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零开始-介绍一些学习方法和工具


    一、开通博客的原因

    自己开通博客主要有几个原因:

          1.自己以前学习效率底下,没有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最近恶补学习方法对自己收益很大,所以写下来让自己随时翻阅并灵活运用。

           2.自己的学习笔记太过散乱(喜欢用A4纸做笔记),每次复习总要浪费一段时间进行寻找,所以想记录在博客上。

           3.听说写博客会自己面试的筹码  :)手动滑稽

           

    二、各种方法:

          这里自己整理了一些学习方法和工具,希望自己以后能够灵活的运用,科学的进行学习提高效率。

    1. 阅读的方法

    RIA读书法

           也叫便签学习法,读书是让书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我们不应该追求数量不追求质量。我们读书是想让书丰富我们的知识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我们的行为,而把知识用起来。该方法来源于《这样读书就够了》具体使用步骤如下:

                  1.   R: 在读书时,遇到某一个心动的片段,停下来,画出来。

                  2.    I: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达到理解知识本身是什么的程度。即将书中有启发的观点用自己的话重述,写在第一张便利贴上。

                  3.    A1 回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通过反思自己的相关经验,让知识与自己有关,写在第二张便利贴上。

                  4.    A2: 写下针对知识自己可以如何进行下一步,让知识应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让我们变得更好,并写在第三张便条上面。

             将这三张便签贴在书中,并贴上一张小小的指示标签提醒你这里有你留下的便签。将一本书读完之后,将所有的A2便签取出来贴在醒目的地方,提醒自己运用新方法改变行为。

    2.记笔记的方法 

          

    5R笔记法

             也叫康奈尔笔记法,我做笔记一般只会机械的一点重点,差不多都是老师讲的话(所以一般听网课才记笔记),方便之后总结用。总感觉自己的不够科学,但是好学习方法又没人教,只有自己找。具体步骤如下:

                 1.记录(Record)。在听讲或阅读过程中,在主栏(将笔记本的一页分为左小右大两部分,右侧为主栏,左侧为副栏)内尽量多记有意义的论据、概念等讲课内容。
                  2.简化(Reduce)。下课以后,尽可能及早将这些论据、概念简明扼要地概括(简化)在回忆栏,即副栏。
                  3.背诵(Recite)。把主栏遮住,只用回忆栏中的摘记提示,尽量完满地叙述课堂上讲过的内容。
                  4.思考(Reflect)。将自己的听课随感、意见、经验体会之类的内容,与讲课内容区分开,写在卡片或笔记本的某一单独部分,加上标题和索引,编制成提纲、摘要,分成类目。并随时归档。
                  5.复习(Review)每周花十分钟左右时间,快速复习笔记,主要是先看回忆栏,适当看主栏。
               这种做笔记的方法初用时,可以以一科为例进行训练。在这一科不断熟练的基础上,然后再用于其他科目。
               
     

               图文详解:

       

     
     
     
     
     
     
     

               康奈尔笔记系统把一页纸分成了三部分大概下面这样。 

                                                                   康奈尔的笔记记录法

                            

    3.总结的方法

     思维导图

             我会使用思维导图使用用来构建自己的知识树,因为现在画思维导图的工具特别多。如何应用直接给出东尼•博赞在《思维导图》中给出的为教材做思维导图的步骤:

    (1) 快速浏览、翻阅全书或整篇文章,对其内容的组织得出一个初步的印象。

    (2) 编制一个时间方案,用以研究并确定在这段时间里必须涉及的材料内容和数量。 

    (3) 给这个领域已经知道的内容画一幅思维导图,以建立联想性思维“抓钩”。

    (4) 用一个小型思维导图确立这个学习阶段希望达到的目的和目标,并完成一幅不同的思维导图,用来回答在次学习阶段必须回答的所有问题。

    (5) 再总览以下全书或这篇文章,看看目录、主要的标题、结果、结论、小结、主要的示意图或者图片,和其他一些映入你眼帘的重要内容。这个过程会给你为全书或这篇文章画的新思维导图一个中央图和主要分支(或者基本分类概念)。

    (6) 现在,转到预习阶段,看一看有没有材料还未包括在概览中,特别是每段、每节和每章开头和结尾,因为这些地方往往集中了最为重要的信息,然后把它们加入到思维导图中去。

    (7) 下一步是内查。这时,你可以解决大部分的学习难题,但仍会跳过一些主要的问题区域。对全书或文章的其他部分熟悉以后,你就会发现已经很容易理解各段落的意思,并快速地完成思维导图。

