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S history


    UNIX的诞生
     
      1965年时,贝尔实验室(Bell Labs)加入一项由奇异电子(General Electric)和麻省理工学院(MIT)合作的计划;该计划要建立一套多使用者、多任务、多层次(multi-user、multi-processor、multi-level)的MULTICS操作系统。直到1969年,因MULTICS计划的工作进度太慢,该计划被停了下来。当时,Ken Thompson(后被称为UNIX之父)已经有一个称为"星际旅行"的程序在GE-635的机器上跑,但是反应非常慢,正巧被他发现了一部被闲置的PDP-7(Digital的主机),Ken Thompson和Dernis Ritchie就将"星际旅行"的程序移植到PDP-7上。而这部PDP-7(如图1-1所示)就此在整个计算机历史上留下了芳名。
     
      
     
      图1-1 PDP-7计算机
     
      MULTICS其实是"MULT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ystem"的缩写,在1970年时,那部PDP-7却只能支持两个使用者,当时,Brian Kernighan就开玩笑地称他们的系统其实是:"UN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ystem",缩写为"UNICS",后来,大家取其谐音,就称其为"UNIX"了。1970年可称为"UNIX元年"。
     
      MULTICS其实是"MULT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ystem"的缩写,在1970年时,那部PDP-7却只能支持两个使用者,当时,Brian Kernighan就开玩笑地称他们的系统其实是:"UN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ystem",缩写为"UNICS",后来,大家取其谐音,就称其为"UNIX"了。1970年可称为"UNIX元年"。
     

    收费情况

    UNIX操作系统是商业版 [4]  ,需要收费,价格比Microsoft Windows正版要贵一些。不过UNIX有免费版的,例如:NetBSD等类似UNIX版本。

    UNIX标准

    UNIX用户协会最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标准化工作,1984年颁布了试用标准。后来IEEE为此制定了POSIX标准(即IEEE1003标准)国际标准名称为ISO/IEC9945.它通过一组最小的功能定义了在UNIX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兼容的语言接口。POSIX是由Richard Stallman 应IEEE的要求而提议的一个易于记忆的名称,含义是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可移植操作系统接口) ,而X表明其API的传承。

    UNIX特性

    1. UNIX系统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
    2. UNIX的系统结构可分为三部分:操作系统内核(是UNIX系统核心管理和控制中心,在系统启动或常驻内存),系统调用(供程序开发者开发应用程序时调用系统组件,包括进程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状态等),应用程序(包括各种开发工具,编译器,网络通讯处理程序等,所有应用程序都在Shell的管理和控制下为用户服务)。
    3. UNIX系统大部分是由C语言编写的,这使得系统易读,易修改,易移植。
    4. UNIX提供了丰富的,精心挑选的系统调用,整个系统的实现十分紧凑,简洁。
    5. UNIX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可编程的Shell语言(外壳语言)作为用户界面具有简洁,高效的特点。
    6. UNIX系统采用树状目录结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保密性和可维护性。
    7. UNIX系统采用进程对换(Swapping)的内存管理机制和请求调页的存储方式,实现了虚拟内存管理,大大提高了内存的使用效率。
    8. UNIX系统提供多种通信机制,如:管道通信,软中断通信,消息通信,共享存储器通信,信号灯通信。
     

    UNIX和类Unix操作系统

    UNIX System V家族
     A/UX  AIX  HP-UX  IRIX
     LynxOS  SCO OpenServer  Tru64  Xenix
     Solaris  OS/2    
           
    BSD UNIX-386BSD家族
     BSD/OS  FreeBSD  NetBSD  NEXTSTEP
     Mac OS X  iOS  OpenBSD  SUN OS
     OpenSolaris      
           
    UNIX-Like
     GNU  Linux  Android  Debian
     Ubuntu  Red Hat  Linux Mint  Minix
     QNX  GNU/Linux  GNU/Hurd  Debian GNU/Hurd
     GNU/kFreeBSD  StartOS    
           
    其他
     DOS  MS-DOS  Windows  React OS
           

     

