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 Windows 键盘快捷键


    我们大多数人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脑,进入操作系统,在这些电脑中几乎全部都是Windows操作系统。虽然我们每天都在使用Windows,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熟悉Windows中的键盘快捷键。熟练使用快捷键,可以提高我们的机算机操作水平,降低劳动强度。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你已经厌倦了鼠标的点这点那,拖来拽去,就请拿出几分钟来,跟我共同来学习一下Windows系统帮助中的键盘快捷键。结合我自己的情况,对这些列表,我加了一些标注,欢迎大家指正。在 Windows 中工作时,可利用快捷键代替鼠标。可以利用键盘快捷键打开、关闭和导航 “ 开始 ” 菜单、桌面、菜单、对话框以及网页。键盘可以让您更简单地与计算机交互。

    请按

    目的

    Ctrl + C

    复制。

    Ctrl + X

    剪切。

    Ctrl + V

    粘贴。

    Ctrl + Z

    撤消。

    注:“上面前三项大家一定很常用,如果你没用过的话,那你可一定要学会用啊,这些复制 /粘贴的操作太多了,况且这个操作只用左手两个手指就可以完成了。最后一个不是很常用,倒是可用鼠标代劳了。”

    DELETE

    删除。

    Shift + Delete

    永久删除所选项,而不将它放到 “ 回收站 ” 中。

    注:“如果 DELETE键你不会用的话,那你可能就几乎是电脑盲了,不过Shift + Delete确实是很方便的一个操作,对于那些确定要删除的文件,我们省去了清空回收站的步骤。”

    拖动某一项时按 CTRL

    复制所选项。

    拖动某一项时按 CTRL + SHIFT

    创建所选项目的快捷键。

    F2

    重新命名所选项目。

    CTRL + 向右键

    将插入点移动到下一个单词的起始处。

    CTRL + 向左键

    将插入点移动到前一个单词的起始处。

    CTRL + 向下键

    将插入点移动到下一段落的起始处。

    CTRL + 向上键

    将插入点移动到前一段落的起始处。

    CTRL + SHIFT + 任何箭头键

    突出显示一块文本。

    SHIFT + 任何箭头键

    在窗口或桌面上选择多项,或者选中文档中的文本。

    Ctrl + A

    选中全部内容。

    F3

    搜索文件或文件夹。

    Alt + Enter

    查看所选项目的属性。

    Alt + F4

    关闭当前项目或者退出当前程序。

    ALT + Enter

    显示所选对象的属性。

    Alt + 空格键

    为当前窗口打开快捷菜单。

    Ctrl + F4

    在允许同时打开多个文档的程序中关闭当前文档。

    Alt + Tab

    在打开的项目之间切换。

    Alt + Esc

    以项目打开的顺序循环切换。

    F6

    在窗口或桌面上循环切换屏幕元素。

    F4

    显示 “ 我的电脑 ” 和 “ Windows 资源管理器 ” 中的 “ 地址 ” 栏列表。

    Shift + F10

    显示所选项的快捷菜单。

    Alt + 空格键

    显示当前窗口的 “ 系统 ” 菜单。

    Ctrl+ 空格键

    输入法切换成小写字母

    Ctrl + Esc

    显示 “ 开始 ” 菜单。

    在打开的菜单上显示的命令名称中带有下划线的字母

    执行相应的命令。

    F10

    激活当前程序中的菜单条。

    右箭头键

    打开右边的下一菜单或者打开子菜单。

    左箭头键

    打开左边的下一菜单或者关闭子菜单。

    F5

    刷新当前窗口。

    BackSpace

    在 “ 我的电脑 ” 或 “ Windows 资源管理器 ” 中查看上一层文件夹。

    Esc

    取消当前任务。

    将光盘插入到 CD-ROM 驱动器时按 SHIFT 键

    阻止光盘自动播放。

    注:“这些操作相对记忆起来有点困难,我常用到的有这些 F2、Ctrl + A、Alt + Tab、F5 、Esc,尤其是Alt + Tab,你不妨试一试,要领是:用左手拇指按住Alt,食指或中指连续点击Tab,找到需要的窗口后两键一起松开。”

