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布式锁--zookeeper
1). client调用create()方法创建“/root/lock_”节点,注意节点类型是EPHEMERAL_SEQUENTIAL。
2). client调用getChildren("/root/lock_",false)来获取所有已经创建的子节点,这里并不注册任何Watcher。
3). 客户端获取到所有子节点Path后,如果发现自己在步骤1中创建的节点是所有节点中最小的,那么就认为这个客户端获得了锁。
4). 如果在步骤3中,发现不是最小的,那么找到比自己小的那个节点,然后对其调用exist()方法,并注册事件监听移除事件。
5). 之后一旦这个被关注的节点移除,客户端会收到相应的通知,这个时候客户端需要再次调用getChildren("/root/lock_",false)来确保自己是最小的节点,然后进入步骤3.
2. 分布式session--redis
1). 将session已sessionId作为key,保存缓存集群中.
2). 请求到来时从缓存中加载session,出来后写回.
//tomcat基于redis
使用功能tomcat-redis-session-manager, 设置non-sticky模式,每次映射到后端的server是不同的,当请求到来时,
从redis中恢复session,处理完成后session再写回redis.
3. 分布式事务-消息队列来避免分布式事务
当支付宝账户扣除1万后,我们只要生成一个凭证(消息)即可,这个凭证(消息)上写着“让余额宝账户增加
1万”,只要这个凭证(消息)能可靠保存,我们最终是可以拿着这个凭证(消息)让余额宝账户增加1万的,即我们能
依靠这个凭证(消息)完成最终一致性。
3.2 两阶段提交协议--多次通信,性能太差
缺点:
1)两阶段提交涉及多次节点间的网络通信,通信时间太长!
2)事务时间相对于变长了,锁定的资源的时间也变长了,造成资源等待时间也增加好多!
过程--数据库前需要一个TC(事务协调器)
1) 我们的应用程序(client)发起一个开始请求到TC;
2) TC先将<prepare>消息写到本地日志,之后向所有的Si发起<prepare>消息。以支付宝转账到余额宝为例,TC给A的prepare消息是通
知支付宝数据库相应账目扣款1万,TC给B的prepare消息是通知余额宝数据库相应账目增加1w。为什么在执行任务前需要先写本地日志,
主要是为了故障后恢复用,本地日志起到现实生活中凭证 的效果,如果没有本地日志(凭证),出问题容易死无对证;
3) Si收到<prepare>消息后,执行具体本机事务,但不会进行commit,如果成功返回<yes>,不成功返回<no>。同理,返回前都应把要返回的消息写到日志里,当作凭证。
4) TC收集所有执行器返回的消息,如果所有执行器都返回yes,那么给所有执行器发生送commit消息,执行器收到commit后执行本地事务的commit操作;
如果有任一个执行器返回no,那么给所有执行器发送abort消息,执行器收到abort消息后执行事务abort操作。
注:TC或Si把发送或接收到的消息先写到日志里,主要是为了故障后恢复用。如某一Si从故障中恢复后,先检查本机的日志,如果已收到<commit >,则提交,如果<abort >则回滚。如果是<yes>,则再向TC询问一下,确定下一步。如果什么都没有,则很可能在<prepare>阶段Si就崩溃了,因此需要回滚。
4. 分布式日志
4.1 问题定位-采集日志
统一的日志web端 --> 输入日志关键字,一般opeId --> 点击开始 --> 办理业务 --> 点击结束 --> 后台去各个业务节点日志中按起止时间+oprId过滤
-->汇总日志返回 --> 保存分析即可
4.2 动态修改日志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