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基本数据类型之间赋值与运算归纳


    前言:面对“byte b1=3;byteb2=7;byte b=b1+b2;”报错,而“int i1=3;int i2=7;int i=i1+i2;”不报错,进行了深入探究,从而引申出java基本类型之间赋值与运算操作的规律。通过自己制作的图例分析,达到对不同基本数据类型之间的赋值与运算结果的正确判断。不会再出现事实而非的回答,知道运算底层。好了,言归正传。

    先送给大家今天我看到的一句话,觉得很有意义

    如果你自己都模棱两可的话,不要指望Java虚拟机会明白你的意思。

    一、  认识赋值运算符。

    赋值使用操作符“=”。它的意思是“取右边的值(即右值),把它复制给左边(即左值)”。右值可以是任何常数、变量或者表达式(只要它能生成一个值就行)。但左值必须是一个明确的,已命名的变量。也就是说,必须有一个物理空间可以存储等号右边的值。

     

    分类 基本数据类型 与 类数据类型 的不同

    1、     对基本数据类型的赋值是很简单的。基本数据存储了实际的数值,而并非指向一个对象的引用,所以在为其赋值的时候,是直接将一个地方的内容复制到了另一个地方。

    2、     但是在为对象“赋值”的时候,情况却放生了变化。对一个对象进行操作,我们真正操作的是对对象的引用。----这种特殊的现象通常称作“别名现象”,是Java操作对象的一种基本方式。

    ----摘抄自《Thinking In Java》P39

     

    二、  Java中byte、short和char类型运算的细节。

    Java中涉及byte、short和char类型的运算操作首先会把这些值转换为int类型,然后对int类型值进行运算,最后得到int类型的结果。因此,如果把两个byte类型值相加,最后会得到一个int类型的结果。如果需要得到byte类型结果,必须将这个int类型的结果显式转换为byte类型。

    Java虚拟机中没有byte类型!!!

    Java虚拟机对基本类型的操作基本都是在栈上完成的(这个是可信的,因为不是我说的)。我们知道,Java在处理一个语句的时候,首先它会先把用到的操作数压到栈中,然后再从栈中弹出进行计算,最后将结果再压回到栈中。任何对byte的操作也会如此。因此,Java对byte类型操作之前会将其压入到栈中。实际上,Java压入栈的不是byte类型,而是一个标准的int类型(32位,byte是8位),也就是说,Java虚拟机将我们短小可爱的byte类型压入栈之前,会先把它拉长成int类型再压栈。不过事实上在压栈之前也是int类型.这样一来,我们不管是在栈里还是从栈里弹出的byte类型实际上都是用int的长度存储的。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Java虚拟机中没有byte类型。因为它们都被变成了int。

    ----摘抄自网络文章《int与byte的区别》

     

    下面是我做的一些测试

    三、  测试一数字值赋值给变量。

    格式例如 Xxx  x = 数值;//检验是否正确。

    变量数值

    byte

    short

    int

    long

    float

    double

    byte

     

     

    X

    X

    X

    short

     

     

    X

    X

    X

    int

     

     

    X

    X

    X

    long

     

     

    X

    X

    float

     

     

    X

    double

     

     

    说明:例如byte b = 14;14是int类型,能成功,对应表格就打钩。

    附带说明:

    1、     检测数值是否超出变量范围。

    2、     右值是常数

    是可以确定,编译器可判断数值大小。

     

    四、  检测二变量赋值给变量。

    格式例如 Xxx 变量B=变量A;  //检验是否正确。

    变量B变量A

    byte

    short

    int

    long

    float

    double

    byte

    X

    X

    X

    X

    X

    short

    X

    X

    X

    X

    int

    X

    X

    X

    long

    X

    X

    float

    X

    double

    说明:例如

    int i = 14;

    byte b = i;  //如果通过编译,就在对应的表格打钩。

    附带说明:

    1、     右值为变量

    不确定数值大小,

    只能简单判断空间的大小。

     

    根据已知理论,结合两个图片做一些练习:

    例1:

    byte b = 4;

    b = 3+7;

    //编译通过,因为“3+7”在编译时直接变为int的“10”,根据表//一,可行。

     

    例2:

    byte b1 = 3;

    byte b2 = 7;

    byte b = b1+b2; //不能通过编译。因为根据原理二,“b1+b2”的//运算操作使其结果为int类型。

    //根据表二,int类型的变量不能赋值给byte变量。

     

    例3:

    byte b1 = 3;

    byte b2 = 7;

    int i = b1+b2;  //能通过编译。因为根据原理二,“b1+b2”的运//算操作使其结果为int类型。

    //根据表二,int类型的变量能赋值给int变量。

     

    例4:

    int i1 = Integer.MAX_VALUE;

    int i2 = 2;

    int I = i1+i2;  //能通过编译。因为根据原理二,“i1+i2”的运//算操作使其结果为int类型。

    //根据表二,int类型的变量能赋值给int变量。

     

    例5:

    short s1=1;

    s1 = s1+1;   //不能通过编译。因为根据原理二,“s1+1”的运算//操作使其结果为int类型。

    //根据表二,int类型的变量不能赋值给short变量。

     

    例6:

    short s1=1;

    s1 = 1+1;  //能通过编译。因为根据原理二,“1+1”的运算操作//使其结果为int类型。

    //根据表一,int类型的数值能赋值给short变量。

     

    例7:

    short s1=1;

    s1 += 1;  

    /*

    能通过编译。这里“+=”运算符与“+”运算符原理一样,先检查右边,右边不符合对其强转。“s1=1”为一次运算;“s1+=1”为一次运算;“s1=s1+1”为两次运算。所以例题中是将“1”强转为“short”类型参与运算的。

    */

     

     

    通过例题,获取小结

    1、     右边不能判断,就不能赋值、转化。

    2、     判断是否可以赋值,查看右边是常数(3,3+7)还是变量(x,x+7,x+y)。

  • 相关阅读:
    python主流框架简介和Django框架的使用
    如何确定计算上已安装的.NET framework版本
    访问另一台主机时报错0x80004005
    sql server自动备份数据库
    sql server创建维护计划报错“不是有效的win32”
    sql server agent代理备份数据库报错‘用户 'sa' 登录失败’
    sql server日志查错
    windows10安装64位Orcale 19c
    触发器基本知识
    MediaElement 的两种模式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ree-Thinker/p/616914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