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QL Serever学习12——数据库的备份和还原


    公司的服务器奔溃了,事先没相应的保护措施,使得公司遭到了较大损失,为了以后不再出现类似事件,在系统中引入备份机制,使得数据库被破坏后损失降到最低。

    数据的导出和导入

    数据转换服务

    数据转换服务DTS(Data Transmission Service)提供数据传送功能,可以通过交互操作从不同的数据源中导入数据,数据的来源特性可以用于查询数据的导入时间,地点以及运算方法。

    数据的导入和导出是以相同格式读写数据,从文本或者oracle书库中导入数据到sqlserver,DTS也可以将sqlserver数据导出到一个ODBC数据源或者Excel表。

    数据转换数据源类型

    使用数据转换服务导入与导出,可以连接到以下数据源:

    • 大多数OLE DB和ODBC数据源
    • 文本文件
    • 一个或多个sqlserver实例
    • oracle,informix,Access,FoxPro数据库
    • Excel工作表格

    销售管理数据库数据的导出和导入

     

    注意:这个Excel文件需要提前建立的,否则没选项

     

    可以预览导出的数据

    然后去对应的目录打开Excel文件

    导出的效果如图

     

    导出查询语句的数据

    如果需要导出的数据并不是一个对象,而是需要从数据表检索的数据,可以使用查询语句来规定导出数据的范围

    基本步骤和上面一样

     

    导入数据

    导入外部Excel的步骤和导出的步骤类似,只是个别设置正好相反

    将Excel中买家工作表导入销售管理数据库的买家表

    这里可以先预览一下导入的数据

    注意:这里如果导入的Excel如果有空行,由于主键是唯一的,可能会报错(主键ID为空格)

     

    数据导入进去了

    数据库的备份和还原

     由于理论知识太多,不如先来一个实际操作感受一下数据库的备份

    销售管理数据库备份

    公司的日常运行情况为早上8点营业,中午11点30休息,下午13点30营业,晚上8点下班,通常每天晚上5点到8点为销售比较集中的时间。

    根据这个情况,可以分析出,数据库每天的首次运行时间应该是早上8点,结束的时间是在晚上8点,所以每天晚上下班后应该对数据库进行一次完整备份,并且每进行一次完整备份后,上次的备份文件就不需要保存了。

    在每天的运行过程中,11点30分会有一次休息情况,此时应该进行一次差异备份,所有的备份都备份到指定的备份设置中。

    依据分析,制定备份方案:立即完成一次完成备份,然后执行每晚8点进行一次完整备份,并删除上次备份,最后每天中午11点30进行一次差异备份。

    创建备份设备

    指定设备名称和备份的地址

    销售管理的完整备份

     

    设置源数据

     设置备份集信息

    根据要求,每天晚上8点都会进行一次完整备份,前一天的备份就不需要了,备份过期时间应该是1天,所以这里选择晚于按钮,设置1天

     

    目标信息

    确认备份

    备份计划制定

    普通数据库人工操作可以,但是如果每天晚上8点都进行一次完整备份,既不方便也很难保证,所以,通过sqlserver中的维护计划功能完成。

    将工具栏的“备份数据库任务”拖动到右边的任务窗口

    双击红叉,打开“备份数据库任务”窗口

    备份类型选完整

     

    数据库选择“销售管理”

    备份过期时间设置为晚于1天

     然后确定

     

    也可以先点击“查看T-SQL”查看sql

     计划制定

    打开作业计划属性

    完成,保存即可。

    差异备份

    接下来是每天中午11点30的差异备份,步骤类似

    确定,保存

    还原数据库

     选择需要还原的数据库,右键,任务,还原,选择数据库

    数据库备份机制

    数据库故障类型

    数据库故障类型可以归为5种:

