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小程序——3、逻辑js文件


    逻辑层js文件

    微信小程序前端进行了层次划分,分为逻辑层和视图层。逻辑层实现对数据的加工和处理。与HTML页面相似,逻辑层使用JavaScript编写。逻辑层将数据处理后发送至视图层,同时接受视图层的反馈,官方在JavaScript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封装和修改,主要有以下:

    • 提供了App和Page方法,用来进行程序和页面的注册。
    • 提供了丰富的API,如扫一扫、支付等微信功能。
    • 每个页面有独立的作用域,并提供模块化能力。
    • 由于框架并非运行在浏览器中,所以JavaScript在Web中的一些能力无法使用。
    • 开发者所写的所有代码都将打包成一份JavaScript,并在小程序启动的时候运行直至销毁。

    用APP函数注册小程序

    每个微信小程序必须在app.js中进行程序注册并且只能注册一次。因此,主逻辑文件需要包含注册方法

    注册微信小程序直接使用APP()函数即可,在这个对象可指定小程序的生命周期函数。可定义以下三个生命周期函数

    • onLaunch:当小程序初始化完成时,会触发onLaunch,全局只触发一次。
    • onShow:当小程序启动或从后台进入前台显示,会触发onShow。
    • onHide:当小程序从前台进入后台,会触发onHide。

    使用Page函数注册页面

    微信小程序中每个页面需要使用Page()函数进行注册,与App()函数类似,Page()函数也需要一个JSON对象作为参数,其中可以定义页面的周期函数,还可编写自定义的函数来响应页面事件。更为重要的是,在参数中有一个名为data的属性,用来定义页面所需的数据。

    //index.js
    //获取应用实例
    const app = getApp()
    
    Page({
      data: {
        motto: 'Hello World',
        userInfo: {},
        hasUserInfo: false,
        canIUse: wx.canIUse('button.open-type.getUserInfo')
      },
      //事件处理函数
      bindViewTap: function() {
        wx.navigateTo({
          url: '../logs/logs'
        })
      },
      onLoad: function () {
        if (app.globalData.userInfo) {
          this.setData({
            userInfo: app.globalData.userInfo,
            hasUserInfo: true
          })
        } else if (this.data.canIUse){
          // 由于 getUserInfo 是网络请求,可能会在 Page.onLoad 之后才返回
          // 所以此处加入 callback 以防止这种情况
          app.userInfoReadyCallback = res => {
            this.setData({
              userInfo: res.userInfo,
              hasUserInfo: true
            })
          }
        } else {
          // 在没有 open-type=getUserInfo 版本的兼容处理
          wx.getUserInfo({
            success: res => {
              app.globalData.userInfo = res.userInfo
              this.setData({
                userInfo: res.userInfo,
                hasUserInfo: true
              })
            }
          })
        }
      },
      getUserInfo: function(e) {
        console.log(e)
        app.globalData.userInfo = e.detail.userInfo
        this.setData({
          userInfo: e.detail.userInfo,
          hasUserInfo: true
        })
      }
    })

    初始化数据

    初始化数据位于data中,初始化数据将作为页面的第一次渲染。data将以JSON的形式由逻辑层转换到视图层,所以其数据必须是可以转换成JSON的格式,如字符串、布尔值、对象、数组等。

    上述代码中定义了一个名为moto的属性,是一个字符串值。还有一个名为use Info的空对象。

    视图曾可以通过wxml对数据进行绑定。

    生命周期函数

    在Page()函数的参数中可定义当前页面的生命周期函数。页面的生命周期函数有以下几个

    • onLoad:页面加载完调用此函数,只会使用一次。以获取wx.navigateTo和wx.redirectTo及中的query
    • onShow:页面显示时调用此函数
    • onReady:页面初次渲染调用该函数,只会调用一次,代表页面准备完成,可以和视图层进行交互
    • onHide:页面隐藏时调用函数
    • onPullDownRefresh:下拉刷新调用函数,需要在config的window项中开启enablePullDownRefresh

    事件处理函数

    在视图层添加事件绑定,当触发事件时会执行page中定义的事件处理函数

    例如:

        <view bindtap="viewTap">单机测试</view>
    

    这是在wxml中定义的时间bindtab,值为viewTap表示一个事件处理函数的名称,在Page中需要定义如下:

    Page({
        viewTap:function(){
        console.log('view tap')
        }
    })
    

    这里的viewTap和上面wxml文件中viewTap的事件处理函数名称相同,这样用户在页面单击文字就会调用Page中的view Tab函数

    使用setData修改初始化数据

    为了更新数据,官方在Page对象中封装了一个名为SetData()的函数,使用这个函数可以更新data中的数据。该函数接受一个对象,以key,value的形式表示将this.data中的key对应的值改变为value。其中key可以非常灵活,以路径的形式给出。

    onLoad:function(){
        //更新数据
        this.setData({
            userInfo:userInfo
        })
    }
    

    上面这个程序使用this.setData函数更新了userInfo对象的数据

  • 相关阅读:
    今天VSS 了一把
    中文字母检索
    当心! 您也可能犯得js错 eval()不等于eval("")!
    腾讯微博邀请码2010年6月9日11:14:28
    存储过程原理
    腾讯微博邀请码2010年5月25日16:44:24
    《QQ我的好友想到的信息架构》
    8小时之外(Beyond the 8 Hours)
    超搞笑漫画比喻!如果浏览器是出行工具
    Nginx环境下配置PHP使用的SSL认证(https)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20145336yang/p/850745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