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有人问这篇半年前的旧文,我们把这篇重发组成完整的中产三部曲
100多年前,莫泊桑写了篇著名的《项链》。
故事的女主人公马尔蒂尔原本过着朴素安稳的生活。
虽然是普通人的命,可却有一颗公主的心,她觉得自己是为豪华精美的生活而生。
只有上流社会的华美服饰,价值连城的古董花瓶,精致的实木家具,精美的宴席和上档次的银质器皿,还有暖炉旁边彬彬有礼的服务生才配得上自己。
她嫌弃着生活里粗糙俗气的衣服,寒碜的家具,逼仄的空间,还有一锅肉汤就能满足的丈夫。
为在宴会上技压群芳,她向朋友借了一条钻石项链,晚会结束后却发现项链丢了,只好借高利贷赔给朋友一条一模一样的。
高利贷利息增长的速度让她不得不回收借据,另立新的借据展缓日期。
最终用了十年的青春和劳动,为自己的虚荣买单。
一、
同样的故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美国持续上演。
里根当时不但给大企业减税,信贷管制也开始撤销。
信用卡迅速扩张,消费主义开始盛行,人们开始负债为虚荣心买单。
《一个购物狂的自白》里,对消费主义盛行以后信用卡带来的快感有段经典描述。
与此同时,电视广告的兴起让媒体的信息传导也来越有煽动性,他们最终都变成了消费主义的推手。
对于消费主义,曾经有个通俗解释讲的特别好:
资本家利用消费者的虚荣心和物质欲望,通过给消费者洗脑,灌输各类观念,扩大他们的需求,掏空他们的口袋
本质上就是耗尽时间和生命,实现奴役的目的。
人类文明之初,奴隶主用皮鞭加棍棒控制奴隶。
同样是奴役,通过消费主义用资本方式给人们套上看不见的枷锁,和以前的暴力手段相比,感觉更温和,更隐蔽,也很难被察觉。
琳琅满目的购物中心,应接不暇的购物活动,还有网红示范效应,这一切都更容易被主张自我个性的年轻人接受。
拿着大棒威胁你干活心里总是不甘不愿,终归不如用买买买的观念洗脑,让你负债消费以后努力还债干活来得顺畅。
一旦开始深陷消费主义泥潭,就会在消费神教面前俯首屈膝,卖身为奴,供奉自己微不足道的收入。
那张个人征信报告,就是卖身契。
如果观察美国的个人储蓄率,1981年至2005年间从12.7%下跌至1.9%。
1981年美国储蓄率最高,这一年是放松信贷管制和信用卡迅速扩张的开始,也是里根减税时代的开始。(关于减税,可以参考以前发的《通往奴役之路》)。
里根不愧是我最不喜欢的美国总统,从他开始,不但放松信贷管制让穷人借债消费,还给富人大规模减税让贫富差距持续拉大。
在他的政策引导下,贫富差距后面拉大到极致,结果就是08年那次剧烈的全球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储蓄率达到了新低,个人破产申请数达到了纪录新高,消费主义推手功不可没。
很多人都听过一个老太太的故事。
说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进了天堂。
中国老太太垂头丧气地说:“过了一辈子苦日子,刚攒够钱买了一套房,本来要享享清福啦,可是却来到了天堂。”
美国老太太喜滋滋地说:“我早早贷款,住了一辈子的好房子,还了一辈子的债,刚还完,这不,也来到了这里。”
这个故事经常被讲述,拿来说明美国人的消费观念比中国人强。
美国人超前消费,借债享受人生;中国人辛苦一辈子存钱,来不及享受就死了。
不过观念这东西并不是自然形成的。
冥冥之中,有只看不见的手在帮你引导。
用刘慈欣三体的话说,不管是鼓励你贷款买房,还是贷款消费,都是食物链顶端统治阶层的意志。
简而言之:统治阶级,并不需要你的钱,钱这个东西,要多少都可以印。
他们需要的是你的时间和劳碌之命。
