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TA实验作业(20分/题)
从PTA题目集中选出2个你最满意的题目完成以下内容,选择题目难度越大,分值越高,每题20分(每项5分)
1.1 6-1 使用函数求圆台体积 (10分)
1.1.1数据处理
数据表达:用了变量有 r_lower, r_upper, h,a,v。都为浮点型变量, r_lower, r_upper, h,为输入值,a,v因它们而求得。
数据处理:运用了算术表达式,主函数为#include<stdio.h>,被调函数为double volume_tc(double r_lower, double r_upper, double h),被调函数为双精度浮点型,实参为 double a。
1.1.2实验代码截图
1.1.3 造测试数据
输入数据 |
输出数据 |
说明 |
10 30 5 |
6806.78 |
符合答案 |
100 300 50 |
6806778.33 |
符合公式 |
10 300 50 |
727801.68 |
符合公式 |
... |
... |
公式正确 |
1.1.4 PTA提交列表及说明
编译错误:两次都把要求给写了下来造成int main重复。
1.2 7-3 求幂之和 (15分)
1.2.1 数据处理
数据表达:变量为 i,n,sum;都为整数型,i,n为赋值,sum为i,n求得。
数据处理:赋值表达式,算术表达式,for循环语句,#include<math.h>。
1.2.2 实验代码截图
1.2.3 造测试数据
输入数据 |
输出数据 |
说明 |
5 |
62 |
符合答案 |
10 |
2046 |
输出正确 |
2 |
6 |
输出正确 |
... |
... |
代码正确 |
1.2.4 PTA提交列表及说明
答案错误:将result打成sum答案错误,之前错误的地方以注意改正。
2.代码互评(5分)
曹锦荣的7.3代码截图
曾渊熙的7.3代码截图
我的代码截图
1:两者都注重基础,能让人更能看懂,我的过于简便。
2:曹锦荣的代码让人感觉太过僵硬,而我的代码总感觉有点偷懒,曾渊熙的代码很稳重。
3:我和曾渊熙能够活用#include<math.h>。能使用工具。
3.学习总结(15分)
3.1 学习进度条(5分)
周/日期 |
这周所花的时间 |
代码行 |
所学的知识点简介 |
目前比较迷惑的问题 |
第八周/10.19~10.25 |
10小时 |
100 |
开始了解了软件工程,学会了使用基本的c语言和markdown语法。 |
刚刚接触有很多的迷惑,只会机械的模仿 |
第九周/10.26~11.1 |
12小时 |
250 |
常量,变量,表达式,赋值等,数据表达与流程控制 |
只知道机械编码,没弄懂语句,语言的意义 |
第十周/11.2~11.8 |
14小时 |
370 |
开始细学流程控制和数据表达,学了判断,for语句 |
深入了解了,更对函数,表达式等意义的模糊 |
第十一周/11.9~11.15 |
16小时 |
450 |
函数的参数的使用 |
多重参数的更变很复杂,对于参数不是很了解,仅仅用于使用 |
3.2 累积代码行和博客字数(5分)
3.3 学习内容总结和感悟(5分)
3.3.1 学习内容总结
3.3.2 学习体会
可以适应程序语言的编程的作业了,对于编程也是熟悉了许多,编程的速度也加快了许多,实践出真知,在学习和编程的过程中慢慢的懂了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