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道复用技术


    信道复用技术

    复用(multiplexing)是通信技术中的基本概念。

    image-20200117140220932

    **频分复用FDM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

    • 用户在分配到一定的频带后,在通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占用这个频带。
    • 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请注意,这里的“带宽”是频率带宽而不是数据的发送速率)

    image-20200117140357548

    如图:

    image-20200117140757047

    输入端

    image-20200117140854522

    三种输入波形分别使用不同频率的波进行调制,调制之后的波再叠加得到总的波形。

    输出端

    image-20200117141110507

    总的波形经过分离器(Filter)分离,再经过相应的波形解调得到原来需要传输的波形。这就叫做频分复用技术。

    频分复用FDW的例子

    比如打电话:

    image-20200117141358030

    三台电话的三种波形在合并之前没有采取信道复用,那么一端的两台电话同时打给另一端的同一台电话就会出现占线;传输过程中三种波形通过合并为一个波实现了信道复用。

    再看下面例子:

    image-20200117141902121

    最左侧的电话有12个语音信道,每个信道占带宽4kHZ,通过频分复用可以变成48kHZ的一个组(信道);5个组再进一步频分复用形成60个语音信道的一个240kHZ的超级组;10个超级组再进一步复用形成了600个了2.52MHZ的Master groud;还可以进一步复用。

    比如电话公司通过频分复用技术,用一根电话线(干道电路)就可以为整个公司提供通信服务。


    **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

    • 时分复用则是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TDM 帧)。每一个时分复用的用户在每一个 TDM 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时隙。
    • 每一个用户所占用的时隙是周期性地出现(其周期就是 TDM 帧的长度)。
    • TDM 信号也称为等时(isochronous)信号。
    • 时分复用的所有用户是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

    image-20200117142833090

    image-20200117142937801

    A、B、C、D在TDM帧中的位置是不变的。

    image-20200117143122885

    可以看到四个信号分别对应TDM帧中的四部分,比如最右边的帧1010,对应四个信号的最后一位数据1010;以此类推(注意是从低位向高位的顺序存放数据)

    时分复用器

    image-20200117143502741

    缺点:时分复用可能会造成线路资源的浪费。

    使用时分复用系统传送计算机数据时,会给每部分数据分配固定的资源(比如A1~A3),由于计算机数据的突发性质,可能会造成有的部分比如A2、A3、B2等部分没有数据,但是C却不能使用A与B所占的资源,所以用户对分配到的子信道的利用率一般是不高的。

    image-20200117143915556


    **统计时分复用 STDM(Statistic TDM) **

    image-20200117144000001

    这种方式为传输的每一种数据都贴上标签,接收时按照标签来辨别各自属于那一部分数据。

    简单点说就是,原来的时分复用,固定顺序,分配固定空间,不管各个空间内是否存有数据;统计时分复用,随意顺序,有需求才分配空间并贴上固定的标签,以便接收后分类。

    通俗来说:时分复用:把容量为100人的三个宿舍1,2,3分别分配给A、B、C三个班,而不管宿舍有没有住满;统计时分复用:先把ABC三个班的人放在一起,先塞满了1号宿舍,再分配2号宿舍,每个班的人凭借各班的标签区分是哪班的学生。

    显然统计时分复用,资源利用率更高。


    波分复用 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波分复用就是光的频分复用。image-20200117145101265

    示意图:

    image-20200117145221598


    码分复用 CDM(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最普通的例子就是手机打电话。比如联通公司发送总的信号是一样的,那么当多人同时打电话时如何判断打的是A手机而不是B手机呢?

    常用的名词是码分多址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彼此不会造成干扰。
    • 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他人发现。
    • 每一个比特时间划分为 m 个短的间隔,称为码片(chip)。

    CDMA的工作原理

    image-20200117150607956

    发送端

    • 每个站被指派一个唯一的 m bit 码片序列;

      • 如发送比特 1,则发送自己的 m bit 码片序列;
      • 如发送比特 0,则发送该码片序列的二进制反码;
    • 例如,S 站的 8 bit 码片序列是 00011011;

      • 发送比特 1 时,就发送序列 00011011;
      • 发送比特 0 时,就发送序列 11100100;

    接收端

    CDMA的重要特点

    • 每个站分配的码片序列不仅必须各不相同,并且还必须互相正交(orthogonal)。

    码片序列的正交关系

    • 令向量 S 表示站 S 的码片向量,令 T 表示其他任何站的码片向量。
    • 两个不同站的码片序列正交,就是向量 S 和T 的规格化内积(inner product)都是 0:

    image-20200117151252235

    例如:若向量S=(-1 -1 -1 +1 +1 -1 +1 +1 )

    ​ 向量T=(-1 -1 +1 -1 +1 +1 +1 -1)

    代入上式可知两个码片序列是正交的;

    正交关系的另一个特性

    • 任何一个码片向量和该码片向量自己的规格化内积都是1 ;

    image-20200117151604781

    • 一个码片向量和该码片反码的向量的规格化内积值是 –1;

    现在就可以解释打电话的问题了:

    image-20200117151916607

    如果联通公司发的总信号的码片序列如图R所示,R承载了电话A~D所传输的信息,电话A~D使用自己电话的码片序列与R进行规格化内积,得到的结果是+1和-1表示该手机能接收到该信号,结果是0表示该手机不能接收到该信号。

    比如 A·R=(1-1+3+1-1+3+1+1)/8=1;

    其余的以此类推带入公式算即可,得到A·R=1;B·R=-1;C·R=0;D·R=1;即A、B、D都能接收到信号。

    所以想要在别人通信的时候自己也能听到,只需要造一个与监听对象手机相同的码片序列的电话卡,即可对通话信息进行解码,获取相同的通话信息。

    缺点

    • 把1bit分为了m bit 这样手机数量越多码片就会分得越长,m越大,则表示1bit需要增多的频率。
  • 相关阅读:
    安装 Cacti 监控
    增加yum源方式 安装升级 Mysql
    Yum
    Cacti 抓取数据方式 安装spine
    Linux 目录解析
    Linux 发行版本简述
    php 安装扩展插件实例-ftp.so
    Crontab 计划任务
    文本处理命令 cat more less cut wc sort uniq
    grep命令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huntSun-blog/p/1221061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