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线架构师阅读指南-阅读感想02


    通过第一次阅读我对什么是架构,什么是概念架构和细化架构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课上又通过老师的实例讲解让我有了很大的启发。

    本次阅读架构师实践指南前五章对里面的内容做了初步的总结虽然有的地方理解的还是不够透彻,但是我相信通过努力总会进步。

    ADMEMS(ArchitectureDesign Method has been Extended to Method System)方法通过三个阶段和1个贯穿环境来覆盖“需求进,架构出”的架构设计完成工作内容。其中“3个阶段”是指预备架构阶段(PA(Pre-architecture)阶段:把握需求特点,确定架构驱动力)、概念架构阶段(CA(Conceptual Architecture)阶段:根据重大需求,确定概念架构)、细化架构阶段(RA(Refined Architecture)阶段:细化架构设计,关注不同视图),“1个贯穿环节”是指对非功能目标的考虑。

    总结如下:

    1、功能需求、质量属性、约束共同决定了架构,是架构设计成败的关键所在。

    2、让架构师全程参与需求分析工作。

    3、需求与架构并行进行的前提是:明确的业务需求;全面的用户需求;典型的行为需求。

    4、PA阶段四个步骤:需求结构化;分析约束影响;确定关键质量;确定关键功能。

    5、概念架构是大型系统架构设计成败的关键。

    6、概念架构设计阶段,对关键功能进行鲁棒图建模。

    7、高层分隔的两种实践套路:切系统为系统;切系统为子系统

    8、细化架构和概率架构之间存在这如下典型差异:

       接口:细化架构中,接口占据非常核心的地位,而概念架构不关心

      子系统:细化架构重视通过子系统和模块来分割整个系统,并且子系统有明确的接口。

       交互机制:细化架构中的交互机制应是“实在”的,如基于接口编程、消息机制和远程调用方法等。

    9、方案和架构的联系与区别如下:

       方案包含一定的架构内容

       方案设计的架构基本在概念架构一级

       架构设计的工作还远未完成

    10、五视图包含如下几个视图:

      逻辑视图;开发视图;运行视图;物理视图;数据视图。

    11、划分子系统的实践策略归纳为:分层的细化;分区的引入;机制的提取。

    架构设计关注点分寓原理示意图

    12、4个通用设计原则:

          职责不同的单元划归不同子系统

          通用性不同的单元划归不同子系统

          需要不同开发技能的单元划归不同子系统

          兼顾工作量的相对均衡,进一步切分太大的子系统。

     

    逻辑架构设计的整体思维套路

    13、通过质疑“对不对”和“好不好”,可以发现新职责,或者调整协作方式。

     

    质疑并推进设计的深入

    14、13.3.3章节案例示范

    15、数据分布策略:独立;集中;分区;复制;子集;重组。

  • 相关阅读:
    2017浙江工业大学-校赛决赛 猜猜谁是我
    2017浙江工业大学-校赛决赛 竹之书
    2017浙江工业大学-校赛决赛 小M和天平
    2017"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
    2017"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
    2017"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
    2017"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
    2015-2016机器人操作系统(ROS)及其应用暑期学校资料汇总 ROS Summer School 持续更新
    2016“智能无人系统”暑期学校总结
    ROS_Kinetic_20 ROS基础补充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1502762920-com/p/1309594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