2)
    foo(2,4,9)

    例4:装饰器中的return

    from time import ctime, sleep
    
    def timefun(func):
        def wrapped_func():
            print("%s called at %s" % (func.__name__, ctime()))
            func()
        return wrapped_func
    
    @timefun
    def foo():
        print("I am foo")
    
    @timefun
    def getInfo():
        return '----hahah---'
    
    foo()
    sleep(2)
    foo()
    
    
    print(getInfo())

    执行结果:

    foo called at Fri Nov  4 21:55:35 2016
    I am foo
    foo called at Fri Nov  4 21:55:37 2016
    I am foo
    getInfo called at Fri Nov  4 21:55:37 2016
    None

    如果修改装饰器为return func(),则运行结果:

    foo called at Fri Nov  4 21:55:57 2016
    I am foo
    foo called at Fri Nov  4 21:55:59 2016
    I am foo
    getInfo called at Fri Nov  4 21:55:59 2016
    ----hahah---

    总结:

    • 一般情况下为了让装饰器更通用,可以有return

    例5:装饰器带参数,在原有装饰器的基础上,设置外部变量

    #decorator2.py
    
    from time import ctime, sleep
    
    def timefun_arg(pre="hello"):
        def timefun(func):
            def wrapped_func():
                print("%s called at %s %s" % (func.__name__, ctime(), pre))
                return func()
            return wrapped_func
        return timefun
    
    # 下面的装饰过程
    # 1. 调用timefun_arg("itcast")
    # 2. 将步骤1得到的返回值,即time_fun返回, 然后time_fun(foo)
    # 3. 将time_fun(foo)的结果返回,即wrapped_func
    # 4. 让foo = wrapped_fun,即foo现在指向wrapped_func
    @timefun_arg("itcast")
    def foo():
        print("I am foo")
    
    @timefun_arg("python")
    def too():
        print("I am too")
    
    foo()
    sleep(2)
    foo()
    
    too()
    sleep(2)
    too()

    可以理解为

    foo()==timefun_arg("itcast")(foo)()

    例6:类装饰器(扩展,非重点)

    装饰器函数其实是这样一个接口约束,它必须接受一个callable对象作为参数,然后返回一个callable对象。在Python中一般callable对象都是函数,但也有例外。只要某个对象重写了 __call__() 方法,那么这个对象就是callable的。

    class Test():
        def __call__(self):
            print('call me!')
    
    t = Test()
    t()  # call me

    类装饰器demo

    class Tes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func):
            print("---初始化---")
            print("func name is %s"%func.__name__)
            self.__func = func
        def __call__(self):
            print("---装饰器中的功能---")
            self.__func()
    #说明:
    #1. 当用Test来装作装饰器对test函数进行装饰的时候,首先会创建Test的实例对象
    #   并且会把test这个函数名当做参数传递到__init__方法中
    #   即在__init__方法中的属性__func指向了test指向的函数
    #
    #2. test指向了用Test创建出来的实例对象
    #
    #3. 当在使用test()进行调用时,就相当于让这个对象(),因此会调用这个对象的__call__方法
    #
    #4. 为了能够在__call__方法中调用原来test指向的函数体,所以在__init__方法中就需要一个实例属性来保存这个函数体的引用
    #   所以才有了self.__func = func这句代码,从而在调用__call__方法中能够调用到test之前的函数体
    @Test
    def test():
        print("----test---")
    test()
    showpy()#如果把这句话注释,重新运行程序,依然会看到"--初始化--"

    运行结果如下:

    ---初始化---
    func name is test
    ---装饰器中的功能---
    ----test---
    
  • 相关阅读:
    二进制回复操作
    日志和备份介绍
    mraiadb查
    mraiadb增三删改
    mardb基本操作
    redis搭建主从和多主
    ldd 查看符号找不到
    一个声明指定了多个类型
    word中为选定文本加边框和底纹
    ue配置lua语法高亮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aowaly/p/1449382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