    发展年表

    年表
    年份
    系统名称
    1956年
    GM-NAA I/O
    1959年
    SHARE Operating System
    1960年
    IBSYS
    1961年
    CTSS
    MCP (Burroughs Large Systems)
    1962年
    GCOS
    1964年
    EXEC 8 OS/360 (宣称)、 TOPS-10
    1965年
    Multics (宣称) OS/360 (上市)、 Tape Operating System (TOS)
    1966年
    DOS/360 (IBM)、MS/8
    1967年
    ACP (IBM)、CP/CMS、 ITS、WAITS
    1969年
    TENEX 、 Unix
    1970年
    DOS/BATCH 11 (PDP-11)
    1971年
    OS/8
    1972年
    MFT (operating system) 、 MVT、 RDOS、SVS、VM/CMS
    1973年
    Alto OS、RSX-11D、RT-11、VME
    1974年
    MVS (MVS/XA)
    1975年
    BS2000
    1976年
    CP/M、TOPS-20
    1978年
    Apple DOS 3.1 (苹果公司第一个操作系统)、TripOS、VMS
    Lisp Machine (CADR)
    1979年
    POS、NLTSS
    1980年
    OS-9、QDOS、SOS、XDE (Tajo)、Xenix
    1981年
    MS-DOS
    1982年
    Commodore DOS、SunOS (1.0)、Ultrix
    1983年
    Lisa OS、Coherent、Novell NetWare、ProDOS
    1984年
    Macintosh OS (系统 1.0)、MSX-DOS、QNX、UniCOS
    1985年
    AmigaOS、Atari TOS、MIPS OS、Oberon operating system、Microsoft Windows 1.0 (Windows第一版)
    1986年
    AIX、GS-OS、HP-UX
    1987年
    Arthur、IRIX (SGI推出的第一个版本号是3.0)、Minix、OS/2 (1.0)、Microsoft Windows 2.0
    1988年
    A/UX (苹果电脑)、LynxOS、MVS/ESA、OS/400
    1989年
    1989年、NeXTSTEP (1.0)、RISC OS、SCO Unix (第三版)
    1990年
    Amiga OS 2.0、BeOS (v1)、OSF/1、Microsoft Windows 3.0
    1991年
    SunOS 4.1.x、Linux
    1992年
    386BSD 0.1、Amiga OS 3.0、Solaris 2.0 (SunOS 4.x的继承者,以SVR4为基础,而非BSD)、Microsoft Windo、s 3.1
    1993年
    Solaris 2.1、Solaris 2.2、Solaris 2.3、Plan 9 (第一版)、FreeBSD、NetBSD、Microsoft Windows NT 3.1 (第一版NT)
    1994年
    Solaris 2.4
    1995年
    Solaris 2.5、Digital UNIX (aka Tru64)、OpenBSD、OS/390、Microsoft Windows 95
    1996年
    Microsoft Windows95 OSR2(OSR=OEMServicerelease) (即:Windows 97)、Microsoft Windows NT 4.0
    1997年
    Solaris 2.6、Inferno、Mac OS 7.6 (第一版官方正式命名为Mac OS)、SkyOS
    1998年
    Solaris 7 (第一款64位元Solaris版本,是2.7舍弃主版本号的称谓)、Microsoft Windows 98
    1999年
    AROS、Mac OS 8、Microsoft Windows 98 Second Edition
    2000年
    Solaris 8、AtheOS、Mac OS 9、MorphOS、Microsoft Windows 2000、Microsoft Windows Me、Mac OS X Public Beta (公开测试版)(2000年9月13日)
    2001年
    Mac OS X 10.0 Cheetah(印度豹)(2001年3月24日)、Amiga OS 4.0 (2001年5月)、Mac OS X 10.1 Puma(美洲狮)(2001年9月25日)、Microsoft Windows XP、z/OS
    2002年
    Solaris 9 for SPARC、Microsoft Windows XP 64-bit Edition、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Windows XP Media Center Edition、Syllable、Mac OS X 10.2 Jaguar(美洲虎)(2002年8月23日)
    2003年
    Solaris 9 for x86、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2003年3月28日)、Microsoft Windows XP 64-bit Edition - 以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为基础,同一天释出。、Mac OS X 10.3 Panther(黑豹)(2003年10月24日)
    2004年
    Microsoft Windows XP Media Center Edition
    2005年
    Solaris 10、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x64 Edition、Mac OS X 10.4 Tiger(老虎)(2005年4月29日)
    2006年
    Microsoft Windows Vista、Linux Mint、iOS(原名iPhone OS)
    2007年
    Mac OS X 10.5 Leopard(美洲豹)(2007年10月26日)
    2008年
    Ubuntu 8.04 LTS、OpenSolaris 08/05、Android、Ubuntu 8.10、OpenSolaris 08/11、Windows Server 2008
    2009年
    Ubuntu 9.04、Mac OS X v10.6 Snow Leopard (雪豹)(2009年8月28日)、Windows Server 2008 R2、Windows 7、Ubuntu 9.10、Chrome OS
    2010年
    ubuntu 10.04、ubuntu 10.10、Windows Phone 7
    2011年
    Ubuntu 11.04、Ubuntu 11.10、Mac OS X 10.7 Lion
    2012年
    Ubuntu 12.04、Ubuntu 12.10、OS X 10.8 Mountain Lion、Microsoft Windows 8(2012年10月25日)、Mac OS X Server v10.4 “Tiger”、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12、Windows Phone 8
    2013年 Windows 8.1、Windows Server 2012 R2、Ubuntu 13.04、Mac OS X 10.9 Mavericks
    2014年
    China Operating System(中国操作系统)、Ubuntu 14.04、Windows Phone 8.1
    Common operating platform(中国通用操作平台 0.1)、Mac OS X v10.10Yosemite、
    Windows Technical Preview、SteamOS
  • 相关阅读:
    团队项目个人工作总结(4.27)
    团队项目个人工作总结(4.26)
    团队项目个人工作总结(4.25)
    评测—输入法
    学习进度(2016.4.24)
    团队项目个人工作总结(4.24)
    团队项目个人工作总结(4.23)
    第一阶段冲刺(第四天)
    典型用户和用户场景描述
    第一阶段冲刺(第三天)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aron-Lu/p/895171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