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ySQL45讲》读书笔记(一):三大日志概述


    此文为极客时间:MySQL实战45讲的 2、15节日志相关部分和网上一些相关文章的内容的总结

    一、redo log

    1.概述

    redo log又叫重做日志,提供的是数据丢失后的前滚操作。

    redo log是innodb引擎独有的日志,使用了 WAL 技术(Write-Ahead Logging),也就是预写日志。它的关键点就是先写日志,再写磁盘。对应到Mysql中具体操作,就是每次更新操作,先写日志,然后更新内存数据,最后等系统压力小的时候再进行IO更新磁盘数据。避免了每一次更新都需要进行IO操作。redo log 是保证了事务持久性的关键

    redo log 一般用在数据库恢复的情况:

    1. 如果是正常运行的实例的话,数据页被修改以后,跟磁盘的数据页不一致,称为脏页。最终数据落盘,就是把内存中的数据页写盘。这个过程,甚至与 redo log 毫无关系
    2. 在崩溃恢复场景中,InnoDB 如果判断到一个数据页可能在崩溃恢复的时候丢失了更新,就会将它读到内存,然后让 redo log 更新内存内容。更新完成后,内存页变成脏页,就回到了第一种情况的状态。

    另外,redo log与undo log都被叫做事务日志

    2.组成

    首先 redo log 包括两部分:

    • 内存中的日志缓冲(redo log buffer),该部分日志是易失性,的其中又分为三部分:
      1. Buffer Pool
      2. Log Buffer
      3. OS Buffer
    • 二是磁盘上的重做日志文件(redo log file),该部分日志是持久的;

    由于有时候一次事务可能有多次更新,比如:

    begin;
    insert into t1 ...
    insert into t2 ...
    commit;
    

    这个事务要往两个表中插入记录,插入数据的过程中,生成的日志都得先保存起来,但又不能在还没 commit 的时候就直接写到 redo log 文件里。所以就有了 log buffer 这么一块内存,用来先存 redo 日志的。记录了一部分后,根据一定的条件,再最后写入磁盘上的日志文件 log file。

    3.日志刷盘策略

    由于log buffer处于用户工作空间的内存中,要写入磁盘上的日志文件log file还需要经过操作系统内核空间的os buffer。因此需要调用操作系统的fsync()来完成这一过程。

    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os buffer到log files这一过程——也就是日志从内存刷入磁盘的过程——为刷盘。每次事务的提交必然会产生log buffer,但是刷入磁盘的动作却不一定与事务提交同步进行。

    InnoDB 有个关键的参数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控制 Redo Log 的刷盘策略,该参数有三个取值:

    • 0:每秒刷一次盘。当设置为0的时候,事务提交时不会将 log buffer 中日志写入到 os buffer ,而是每一秒后才一次性将日志写入 os buffer 并调用 fsync() 写入到 log file 中。当系统崩溃,可能会丢失1秒钟的数据。
    • 1:每次提交都刷盘。事务每次提交都会将 log buffer 中的日志写入 os buffer 并调用 fsync() 刷到 log file 中。这种方式即使系统崩溃也不会丢失任何数据,但是因为每次提交都写入磁盘,IO的性能较差。
    • 2:根据innodb_flush_log_at_timeout决定什么时候刷盘。当设置为2的时候,每次提交都仅写入到os buffer,然后是每秒调用fsync()将os buffer中的日志写入到 log file。

    4.写入策略

    redo log是一个物理日志,我们知道数据库引擎加载是按“页”来的,redo log记录的就是每个“页”上的数据发生的变化。但是不像 binlog 那样,redo log 不记录 sql,而是以类似 session_id + date + file_id + block_id + 修改数据这样的格式去记录数据。

    image-20200930111506778

    redo log的日志文件大小是根据配置固定的,如果有一组有四个文件,每个文件的大小是 1GB,那么总共就只能记录4GB的日志。

    因为redo log是前滚日志,也就是说一旦事务成功提交且数据持久化落盘之后,此时日志中的对应事务数据记录就失去了意义。所以redo log类似一个环形链表,从前往后写,到底了就删除最前面的再回到开头往后写

    有了 redo log,InnoDB 就可以保证即使数据库发生异常重启,之前提交的并且在日志中有记录都数据可以找回,这个能力称为crash-safe。

    二、undo log

    undo log又叫回滚日志。事务未提交之前,undo log保存了未提交之前的版本数据,可作为数据旧版本快照供其他并发事务进行快照读。

    因此,他能够提供两个功能:

