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yu.乐鱼两会期间,灵活就业及相关从业者就业保障问题再度成为热议话题。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国内灵活就业人员已突破2亿人,占劳动人口的比例接近三分之一。今年2月,京东、美团陆续出台政策为平台的灵活就业人群缴纳五险一金,不少观点认为,这意味着一场关于新型就业形态的社会认知革命正在发生,稳定全职的外卖骑手开始享有与白领同等的社会保障权益,“灵活就业”将不再是权宜之计的代名词,而是青年人职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选择。值得一提的是,就业代表着重要的民生,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未来,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将如何选择,成为现阶段就业问题的重中之重。
有调研显示,相较于外卖骑手这类传统更偏体力劳动方向的灵活就业,互联网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热爱与技能就业结合的新职业——“游戏陪玩师”。某头部陪玩平台数据显示,其注册陪玩师中,25岁以下群体占比68%,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达42%,职业满意度高达81%。这种将兴趣转化为生产力的新型就业形态,正在悄悄改写青年职业选择的底层逻辑。
游戏陪玩:Z世代数字经济新消费
据智研瞻发布的《中国游戏陪玩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Q1中国游戏陪玩行业市场规模已达239.28亿元。根据预测,2024-2030年中国游戏陪玩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率将保持在32%-36%之间,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536.84亿元。这个由Z世代主导的消费市场有鲜明的代际特征:用户年均消费金额达1286元,45%的用户每周下单3次以上,73%的消费者认为陪玩服务能有效提升游戏体验。在《王者荣耀》《原神》等头部游戏的社交生态中,陪玩服务已成为仅次于皮肤购买的第二大付费场景。
在全球视角下,游戏陪玩产业同样呈现爆发态势。Newzoo数据显示,游戏衍生服务市场增速正超越游戏本体增速。美国平台GamerSensei估值突破5亿美元,东南亚市场陪玩订单量年增300%,这种全球化趋势印证了游戏陪玩作为新型数字消费品的普适价值。
事实上,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观念的转变,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需求将不断增加,游戏陪玩作为一种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服务模式,将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相关从业者介绍,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专业陪玩不仅要精通各类热门游戏,还需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和提供充沛的情绪价值,同时根据玩家的游戏风格和需求,灵活调整策略,提供个性化的陪玩服务。专家也有过预测,认为未来几年游戏陪玩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形成“体验经济”趋势,成为游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现在的游戏陪玩产业已经相对成熟,玩家可以通过游戏陪玩平台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陪玩师,享受个性化的游戏体验。同时产业规范也更加完善,相关协会及头部企业也在不断草拟和出台政策,规范从业者服务,制定准则和考核机制。例如,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电子竞技分会颁布《游戏陪玩师团体标准公告》,明确规定游戏陪玩师作为正式职业的职业准则,同期上线的还有“游戏职业技能认定平台”,通过平台认定可获取专业证书。
随着陪玩行业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演变,一些新的消费场景也不断延伸出来:一些陪玩平台推出了“陪玩+直播”的模式,玩家不仅可以在游戏中与陪玩师互动,还可以通过直播观看陪玩师的游戏过程,进一步增强游戏的沉浸感和互动性。这类新型消费场景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玩家的娱乐方式,也为游戏产业带来了新的盈利模式。
技能就业新路径:游戏陪玩师
游戏陪玩的兴起,不仅带动了新消费,还为灵活就业提供了新的机遇。据了解,游戏陪玩作为一种新兴的灵活就业形式,正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据了解,在一些平台中,游戏陪玩师时薪已经可以突破500元,部分明星陪玩师年收入超百万。相关行业分析指出,游戏陪玩行业在一定程度上让数字技能提供者的技能“货币化”成为可能。
据了解,面对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游戏陪玩平台创造的就业岗位正呈现逆周期增长。事实上,早在2022年年初,人社部下属的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指导的《腾讯助力新职业与就业发展报告(2022)》就显示,在公布的数字生态下147个新职业中,“游戏陪练师”及“电子竞技运营师”被评估为稳定期数字生态职业,每个职业将为行业相关领域带来约50万—100万的就业岗位。
毫无疑问,游戏陪玩是数字经济发展下新消费服务升级下产生的新职业,这种平台+个人的就业模式,让各个层面不同的技能拥有者都可以实现游戏服务的提供,从而获得更多全职和兼职的灵活就业机会的可能。在部分青年待就业者中,游戏的渗透率较高,对于仍未找到合适工作的青年来说,将游戏陪练师作为缓解就业压力、实现个人劳动价值的方式是可取的。据了解,当前该领域就业规模超过千万,遍布在全国的一二三线等众多城市,北京、上海、江苏、西安、广州、成都、重庆等地为从业人员高密度聚集区。另外,山东、浙江、安徽、湖南、辽宁等地的电竞小镇建设也带动了周边省市相关领域的就业发展。
当“数字游民”成为人社部十四五规划的关键词,当“新个体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游戏陪玩师的崛起绝非偶然。这个职业群体既享受着数字经济的技术红利,也承担着破解青年就业困局的历史使命。据预测,未来,中国游戏陪玩市场规模将持续突破,带动更多青年灵活就业。可以说,在这个虚拟与现实深度融合的新时代,游戏陪玩不仅是一种消费选择,更是Z世代用数字技能重构职业未来的宣言书。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