    对话框快捷键

    请按

    目的

    Ctrl + Tab

    在选项卡之间向前移动。

    Ctrl + Shift +Tab

    在选项卡之间向后移动。

    Tab

    在选项之间向前移动。

    Shift + Tab

    在选项之间向后移动。

    ALT + 带下划线的字母

    执行相应的命令或选中相应的选项。

    Enter

    执行活选项动或按钮所对应的命令。

    空格键

    如果活选项动是复选框,则选中或清除该复选框。

    箭头键

    活选项动是一组选项按钮时,请选中某个按钮。

    F1

    显示帮助。

    F4

    显示当前列表中的项目。

    BackSpace

    如果在 “ 另存为 ” 或 “ 打开 ” 对话框中选中了某个文件夹,则打开上一级文件夹。

    注:“这些操作与鼠标比起来,好象没什么优势,我觉着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辅助键盘快捷键

    请按

    目的

    右侧 SHIFT 键八秒钟

    切换 “ 筛选键 ” 的开和关。

    左边的 ALT + 左边的 SHIFT + PRINT SCREEN

    切换 “ 高对比度 ” 的开和关。

    左边的 ALT + 左边的 SHIFT + NUM LOCK

    切换 “ 鼠标键 ” 的开和关。

    Shift 键五次

    切换 “ 粘滞键 ” 的开和关。

    Num Lock 键五秒钟

    切换 “ 切换键 ” 的开和关。

    + U

    打开 “ 工具管理器 ” 。

    注:这些好象是为残疾人士设计的。

    自然键盘快捷键

    在 “ Microsoft 自然键盘 ” 或包含 Windows 徽标键( ) 和 “ 应用程序 ” 键 ( ) 的其他兼容键盘中,您可以使用以下快捷键。

    请按

    目的

    显示或隐藏 “ 开始 ” 菜单。

    + BREAK

    显示 “ 系统属性 ” 对话框。

    + D

    显示桌面。

    + M

    最小化所有窗口。

    + Shift + M

    还原最小化的窗口。

    + E

    打开 “ 我的电脑 ” 。

    + F

    搜索文件或文件夹。

    CTRL+ + F

    搜索计算机。

    + F1

    显示 Windows 帮助。

    + L

    如果连接到网络域,则锁定您的计算机,或者如果没有连接到网络域,则切换用户。

    注: + L好象只对WinXP有效。

    + R

    打开 “ 运行 ” 对话框。

    显示所选项的快捷菜单。

    + U

    打开 “ 工具管理器 ” 。

    注:如果你的键盘带有 ,对你常用的操作,你应该试一下。

    “ Windows 资源管理器 ” 键盘快捷键

    请按

    目的

    END

    显示当前窗口的底端。

    主页

    显示当前窗口的顶端。

    NUM LOCK + 数字键盘的星号 (*)

    显示所选文件夹的所有子文件夹。

    NUM LOCK + 数字键盘的加号 (+)

    显示所选文件夹的内容。

    NUM LOCK + 数字键盘的减号 (-)

    折叠所选的文件夹。

    左箭头键

    当前所选项处于展开状态时折叠该项,或选定其父文件夹。

    右箭头键

    当前所选项处于折叠状态时展开该项,或选定第一个子文件夹。

    注:除了上面列表中的常用操作外, Windows系统中还有很多快捷键可用,比如:PRINT SCREEN可将桌面拷贝到剪贴板,Alt+ PRINT SCREEN可将当前窗口拷贝到剪贴板,按住Ctrl,点击任务条可多选任务,等等。

  • 相关阅读:
    docker 数据卷 ---- 进阶篇
    docker 数据卷 ---- 基础篇
    python做基本的图像处理
    conv1d UpSampling1D aotoencoder 自编码代码摘录
    python daal test
    python dict 构造函数性能比较
    CNN autoencoder 进行异常检测——TODO,使用keras进行测试
    利用CNN进行流量识别 本质上就是将流量视作一个图像
    Deep Belief Network简介——本质上是在做逐层无监督学习,每次学习一层网络结构再逐步加深网络
    python pipe stdout 实现cat|grep 功能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554006164/p/1369759.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