只有用你的蝼蚁之命做背书,印出来的钱才有价值,不然印到后面就会变金圆券。
你说这个游戏不好玩不想加入,怎么可能,全世界都一样,跟你生在哪个国家无关。
以前看过部纪录片《无节制消费的元凶》,对这只看不见的手描绘的丝丝入画。
纪录片分了三集。
第一集讲的是资本联盟通过减少产品寿命或者增加迭代速度刺激购买欲望。
典型的是iPhone的换代营销策略。
第二集讲的是利用人们怕老怕死怕穷贩卖焦虑,促进购买。
第三集更有意思了,讲怎么通过动画周边把产品推销给孩子,以及怎么把客户变成孩子。
营销人员通过各种手段让客户像孩子一样,想要,就立刻买。
里根时代放松信贷以后人手一张的信用卡,是成人购物儿童化的推手之一,毕竟使用现金会有一点痛感。
纪录片里的套路很多年前就开始流行了,至今也没啥变化。
无非就是利用人们怕老怕死怕穷,怕阶层滑落,怕跟不上时代脚步,怕自己不够潮的焦虑。
想看起来更时髦?苹果手机年年换代,潮人自然要买新的。
怕比别人看起来衰老?各种抗衰老产品让你选择。
怕中产阶层滑落寄希望于教育?各种提优培训班等着你。
怕跟不上时代脚步,成年人想学习进步?逻辑思维教你每天60秒提高自己。
贩卖焦虑才是最好的销售手段,没有焦虑就帮助你创造焦虑,没有需求就主动创造需求。
告诉大众一些潜在的恐惧和威胁,并让他们相信购买产品可以使得消除这种恐惧和焦虑。
这是各种销售手段不为人知的核心竞争力。
好多年了,无论杂志,电视,网络,公众号爆文都在鼓吹你消费超出自己购买力的产品。
鼓励你发现自己,疼爱自己。
还记得这些文章么?
《不给你买 YSL 的男孩,不配说爱你》
《心情三分靠打拼,七分靠shopping》
《娶老婆,一定娶会花钱的那种》
《聪明的女人,舍得为自己花钱》
《20岁喜欢的裙子,40岁穿上已没有了任何意义》
之前的你,和100多年前的玛蒂尔德一样,过着普通又力所能及的生活。
忽然所有的媒体都告诉你,漂亮的女孩都自带烧钱属性,不要在年轻的时候省钱,结果让自己最便宜。
月入5000也能看起来过得像月入5万,换个苹果11才是跟得上潮流。
尽管你的苹果XS也才用了刚刚一年,你会不心动,心里不跟着摇摆?
说到底,所有鼓吹借贷消费和过度消费的理念都是阴谋论,钱不要还么?
我见过的富人里,借钱投资赶上风口暴富的倒是有,借钱消费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的,从来没见过。
资本家盯着你的青春、你的剩余价值,用负债慢慢奴役你,让你变成他们赚钱的工具,每天拼命工作,直到耗尽能量和青春,变成一颗废弃的干电池。
消费主义推手背后隐藏的资本家,收割起时间和生命,一点不比政客手软。
上周和儿时玩伴聚会,他公司20出头的小姑娘欠了二十多万信用卡,每个月倒卡做分期,月薪只有3000块。
虽然小姑娘不怎么漂亮,但是她特别认同那句漂亮的姑娘自带烧钱属性。
可她的负债家里人不出手的话,这辈子怕是也还不清。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资本不仁,把消费者当牲口。
二、
过去大家一直受的教育是,做人要有理想有道德,勤俭节约,甘做螺丝钉。
这种说法放在以前当然没错。那时候物质还不够丰富,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矛盾。
时间到了现在,这种老观念早就和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格格不入了。
随着生产力水平越来越高,产品生产出来要卖啊。要扩大需求扩大消费,得有人买买买啊。
可大家太喜欢存钱了,尤其是90前那批人。要让吃瓜群众多消费,就需要资本家们助攻,学习资本主义美德。
资本主义美德应该怎么做?