    • 回滚:当执行rollback时,就可以从undo log中的逻辑记录读取到相应的内容并进行回滚。

      简单的说:如果我们执行了insert操作,那么日志中就会新增一条相反的delete的sql;

    • 多行版本控制(MVCC):当读取的某一行被其他事务锁定时,它可以从undo log中分析出该行记录以前的数据是什么,从而提供该行版本信息,让用户实现非锁定一致性读取。

    undo log保证了事务的原子性。

    三、binlog

    binlog 又叫二进制日志。是 Server 层特有的日志,无论哪个引擎都能使用。

    它被用于记录 mysql 的数据更新(即使更新零条或者删除零条也会记录)。

    binlog有三种工作模式:

    • Row :日志中会记录每一行数据被修改的情况,然后在slave端对相同的数据进行修改。
    • Statement:每一条被修改数据的sql都会记录到 master 的 binlog 中,slave 在复制的时候sql进程会解析成和原来 master 端执行过的相同的sql再次执行。
    • Mixed:结合了 Row 和 Statement 的优点,同时 binlog 结构也更复杂。

    四、redo log 和 binlog

    • binlog 是 mysql 自带的,redo log 是 innodb 引擎自带的
    • binlog 记录的是每一行数据的变化或修改数据的 sql,redo log 记录的是数据页的变化
    • binlog 能够实现归档功能,通过 binlog 可以实现备份,redo log 是循环写的,历史日志不会一直保留
    • mysql 高可用基于 binlog,像主从等系统机制都依赖于 binlog

    五、两阶段提交

    1.概述

    image-20201011182232866

    当innodb执行修改时,会经历一个两阶段提交的过程:

    • 执行器根据sql写入新数据,然后新数据更新到内存里
    • 将这个更新操作记录到 redo log 里面,此时 redo log 处于 prepare 状态。然后告知执行器执行完成了,随时可以提交事务。
    • 执行器生成这个操作的 binlog,并把 binlog 写入磁盘
    • 执行器调用引擎的提交事务接口,引擎把刚刚写入的 redo log 改成提交(commit)状态,更新完成

    那么如果事务提交过程中出现了异常,数据库崩溃了,就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 写 binlog 前崩溃了:对于时刻A,redo log 还是 prepare,binlog 没写,此时崩溃后事务回滚。

    • 写 binlog 后崩溃了:对于时刻B,redo log 还是 prepare,binlog 已经写了,此时发生崩溃后情况如下:

      1. 如果redo log 已经标记为 commit,则提交事务,重做

      2. 如果redo log 还是 prepare,则去检查 binlog 记录的对应事务是否存在:

        如果存在,就提交事务,重做

        如果不存在,就回滚

    2.为什么需要两阶段提交

    我们举个反例,说明一下他的必要性。假设我们要更新某条数据的A字段由0变为2:

    • 先 redo log 再 binlog,服务挂了:由于 redo log 还在,可以通过 redo log 恢复数据,A此时是2。但是如果后面要通过binlog恢复数据时,由于binlog中没有这次修改的记录,恢复后的数据库/备份库就会变为0,丢失了这次更新
    • 先 binlog 再 redo log,服务挂了:由于 redo log 没记录这次更新,所以恢复后这次事务无效,A此时是0。但是 binlog 已经有了“A从0变成2这个记录”,所以恢复以后等于多了一次事务

    之所以这样做,归根结底是为了保证数据库事务的一致性

    因为不管是从库或者备份库都需要通过读取 binlog 来同步数据,所以为了保证保证和主库数据一致,binlog 里记录的每一条事务就必须是已经提交了的,也就是一定要保证往 binlog 里写入数据以后事务不能回滚

    总结

    • redo log保证更新不丢失,支持的是事务的持久性
    • undo log保证事务不成功可以回滚,支持的是事务的原子性
    • redo log和binlog的二次提交机制,为事务的一致性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 相关阅读:
    babel初学教程
    手机cs端改变跳转方式
    web.xml 中的listener、 filter、servlet 加载顺序及其详解
    Linux下cp直接覆盖不提示的方法!
    JAVA中用CALENDAR类计算周和周的起始日期(转)
    [android反编译小结]apktool/ AXMLPrinter2.jar/ dex2jar.bat/ jdgui/
    jquery 新手学习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Linux系统中gb2312与utf8相互切换
    xml解析循环参数实例
    java 计算时间差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reatesequence/p/1395205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