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IS数据库设计


    • 空间数据库设计的原则与标准
    • 空间数据设计的基础知识
    • GIS数据库概念设计
    • 编码体系设计
    • 空间数据库功能设计
    • 空间数据库安全设计
    • 空间数据库设计实例(武汉排水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方案)

    一、空间数据库设计的原则与标准

    二、空间数据设计的基础知识

    三、GIS数据库概念设计
    1、GIS数据库概念模型
    它是数据库的全局逻辑数据视图,是数据库管理员所看到的实体、实体属性和实体间的联系。

    概念模型设计任务:

    • 概念数据库模式设计。以需求分析阶段所提出的数据要求为基础,对用户需求描述的现实世界通过对其中信息的分类、聚集和概括,建立抽象的高级数据模型(如E-R模型),形成概念数据库模式
    • 数据库表的设计。考察需求分析阶段提出的数据库的具体实体,形成数据库实体表的高级说明

    2、GIS数据库概念设计内容
    1)数据库的宏观地理定义:主要指对数据库比例尺、地图投影和坐标系统的定义。
    2)数据库的地理特征设计;对于各种地理特征有关的属性数据中以什么几何形式表达进行设计。
    3)数据库表格及其关系的设计表达:对与地理特征有关的属性数据在数据库中表达方式的设计。
    4)数据库划分与结构设计
    5)数据库间的访问设计
    6)数据库总体设计的评定;根据数据库的应用目的和数据内容及使用方式来评价前面三步的设计结果,进行统筹的考量。
    7)数据库概念模型的起草;将GIS数据库的概念设计起草成正式的文件,作为后面详细设计时参考。

    3、GIS数据库的概念模型设计流程

    4、GIS数据库的概念模型设计步骤

    • 通过用户需求调查与分析,提取和抽象出GIS数据库中所有的实体确定各子数据库和各子数据库之间的关系结构
    • 具体确定各个实体的属性。要求尽可能减少数据冗余,方便数据存取和操作,
    • 并能实现正确无歧义地表达实体
    • 根据系统数据流图及实体的特征正确定义实体间的关系
    • 根据提取、抽象和概括出的系统实体、实体属性以及实体关系绘制空间E-R图根据划分的标准和原则对这些单元的E-R图进行综合,并对其进行调整和优化,
    • 使其能够无缝地形成为一个整体
    • 将空间E-R图转化为适合GIS软件和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模型。空间E-R模型是面向现实世界的,要将其在空间数据库中进行实现,必须转化成相关的GIS软件和数据库支持的模型
    • 各子数据库间的访问与数据接口设计

    设计方法:

    5. GIS数据库的划分

    6. GIS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集中式

    分布式

    7. GIS数据库模型(ER)设计

    层次模型

    网状模型:多对多

    关系模型

    面向对象模型

  • 相关阅读:
    常用的输出方法
    使用Action()和ActionLink()生成链接
    "??"运算符
    使用路由数据
    路由匹配总结
    routes.MapRoute()定义路由的要求
    控制器和视图数据传递小结
    跨请求数据传递TempData
    Redis安装创建
    JAVA获取当前时间加一天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2008nmj/p/1576975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