好好努力工作,今朝有酒今朝醉,挣到钱花光了开心。
要对未来有信心,众人拾柴火焰高,携手创造繁荣,未来很美好。
要积极参与创业,勇敢地亲手创造繁荣。
这些美德之前都没有,大家也没养成习惯。只能靠资本家刷新观念,推动消费主义。
所以你才看到,报刊媒体杂志各种广告网红自媒体,铺天盖地的告诉你,花天酒地纸醉金迷才是你该过的日子。
钱不够?借给你啊,先花了再说。
钱和毒品厉害在成瘾性,用上以后,很容易就自觉了。
先通过消费主义让老百姓吸上“钱毒”再说。中了钱毒以后,就自觉了。
大家都知道,一日吸毒,终身戒毒。
为啥毒品戒不掉呢?因为爽啊。
我们的父辈祖辈,都是重储蓄轻消费的,虽然存下不少钱,但对于经济本身来讲,不见得是良性循环。
现在好了,消费主义盛行以后,父母攒下来的钱,正好中了钱毒的子女帮忙消费。
钱不够还让他们负债,完成了经济学代际完美平衡。
这就是来自大自然馈赠的辩证法。
其实看大数据,90后已经在负债上做了表率
资本先让吃瓜群众吸上“钱毒”,养成消费习惯,尤其是负债消费习惯,钱毒自然就戒不掉了。
再通过宣传,巧妙的把身份、阶级、品味、智商,联系在一起。
跨越阶层的鸿沟,完成阶级跃迁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相比较而言,花点小钱模仿上流社会的生活看起来要容易很多。
贩卖观念在前,赚钱在后,有了观念做铺垫,后面的一切都顺理成章。
“你舍不得买那些漂亮、好看、具有品质感的东西,是因为潜意识认为自己配不上它们。”
年轻人谁听到这句话能不买买买呢,有钱就花,没钱就借呗。
可上流社会之所以有让人羡慕的生活方式,不是因为买买买,而是因为人家本身聚集了金钱权力和资源。
这道理就像公主之所以是公主,不是因为她学着上古贵族买了各种乱七八糟的玩意儿,而是因为她爹是皇帝。
以前看过个广告叫《年轻就是花呗》。
广告里有三个年轻人,一个因为热爱音乐买了萨克斯提升自己,一个四处旅行开阔眼界,一个搞了办公室创业。
它描绘了一个场景,提前消费才对的起自己,才能提升自己,该走就走,该浪就浪。
广告里的透支买个萨克斯,旅行还能理解。可拿这点钱创业是不是搞笑了点,多数年轻人的额度也就万儿八千,就是个小额贷款,拿这个钱能开创事业?
放贷的大数据巨头对于资金去向心知肚明,他们打出的广告怕是自己都不相信。
几千块不多不少的额度,像一只温柔的小手招呼着蠢蠢欲动的姑娘小伙。年轻人自制力差,从一个手机,一支口红开始,逐步放出心底的猛虎,深陷欠债--还款--欠债的泥潭。
网络上流行这样一句话:XX一时爽,还时火葬场。一入XX深似海,从此工资是路人。
这是很多年轻人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在资本的助攻下,中国正不可避免的走进大消费文化时代:负债消费, 信用消费,分期付款。
欠债以后最大好处是大家会认真干活儿。
以前网上不是有个段子嘛,说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不过你可以往死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房贷车贷和娃的,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欠了一屁股债的年轻人还敢随便辞职么?除非可以啃老,不然一个月断顿,信用卡马上就还不上了。
三、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学会节制欲望,摆脱消费主义,是掌控自己人生的核心,如果你是大富豪,这个话当没看见就好。
普通人拼命负债消费,学不会控制自己,学不会延迟满足感,就一定会被别人控制。
斯坦福有个棉花糖实验,讲的就是延迟满足感。
实验选取500多名四岁的幼儿,给他们每个人一块棉花糖,明确告诉他如果马上吃掉,就没有第二块了,如果15分钟后再吃,就可以得到两块。
实验结果显示,当他们18岁时,等待时间长的孩子在学业上的成功超过等待时间短的孩子,而且差异非常明显。
并且他们的自动性,抵抗诱惑的能力,社交能力和体质指数都更胜一筹。
对于延迟满足,头条系创始人张一鸣有个经典的说法。
