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X2012的Form开发中,微软引入了新的控件ReferenceGroup,它用在Lookup其他表RecId的时候显示更人性化的字段,它的使用还必须从表的索引说起。AX2012的表有这些索引(http://msdn.microsoft.com/en-us/library/hh812105.aspx):
Primary key:主键用来唯一标识一条纪录,比如InventTable的ItemIdx索引,包含ItemId字段,用它标识唯一的一个物料,AX2012要求主键必须只有一个字段,当然必须是唯一的。
Alternate Key:可以包含多个字段且索引必须是唯一的,其属性AllowDuplicated=No,AlternateKey=yes,可以把Alternate key设为表的主键,前提是只包含一个字段。对于ValidateTimeState的表可以在Alternate key上设置ValidateTimeStateKey属性。
Surrogate Key:就其说明来讲是指机器产生的唯一键,一般就是纪录的RecId,表的CreatedRecIdIndex=Yes创建Surrogate key,Surrogate key可以设置为表的主键。
Relacement Key:表的Replacement key属性下可以选择表的某个Alternate key,在设置Replacement key时,表的AutoIdentification filed group下自动包含Replacement key的字段,其意义是人能看懂的键,和Surrogate key对应。
ReferenceGroup控件就是依靠Surrogate key、Replacement Key和Autoidentification字段组来工作的,比如我们有个表叫做ProdCharge,包含ProdId、ChargeId和Qty三个字段,用来表示某个工单下的某车重量,ProdId和ChargeId表示工单下的某个车次,组合成一个Alternate Key,同时设置为表的Replacement key:
我们要在另外一张发货表DispatchPick中引用ProdCharge,可以在DispatchPick新建ProdId、ChargeId字段来表示要出货的某个车次,但是更方便的是直接使用ProdCharge的RecId:
新建一个DispatchPick form来编辑出货表DispatchPick,以前的方法在Lookup prodCharge表的时候你可能看到ProdCharge表的Recid一栏的内容,但是在AX2012中当我们把DispatchPick的ChargeRecId字段拖到Form上的时候会自动生成一个ReferenceGroup的控件:
注意它的Referencefield是DispatchPick的ChargeRecId字段,而RelacementFieldGroup自动设置为AutoIdentification,这里是可以选择其他字段组的比如AutoLookup字段组,我们这里就选择为ProdCharge表的AutoLookup字段组,运行一下DispatchPick form来看看:
可以看到Reference控件下包含了来自于ProdCharge的3个字段,分别是工单、车次号和数量,下拉Lookup的时候也出现ProdCharge的AutoLookup字段组的内容,而实际上保存在DispatchPick表中的ProdCharge数据仅仅是其RecId,这就是ReferenceGroup的作用,使用对我们没有意义的代码来关联表,在Lookup的时候则呈现更加人性化的字段,在以前的版本中这需要代码重载控件的Lookup方法来自定义Lookup form来实现,还必须加入一些display方法来显示来自于父表的prodid、chargeid这些信息,而使用referencegroup这些就变得很自然而不需要一行代码。当然AX2012也支持重载Lookup方法(http://msdn.microsoft.com/EN-US/library/hh185372),RefereceGroup控件还多了一个LookupReference方法(http://msdn.microsoft.com/EN-US/library/aa627966)。
另外在form的Datasource节点下多了一个Reference data source节点,用它来显式的定义一个引用数据源,这一般只在需要自定义引用数据源的AllowDeferredLoad、OnlyFetchActive属性的时候需要(http://msdn.microsoft.com/EN-US/library/gg845085)。
From: http://www.cnblogs.com/duanshuiliu/archive/2012/09/04/2669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