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C校验


    一、什么是CRC校验

    CRC校验(即循环冗余校验)是数据通讯中最常采用检错纠错的一种校验方式,它广泛应用于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输中,以保证数据传输可靠性的一种差错检测措施。其特征是信息字段和校验字段的长度可以任意选定。循环冗余检查(CRC)是一种数据传输检错功能,对数据进行多项式计算,并将得到的结果附在帧的后面,接收设备也执行类似的算法,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CRC 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传输的数据当做一个位数很长的数。将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得到的余数作为校验数据附加到原数据后面。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的基本原理是:在K位信息码后再拼接R位的校验码,整个编码长度为N位,因此,这种编码也叫(N,K)码。对于一个给定的(N,K)码,可以证明存在一个最高次幂为N-K=R的多项式G(x)。根据G(x)可以生成K位信息的校验码,而G(x)叫做这个CRC码的生成多项式。 校验码的具体生成过程为:假设要发送的信息用多项式C(X)表示,将C(x)左移R位(可表示成C(x)*2R),这样C(x)的右边就会空出R位,这就是校验码的位置。用 C(x)*2R 除以生成多项式G(x)得到的余数就是校验码。
    任意一个由二进制位串组成的代码都可以和一个系数仅为‘0’和‘1’取值的多项式一一对应。例如:代码1010111对应的多项式为x6+x4+x2+x+1,而多项式为x5+x3+x2+x+1对应的代码101111。

    二、基本概念

    1.对应关系

    多项式和二进制数有直接对应关系:X的最高幂次对应二进制数的最高位,以下各位对应多项式的各幂次,有此幂次项对应1,无此幂次项对应0。可以看出:X的最高幂次为R,转换成对应的二进制数有R+1位。
    多项式包括生成多项式G(X)和信息多项式C(X)。
    如生成多项式为G(X)=X4+X3+X+1, 可转换为二进制数码11011。
    而发送信息位 101111,可转换为数据多项式为C(X)=X5+X3+X2+X+1。
     

    2.生成多项式

    是接受方和发送方的一个约定,也就是一个二进制数,在整个传输过程中,这个数始终保持不变。
    在发送方,利用生成多项式对信息多项式做模2除生成校验码。在接收方利用生成多项式对收到的编码多项式做模2除检测和确定错误位置。
    应满足以下条件:
    A、生成多项式的最高位和最低位必须为1。
    B、当被传送信息(CRC码)任何一位发生错误时,被生成多项式做除后应该使余数不为0。
    C、不同位发生错误时,应该使余数不同。
    D、对余数继续做除,应使余数循环。

    3.校验码位数

    CRC校验码位数 = 生成多项式位数 - 1。注意有些生成多项式的简记式中将生成多项式的最高位1省略了。

    4.生成步骤

    1、将X的最高次幂为R的生成多项式G(X)转换成对应的R+1位二进制数。
    2、将信息码左移R位,相当于对应的信息多项式C(X)*2R
    3、用生成多项式(二进制数)对信息码做除,得到R位的余数(注意:这里的二进制做除法得到的余数其实是模2除法得到的余数,并不等于其对应十进制数做除法得到的余数。)。
    4、将余数拼到信息码左移后空出的位置,得到完整的CRC码。

    三、举例

    【例】假设使用的生成多项式是G(X)=X3+X+1。4位的原始报文为1010,求编码后的报文。
    解:
    1、将生成多项式G(X)=X3+X+1转换成对应的二进制除数1011。
    2、此题生成多项式有4位(R+1)(注意:4位的生成多项式计算所得的校验码为3位,R为校验码位数),要把原始报文C(X)左移3(R)位变成1010 000
    3、用生成多项式对应的二进制数对左移3位后的原始报文进行模2除(高位对齐),相当于按位异或:
    1010000
    1011
    ------------------
    0001000
    0001011
    ------------------
    0000011
    得到的余位011,所以最终编码为:1010 011

    四、原则

    若设码字长度为N,信息字段为K位,校验字段为R位(N=K+R),则对于CRC码集中的任一码字,存在且仅存在一个R次多项式g(x),使得
    V(x)=A(x)g(x)=xRm(x)+r(x);
    其中: m(x)为K次原始的信息多项式, r(x)为R-1次校验多项式(即CRC校验和),
    g(x)称为生成多项式:
    g(x)=g0+g1x1+ g2x2+...+g(R-1)x(R-1)+gRxR
    发送方通过指定的g(x)产生CRC码字,接收方则通过该g(x)来验证收到的CRC码字。

    五、生成方法

    借助于模2除法则,其余数为校验字段。
    例如:信息字段代码为: 1011001;对应m(x)=x6+x4+x3+1
    假设生成多项式为:g(x)=x4+x3+1;则对应g(x)的代码为: 11001
    x4m(x)=x10+x8+x7+x4 对应的代码记为:10110010000;
    采用模2除法则: 得余数为: 1010(即校验字段为:1010)
    发送方:发出的传输字段为: 1 0 1 1 0 0 1 1010
    信息字段 校验字段
    接收方:使用相同的生成码进行校验:接收到的字段/生成码(二进制除法)
    如果能够除尽,则正确,
    给出余数(1010)的计算步骤:
    除法没有数学上的含义,而是采用计算机的模二除法,即除数和被除数做异或运算。进行异或运算时除数和被除数最高位对齐,按位异或。
    10110010000
    ^11001
    --------------------------
    01111010000
    1111010000
    ^11001
    -------------------------
    0011110000
    11110000
    ^11001
    --------------------------
    00111000
    111000
    ^11001
    -------------------
    001010
    则四位CRC校验码就为:1010。
    利用CRC进行检错的过程可简单描述为:在发送端根据要传送的k位二进制码序列,以一定的规则产生一个校验用的r位监督码(CRC码),附在原始信息后边,构成一个新的二进制码序列数共k+r位,然后发送出去。在接收端,根据信息码和CRC码之间所遵循的规则进行检验,以确定传送中是否出错。这个规则,在差错控制理论中称为“生成多项式”。
     
     
  • 相关阅读:
    (摘)Zebra打印机异常处理
    (摘)Chart Y轴设置为百分比
    关于ZFS、GPT、4K、Geom Label的一些说明
    (转)ASP.NET性能优化之分布式Session
    (转)WebService的事务处理
    SqlSever分页查询,仅扫描一次表
    (转)对.net系统架构改造的一点经验和教训
    字典树
    Ajax
    Lunix 命令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33debug/p/704912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