“延迟满足,是指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斯科特·派克写的《少有人走的路》,被张一鸣列为影响他最深的书之一。
书里极度推崇观点之一就是”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感意味着你在对抗人性的弱点,放弃对暂时性安逸的追逐和享受。在你的脑海里,重新设置了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你首先去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
张一鸣是有着很强自制力的人,时时刻刻记得延迟满足感的重要性。
有意思的是,他创业的方向却是吸引那些延迟满足能力低下的人。
有人曾经说过,被捕获的多数是自我塑造意识薄弱、延迟满足能力低下、很难在现实世界获得成就奖赏的人。
被捕获以后,你会越来越缺乏耐心,只接受一些碎片化的信息。不再进行自主思考,电影只看高潮部分,书也没法专心看完,慢慢会发现自己很难长时间地集中精神。
同样的,这批延迟满足能力低下的人也很容易被消费主义捕获。
消费主义像吃糖,小孩子时候糖吃的越多,越克制不住的喜欢甜食的欲望,越难学会延迟满足。
如果小时候吃的甜食较少,那么成年之后对甜食的渴望也会相对小很多。
上一辈人物质条件改善,但文化水平有限,容易把孩子惯出种毛病,表现好,要表扬,要吃糖。长大以后这种性格的延伸,就是消费主义。
即时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及时奖励自己,对应的就是这个时代的消费方式。
这也是从90后这代开始消费主义能盛行的基础。
消费主义盛行以后也带火了不少新消费模式,比如一成首付弹个车之类的公司
“你要换个车,你要换个车,你要换个车。”
“你要开好车,你要开好车,你要开好车。”
“你要对自己好一点。”
直接恭维你,告诉你,你应该过更好的生活。Yes,You deserve a better life.
怎么去过更好的生活呢?不是努力工作赚钱,而是借钱消费。
要知道,富人借钱多数是投资,从不借钱消费,穷光蛋才想着借钱消费。学会延迟满足,是年轻人脱离负债泥潭的开始。
很多人总是问怎么理财,怎么财务自由。
其实对于多数刚起步积蓄不多的中产和年轻小白,除了努力提高收入,开始阶段唯一的理财就是减少没必要的花费,控制好自己的消费欲望。
有了一定资本积累以后,才有学理财投资技能的基础。不然没钱模拟理财么?
理财投资本身是智力的游戏,有了资本以后试着去触探自己智力的边界。
在这个过程中与人争斗,和时机争跑,不但能缓解焦虑感和不安全感,预期或超预期的实现也带来了很多乐趣。到了这个阶段,你会发觉人生豁然开朗。
而网络上常被人挂嘴边的财务自由,对多数人顶多只是个梦。
不掌握生产资料,不能创造被动收入怎么可能财务自由。
疲于奔命的中产阶层被自身欲望驱赶,被阶层身份拖累,被消费主义捆绑,总有个日思夜想有朝一日能拥有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钱可以随便花的财务自由梦。
底层人民忙于生计无法向往这种自由。
富裕阶层估计是太忙于赚钱,根本没闲工夫去享受那份传说中的自由。
中产和白领是财务自由梦的主要捕获对象。
梦不是不能做,也许少数运气好的人会美梦成真,但多数人还是要清醒活着不是么。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在现有的基础上怎么提高被动收入,怎么增加积累才是多数人该考虑的,而不是动不动就去想啥财务自由。。
文章最后想说一句话,人生从坦坦荡荡的说出“买不起”三个字,才开始脱离消费主义陷阱,得到真正的自由。
全文完!!
《无节制消费的元凶》这部纪录片,我个人挺喜欢,点阅读原文可以获得,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延伸阅读:
你的钱是怎么变少的投资的误区:方法错了,再努力都白瞎摧毁一个超级大国最快的方式是一场金融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