    • 事务故障,事务执行到最后没有正常提交,有的可以通过事务程序本身发现,有的是非预期的,事务程序不能处理。
    • 系统故障,操作系统故障,CPU故障,DBMS代码错误,突然停电,这是内存内容,尤其是缓冲区内容丢失,但是存储在外存的数据未受影响。
    • 介质故障,磁盘损坏,磁头碰撞,瞬时磁场干扰,虽然发生可能性最小,但是破坏性最大,数据无法恢复。
    • 计算机病毒,一些恶意人为编制的计算机程序破坏。
    • 用户操作错误,用户有意无意的删除数据库中有用数据或加入错误数据

    数据库备份类型

    sqlserver备份方式有4种:

    • 完整备份,备份整个数据库,包括用户表,系统表等,还有事务日志,需要较大空间,备份时间长。
    • 差异备份,是完整备份的补充(需要先还原完整备份),比完整备份小,速度快,因此可以经常使用。
    • 事务日志备份,备份事务日志内容,可以使用事务日志备份将数据库还原到故障点,但是必须先还原完整备份,然后依次还原每个事务日志备份。
    • 文件和文件组备份,备份某些文件,可以分多次来备份数据库,避免大型数据备份的时间过长,当数据库文件非常大,采用这个备份很有效。当数据库文件损坏,可以只还原被损坏的文件或文件组,从而加快了还原速度。

    设计备份策略

    sqlserver中可以将数据库备份到磁盘或者磁带,备份到磁盘有2种方式:

    • 文件方式
    • 备份设备方式

    2种方式都体现为文件形式

     备份数据库主要考虑:

    • 备份时间
    • 时间间隔
    • 备份方式
    • 备份地方

    如果数据库中数据变动比较频繁,可以使用3种备份方式交替使用。

    比如,每天下班时做一次完整备份,在做完完整备份之前每隔8小时做一次差异备份,做完2次差异备份之间每隔1小时做一次事务日志备份。

    这样,一旦数据库发生损坏,可以将数据还原到最近1小时以内的状态,同时又能减少数据库备份数据的时间和减少备份数据库文件的大小。

    备份设备

    数据库系统中专门用来存储备份数据的物理设备,常用的设备包括磁盘备份设备,磁带备份设备,命名管道备份设备

    其中磁盘备份设备是最常用的。他的物理名称是备份地址和文件名的组合,如“D:ackupack20180826.bak”,他的逻辑名称存储在sqlserver的sysdevices系统表中,如销售管理备份20180826.

    数据库还原方式

    大致有4种:

    1. 完整备份还原
      1. 无论是做完整备份还原,差异备份还原,事务日志还原,第一步都是做完整备份还原。
    2. 差异备份还原
      1. 完整备份还原之后,还原最后一次做的差异备份。
    3. 事务日志备份还原
      1. 这个比较复杂,例如某个数据库在每周日做一次完整备份,每天晚上21点做一次差异备份,在白天每3小时做一次事务日志备份。
      2. 假设在周五早上8点发生故障,那么还原的步骤是:
        1. 还原周日的完整备份
        2. 还原周四晚上21点做的差异备份
        3. 依次还原差异备份之后的事务日志备份,就是周四晚上24点,周五早上3点,周五早上6点所作的事务日志备份
    4. 文件和文件组备份还原
      1. 如果数据库某个文件损坏了,可以使用该还原模式
      2. 注意,还原之前查看数据使用状态,如果有其他人在使用,则无法还原数据库。

    还原模式设置

    还原模式分为3种:

    简单模式,可以将数据库还原到上一次备份,因为没有日志备份,只能还原到最近备份数据库的时间,而不能还原到特定的时间点。

    完整模式,保留了事务日志,没有还原到故障点。

    大容量日志模式,记录大多数大容量操作,完整记录其他事务,通常作为完整还原模式的补充。

    ok,数据库备份的原理就说到这里。

  • 相关阅读:
    Salesforce Javascript(四) 展开语法 ...
    salesforce零基础学习(一百零二)Limitation篇之 CPU Limit
    salesforce lightning零基础学习(十七) 实现上传 Excel解析其内容
    php orm的C扩展 ycdatabase
    php ice框架
    不错的PHP扩展
    php的各种序列化对比
    ubuntu 使用tree打印树形结构
    文件写入速度对比
    服务器cli模式下的定时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1906859953Lucas/p/953728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