    (8) 最后是复习阶段,你可以回到一些早先跳过去的、 比较困难的部分,回头看看全书或文章,以便回答剩下的问题,或者填完没有填的空。这时你可以完成思维导图的笔记。

            具体用法如上,其实思维导图的用法特别的多,你可以把它运用到你生活的大多部分。

            记完了思维导图笔记以后,应该定期复习所记内容,以保持理解力和对所学东西的记忆。下面是一些要点:

         对于一个小时的学习内容.最佳的复习间隔和每次的时间限制如下所示:

            10分钟后——复习10分钟

            24小时后——复习2-4分钟

            1周后——复习2分钟

            1月后——复习2分钟

            6个月后——复习2分钟

            1年后——复习2分钟

       这道信息从此就进入长效记忆并存储起来。

       与其每次复习时把原图看一遍,不如把尚记得的内容再次快速地做一次速射思维导图。这证明你可以在不借助任何东西的情况下记住所学的东西。你可再次回过头来看原图进行检查,调整一下不符合的地方,并强化任何回忆不恰当或回忆模糊的地方。

    4.时间规划

             这里我们要提到一个概念叫做精力管理,精力管理不是用日程表把自己的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而是全情投入”,更高效率的把握时间。我以前就是犯了这个毛病,觉得整天呆在图书馆的人才牛,其实更高效的把握时间才是最重要的,毕竟比起整天呆在图书馆学习,生活还有更多有意思的事可以做。

     

    番茄工作法

                其实自己一直在使用番茄工作法,大一在别人的推荐下买了诺特伯格的《番茄工作法图解: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看了之后感觉效果不错,就运用上了。但是感觉太转移注意力,动不动就看时间到了没有到,所以就只用了番茄工作法的一部分时间的度量,每次自己规定学习多少个番茄时间(但是没有休息)。现在发现其实自己的效率也不高,很多时候会走神。番茄工作法的步骤如下:

           

    1、每天开始的时候规划今天要完成的几项任务,将任务逐项写在列表里(或记在软件的清单里)
     
    2、设定你的番茄钟(定时器、软件、闹钟等),时间是25分钟。
     
    3、开始完成第一项任务,直到番茄钟响铃或提醒(25分钟到)。
     
    4、停止工作,并在列表里该项任务后画个X。
     
    5、休息3~5分钟,活动、喝水、方便等等。
     
    6、开始下一个番茄钟,继续该任务。一直循环下去,直到完成该任务,并在列表里将该任务划掉。
     
    7、每四个番茄钟后,休息25分钟。
     
    在某个番茄钟的过程里,如果突然想起要做什么事情——
     
    a.非得马上做不可的话,停止这个番茄钟并宣告它作废(哪怕还剩5分钟就结束了),去完成这件事情,之后再重新开始同一个番茄钟;
     
    b.不是必须马上去做的话,在列表里该项任务后面标记一个逗号(表示打扰),并将这件事记在另一个列表里(比如叫“计划外事件”),然后接着完成这个番茄钟。
     
            以上学习方法是我觉得不错的,我会努力学习灵活运用的,为了更科学的学习。以后会以自己的实际的学习经验对这篇文章进行修改。望大家共勉。ps.以上大多步骤都是在百度百科上找的,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写的比他们还好,大家看不懂的话,自行百度把!

    三、工具

            我在寻找一些可以帮我们学习以上学习方法的工具,找到我觉得可以的我会放到这里。

            RIA读书法:三种不同颜色的便签

                    

             

                     思维导图工具:XMind 免费版也挺强大的 进入

                     番茄工作法:以前用过一个app叫我要当学霸,里面带有番茄时间,当然可以设定学习时间。学习时间其他软件是打不开的,可以设置软件白名单。但是里面有个社区,每次总是都喜欢在里面逛忘了时间。

                      现在我都是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录一天的学习计划分配好番茄时间的个数,每当进行一个番茄时间我都会写下这个番茄时间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对番茄时间逐个完成。

     

  • 相关阅读:
    MySQL源代码解读(二)
    MySQL源代码解读(一)
    C语言中如何对串口进行操作
    mysql 运行概图
    Yacc 与 Lex
    外键建索引
    提高SQL查询效率
    MySQL源代码分析:(1)Main函数
    Linux "could not open default font 'fixed'."
    转帖 浅析ARM汇编语言子例程设计方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1024/p/862868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