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1、java中的错误都会被包装为对象这是书上的一句原话,我的理解就是,在java这个大环境中,就像是流水线工厂一样,代码的编译就是进行流水线作业,代码输进来,开始的时候就是打包封装,但是这个时候你是不知道产品的好坏,所以要进行筛选就是编译,好的产品就通过了筛选,可以离开工厂,就是编译成功将编译结果展示给我们看;那个偶有坏的产品,就是错误,其实他们也已经被包装为对象了,但是因为是次品所以不能出工厂,也就是不能给我们展示, 就像工厂中的红色指示灯一样,我们看到的只是红色的错误原因。但是毕竟次品也是有利用价值的,所以我们进行废物利用,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 try 借用catch进行捕捉错误对象try可以分离错误对象中那个错误关键点,也可以理解为把一锅汤中的老鼠屎挑了出去,在编译过程中就是跳过了错误点,进行其他可行部分的编译。
2、之前我们学过了继承,所以万一错误错误对象中有继承关系的话我们是不可以直接使用上面的方法进行废物利用的,所以我们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需要一种高级版废物利用方法, throws ,没错就是抛弃之前的父类或是一切异常类型,就是像放下一切重新做人了一样,这样的话编译就又可以进行下去了,而且java为了加快改造利用的速度特别在JKD7开始可推出了 catch2.0版本——Multi-catch
3、第九章主要讲的是数组,关于数组之前的学习中有了大致的了解,java中的数组相比较C语言来说,有他方便的一方面就是第九章所讲的内容,不方便的一方面是之前的内容,就想无法修改已经定义的数组的长度。本章内容中讲数组的对象收集,可以应用带各种排序中。
3.1收集对象的行为,像是新增对象的add()方法、移除对象的remove()方法等,都是定义在java.util.Collection中。既然可以收集对象,也要能逐一取得对象,这就是java.lang.Iterable定义的行为,它定义了iterator()方法返回java.lang.Iterable操作对象,可以让你逐一取得收集的对象。
3.2收集对象的共同行为定义在Collection中,然而收集对象会有不同的需求。如果希望收集时记录每个对象的索引顺序,并可依索引取回对象,这样的行为定义在java.util.List接口中。如果希望收集的对象不重复,具有集合的行为,则由java.util.Set定义。如果希望收集对象时以队列方式,收集的对象加入至尾端,取得对象时从前端,则可以使用java.util.Queue。如果希望Queue的两端进行加入、移除等操作,则可以使用java.util.Deque。
好的书上的话就是那么些,我也不为了充版面进行码书了,我自己对于第九章学习的收获,在使用进行排序或是对象收集,数据处理的时候,就可以使用第九章内容了,我学到的主要是借用不同的结构进行实际处理,线性,堆栈,队列,泛型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注意对于的数据处理先后即可。
代码调试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本周的学习中,主要的问题来自于在使用java编写数据结构中的算法问题,因为是否选需要定义对象,对于一个排序算法的设计过程中,其中的中间变量的定义类型和是否需要赋初值时,java和C中还是有一定的区别,解决办法是借用编译软件的辅助纠错工具和改变改进了算法,减少了中间变量。
其他(感悟、思考等,可选)
在本周的学习中书上代码比较多,由其是第一次见识到了五十行以上的长代码,在敲的时候因为开始的不是很理解,导致自己有次看串了行,编译的时候总是有错误,后来发现了这点,我删除了之前的建的class,然后先去看书,在基本理解代码之后重新敲代码,这次因为有着之前的经验和自己的对于代码的理解,中间也丢了几行代码但是自己在敲的时候,发现了程序缺了东西,立马就补了回来。
而且现在我们最近在做数据结构的实验,在之前写大致的实验预习代码的时候,我就是使用的JAVA语言,实验要求是几个排序算法解决问题,之前我用的思想其实基本上和C语言中的思想差不多,就是用java语言表达了出来,像是冒泡排序,但是第九章Sort系列给了我新的思路,打算之后改进代码的时候,结合书上的内容,进行一定改进,希望在之后的学习中,可以将JAVA语言和其他科目的编程实验进行融会贯通,不要只是学过了就是学过了。
以下代码托管情况
第二页
学习进度条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 博客量(新增/累积) |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 重要成长 | |
---|---|---|---|---|
目标 | 4500行 | 25篇 | 350小时 | |
第一周 | 100/100 | 1/2 | 15/15 | |
第二周 | 150/250 | 1/3 | 12/27 | |
第三周 | 400/650 | 1/4 | 22/49 | |
第四周 | 510/1160 | 1/5 | 32/81 | |
第五周 | 831/1991 | 1/6 | 35/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