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这是2016年8月左右写的一篇文章,虽然过去了半年时间,不过里面的一些看法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一直从事物联网领域相关的工作,前不久也陆陆续续写过几篇关于物联网的文章,对物联网的前景是一直看好的,但是具体实施起来,要真正让物联网项目落地,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最近一两年实施了几十套污水监控、垃圾监控等物联网系统,并且现在也一直在实施部署物联网养殖监控系统(目前已经实施了近十套)就深有感触。单就落地这一点来说,当前的物联网项目有点类似智能家居,前景很美好,但近十多年的发展,除了一些高档住宅外,智能家居并没有进入寻常百姓家,个中原因是值得玩味和深思的。
互联网时代催生了阿里、腾讯、百度等网络公司巨头,移动互联网时代也让小米、乐视、滴滴打车脱颖而出。相对十倍百倍于互联网市场的物联网时代,人们的期望更大,希望能从中诞生出更伟大的公司。
希望是美好的,但是现实也是残酷的。
对互联网来说,一切是“数字”的,但是对物联网来说除了“数字”,更是“原子”的,针对“数字”来说边际成本近乎为零,但是对“原子”来说,却不尽然。周鸿祎在7月16日,极客公园举办的奇点大会上,就这样说:我原来鼓吹过硬件应该免费,智能硬件被很多人给忽悠了,包括我自己!
其实不仅仅硬件本身需要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其中的隐含成本。虽然智能家居没有发展起来,但是智能安防却越做越成熟,摄像头监控方案的性价比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稳定实用。云计算虽然发展了很多年,除了虚拟主机的相关的业务外,所谓的物联网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也并没有落实到各种各样的项目中来,反而当前“直播”却很火,“直播”火的背后是云平台的直接获利(相对于物联网数据,门户文字新闻及图片,视频是最消耗流量的,也是最直接的流量变现方式)。
我从2001年开始做工控项目,多年的项目实施感悟,在我眼中所谓的隐含成本,其实就是实施成本和维护成本,其中维护成本是隐含成本中,最不确定,也有可能是最致命的成本。为什么智能家居没有做起来,智能安防却如火如荼?智能安防相对于智能家居,虽然也是系统,但是简单地说,就是各种摄像头的集成,最终呈现也比较简单,就是在各种监视器中呈现摄像头获取的视频画面。项目实施过程中也不需要特别高的技术水准,系统本身也没有多少复杂的逻辑控制关系。除了项目实施过程稍微繁琐外(由于大部分是摄像头的各种组合,所以对实施人员的要求也不高,系统调试也很简单,无非就是看视频有无),后期的维护非常简单,大部分维护工作,无非就是摄像头的更换,一般客户本身就可以完成这个工作。相对而言,智能家居却不然,监控点繁多,电量、温度、湿度、可燃气体、门窗、灯光,空调、冰箱,电视等等,并且控制逻辑也相对复杂,甚至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别的要求,系统很容易出问题。除却开发和实施成本,现在车马费,住宿费,人工费那么高昂,作为普通家庭中的智能家居是很难维护起来的(并且个人家庭对系统价格尤为敏感)。系统价格上不去,维护成本下不来,个人感觉这是智能家居很难普及的最重要的原因。
目前工控市场也进入了困境,原因有两点,一是技术门槛越来越低,可实施的人越来越多,所以项目的交付价格也越来越低;二是人工费用,出差维护费用却越来越高。这让很多传统工控类的中小型集成公司很难存活并发展下去。
说到这里,物联网项目的困境也就凸显出来了。
我一直认为,“物联网”是工控网的外延,从技术角度来说,并没有什么新意。虽然当前出现了不少针对物联网的新技术,如NB-IoT及LoRa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无非是一个通信通道而已,比如以前很火的zigbee技术,反而前景发展越来越暗淡,所以物联网的发展绝不是靠一两个所谓的先进技术而推动的。
受创客运动及大众创业的推动,前几年智能硬件非常火,但是最近,智能硬件的发展不尽人意。毕竟仅仅靠越来越接近成本价的智能硬件去赚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外能通过京东众筹或小米扶植的智能硬件企业并没有那么多,所以不少的智能硬件企业也希望在物联网领域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
个人认为典型的物联网系统,其实是传统工控和智能硬件交集的部分(如下图所示)。
传统的工控项目,动辄千万,百万级别,小则也得数十万。项目太小,集成厂商也不值得去做,作为使用方,也不会专门去培养该项目的维护人员。从每年的工控展可以了解到,工控界的相关厂商,似乎对物联网有些不屑一顾,更多的是认为物联网不过是一个炒作的概念,物联网的那点事,工控领域一直在做。
智能硬件的大发展,源于硬件开发的门槛越来越低,ARM等硬件厂商,也专门推出了面向物联网领域的Cortex-M芯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代码库,可以让用户相对方便的进行嵌入式开发。
为什么我说联网系统是工控和智能硬件的交集呢?因为典型的物联网项目,至少要满足两点,一是监控点要相对多一些,二是每一个监控点的成本要低一些。 监控点多,才能产生大数据,云端数据存储、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才有意义。成本低,才便于大规模实施。
如果用传统的工控硬件设备和方法去实施物联网项目,那成本肯定是居高不小,因为传统的集成厂商,很少自有研发产品,都是用国内外第三方的产品去进行集成或二次开发,成本不会太低,另外几乎每个项目都有一定的代码调整,开发成本也不便宜,另外更为主要的事,项目一到现场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如何保证7*24小时连续无故障运行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而智能硬件的厂商的去做物联网项目,由于缺少工控实施的经验,在硬件设计的层面,基本上就是民用级别的了,比如工控中常见的,宽电压支持、光电隔离等等往往做不到位,产品一到现场,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连工控领域至少1年的使用寿命都达不到。并且现场的项目要求也不是那么简单单一,需要采集和控制的量往往比较多,并且控制逻辑也相对复杂,类似的项目,不同实施的现场,相关的采集点,控制点,甚至控制逻辑都有所不同。对做智能硬件的厂家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所以物联网项目落地的最大困境就在于,传统的工控厂商不屑于去做物联网项目,或者说因为利润太低,甚至赔本,所以没有动力去做。新兴的智能硬件厂商虽然有心去做物联网项目,但是囿于本身技术实力和工控实施经验,生产出的硬件产品稳定性可靠性不够,并且以产品开发的思维去做项目,开发成本居高不下,项目很难规模化实施。
所以要突破这个困境,就是用传统工控的思想去生产和实施物联网系统,用智能硬件高性价比优势去支撑物联网项目的批量实施。只有二者完美结合起来,物联网项目才可能真正的走出困境,实现真正的落地。